●自然札記29 櫻花鉤吻鮭
發布日期:
作者:
張之傑。
點閱率:619
在幾萬年前的冰河時期,南方的氣候也相當冷,一些寒帶生物就向南遷移,有些遷到台灣,或更南的地方。當冰河消退,氣候轉暖,這些寒帶生物大多在南方消失,但有少數卻殘存下來,成為冰河時期的見證者。大甲溪上游的櫻花鉤吻鮭就是個好例子。
櫻花鉤吻鮭生活的大甲溪上游,也就是武陵農場一帶,即使是夏天,溪水也冷得沁骨。有一年夏天,我到武陵農場一帶去觀察這種國寶級的魚類。脫了鞋子,涉水不到三分鐘,就凍得兩腳發痛。正是這種得天獨厚的環境,才使這些冰河時期的北方移民,像奇蹟似的出現在南方的台灣!
這項奇蹟直到一九一七年,才被日本著名動物學家大島正滿於無意中發現。限於篇幅,發現的經過就不說了。
日籍動物學家
日據時期曾有不少日本動物家前來台灣作調查研究,成績相當可觀,其中較重要的有:多田綱輔、菊池米太郎、松村松年、素木得一、大島正滿、黑田長禮、楚南仁博、堀川安市、青木文一郎、江崎悌三等。可惜日本人並未培植本地人才,所以光復早期的各級生物學教師,全都藉助內地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