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父親生命裡的樓房與花生──紀念父親逝世廿週年

發布日期:
作者: 馬定。
點閱率:434
字型大小:

父親剛過「知天命之年」就走了,一晃已過了二十個年頭,村裡的阿婆說:「死人快過日」,真有那麼一點感受。但在這段日子裡,每當祭祀之日,心中不免引發一陣「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感嘆,感嘆父親苦楚勤儉的一生,懷念他在世時耿直厚道的為人,心裡總有千萬個不捨的吶喊,可是又能如何呢!

民國七十六年二月父親死於肝癌,發病到去世僅四個月。當他知道來日無多,曾這樣說:「他要讓子孫好過年」,他的意志力一直支撐到農曆一月底才走。他老人家在他最後的一個春節裡,強忍著身心的痛楚,表現出愉悅的心情,與他的五個稚齡孫子女逗在一起,吃年夜飯、發壓歲錢、放鞭炮、拜年拍照,過了一個歡樂的新年,這也是他一生當中最無憂、最安逸,也最幸福的一刻。

父親苦楚勤儉的一生,該從祖父說起,祖父年輕時外出南洋,在新加坡以搖櫓擺渡為生,每日所得也僅夠他裹腹,還常去享用新加坡有名的「肉骨茶」,難怪他老人家年近不惑之年,不但沒有娶妻生子,衣錦榮歸,反而是孑然一身,返鄉作農。時至日據,晚婚的祖父,接連生下四男二女,父親排行老四,八口之家,一貧如洗,三餐難繼。父親曾這樣告訴我,有一次,好鄰居不忍父親挨餓,偷偷送給祖父一個大南瓜,當日午餐即以南瓜為食,很不幸被一個壞鄰居看到,向祖父咆哮:「窮鬼,還有南瓜吃,一定是偷來的」,一狀告向日本警察大人,祖父因此被捕入牢,遭到吊打和灌水。父親說,祖父脾氣不好,好食少作,不但一家生計落在祖母身上,還不懂疼惜老婆,常藉故飽以祖母拳腳。祖母生育後,娘家送麵線和麻油給祖母「做月內」,煮好的麻油麵線,祖父先吃,獨享之後還大言不慚的說:「她是月內,我是月外,沒有月外,那來月內」。祖母也因為沒有受到良好的調養和照顧,不到四十歲就鬱病而終,剛出生的幼子即送人撫養,那時年僅八歲的父親和三歲的弟弟,開始過著沒有母愛的童年。

父親在這種家庭環境中長大,目睹祖父作為,自幼便思索如何在痛苦中過生活,在欺凌中求生存,在貧困中維持生計。十三歲那年,祖父雙目失明需人照料,兩姐早嫁人婦,三弟剛上學,大他五歲的兄長,又入贅人夫,從此全家生活重擔落到他一人身上。弱小的父親,少不更事,就受雇於村裡的船家上船打漁,賺取三餐,然光靠打漁也不足維生,因此,不出海就下田耕作,栽種雜糧和蔬菜,以增加收入。八二三砲戰前後,很多金門民眾在政府的補助下,每人發給三千元,讓他們上船避難到台灣,三千元在當時確實為數可觀。父親告訴我,如果不是那年所種的花生大豐收的話,他也會帶著一家老小去領錢,逃難台灣。我問他到底收了多少花生,值得你捨去近兩萬元的逃難財!他說用「糖袋」(早期台糖大麻袋)裝總共十八袋,時價不過千把塊錢。父親知道我在想什麼,他接著說,如果為了一萬多塊錢去逃難,把流汗耕耘,辛勞收穫的農作物就這樣丟棄,會對不起土地公,會被雷公打死,就算逃難到台灣,也未必有好的新生活。我終於瞭解了,父親不放棄做為一個以農為本的基本人生,而花生本長於根,根本常在,生生不息,這就是父親不忘本,耿直為人的地方,也因此花生成為他三餐必備的佳餚和工作中解飢的點心。

父親在二十一歲時,經媒妁與大他三歲的母親結婚,婚後育我兄弟兩人,後來由於母親三次流產,經人介紹收養一女,就是傳統社會所謂的童養媳(我的大嫂)。母親深知家庭貧困,端賴父親一人養家是不夠的,於是以女紅幫國軍修補衣褲,賺取微薄收入,以貼補家用,然三餐仍以蕃薯糊裹腹,難得粒米入口。住家的品質也極為簡陋,一廳一桌,一房一床,屋側則用土埆為牆,穀桿和蘆草為頂,搭建一間廚房,一灶一缸也是父親自己做的,只買了個鐵金鼎放在灶上,祖父未過世前就睡在灶旁用門板舖做的床,一方面可取暖,一方面好照顧。從祖父返鄉算起,一家人就這樣在那棟不到十坪大的老房子生活了半個世紀。當我兄弟漸長,開始上學,父親除了勤於農耕之外,並與人合購漁網全力投入捕漁工作,凌晨二點出海,直到中午返家,午餐後並不休息就下田,由於他拚命式的農漁工作,母親的勤儉持家,家境才稍有好轉。此時,父親即開始思索著如何讓孩子有一個好的讀書環境,於是他想到該是改建房子的時候了,但錢從那裡來,父親每天苦惱著這個難於解決的問題,也曾去向親戚借錢遭到無情的拒絕,但他那股建房子的毅力和決心,始終沒有動搖過。

民國五十四年,他和三弟拿出省吃儉用的一點積蓄,就在祖先遺下的土地上建了一棟一廳兩房的水泥平房,沒有新傢俱,一家人就這樣高高興興的搬進去住了。但父親不以此為滿足,他規劃要建的是二進樓房,這只是第一期工程。往後他只要有一點積蓄就去採購外牆的長條石材,第二期木舉頭裙牆就這樣積沙成塔完成的。在我國小五年級時,父親放棄漁網改行碼頭工,有一份固定收入,但仍不忘耕作,白天上工八小時,早晚則到田裡,一天工作足足十四小時,也因此生活有較多的改善。於是他傾所有的積蓄和心力,要完成四木舉頭的第三期工程,除了花錢購買鋼筋和水泥之外,平日只要挑水肥到田裡施完肥之後,就在新闢的馬路邊撿拾小石塊,用空的水肥「抽桶」把石子挑回來,經年累月,足足堆積了有十立方之多。這個時候我兄弟倆先後進讀國中,每逢星期例假日,父親便要我和兄長用手推車到溪底採粗沙,與水泥和撿回來的石子拌和,然後用他自己木作的磚型模框,父子三人就這樣做起水泥磚塊,省下了一筆可觀的建築費用。當一個個水泥磚櫛比鱗次的坯成、翻晒,層疊的堆積起來,從那些沒有生命的磚塊裡,我看到了父親生命力,也見識了父親的毅力與決心。在當時,水泥磚的價格每塊一元台幣,父親的苦楚和勤儉,也從這塊水泥磚的價值得到印證。

父親的節省是令人難忘的,他每日上工時都會抓一把煮熟的花生放進口袋裡,當肚子餓的時候,就剝幾顆花生吃,喝水充飢,有人看到他的行徑,就譏諷他連一塊錢買個饅頭吃都捨不得,父親不以為然,就回應他說:「我省下一塊錢就可以買一塊水泥磚」。而他說的這句話,從此成為碼頭工人閒談的話柄。

民國六十年父親完成了四木舉頭第三期建房計劃,兄長棄學從軍,一年後我升讀高中,父親的第四期二樓建房計劃也悄悄進行著。六十四年我步兄長後塵,進讀軍校,離家前夕,父親此時已按捺不住心中不捨的情緒,眼淚奪眶而出,何以僅有的兩個兒子先後都志願從軍,棄兩老於不顧。但父親終於也明白,他的兩個兒子,不忍父親為了蓋一棟房子,投下畢生的精力和積蓄,還不得完成,以棄學從軍,不但減少家裡開銷,並用軍中每月的薪資,以實際行動幫助父親完成心願。民國六十六年的暑期樓房落成了,父親終於完成他的偉大建屋計劃,那時我正好在台北衛戍部隊服役,不能回家分享他的喜悅,但他還是忍不住的寄了一張「新厝」照片給我,讓我分享他的成就和喜悅。當我看到照片裡新舊參差的樓房,在不協調中散發著一股堅毅和辛酸,禁不住眼眶泛紅的告訴自己:「父親您辛苦了,兒子不知能為您做些什麼?只能在可預見的未來要做得比您好,讓我好好孝順您,讓您享受美好安逸的晚年。」

民國七十二年,我已自軍中退役二年,娶妻生子,實現照顧父母的責任。那年父親在一次碼頭搬運的工作中,不慎被堆高機夾斷小腿,嚴重的開放性骨折,經急救後住院治療,母親與我日夜輪番照顧。三個月之後復原了,父親仍一如往昔,白天上工,早晚下田,絲毫沒有給自己身體喘息的機會。要他少種作物,他說不能讓田地荒蕪,否則無法向祖先交代,就這樣蠟燭兩頭燒,有限的生命,不知不覺一點一滴的流失了。直到七十五年的十月,父親感覺身體不適,腹部常有遽痛,精神疲憊不堪,我用手壓壓他遽痛的地方,發現一處硬塊,一時驚覺到問題嚴重,立即送他到花崗石醫院診斷,入院後醫師告訴我,最好轉院到台灣做進一步檢查。十一月由母親陪同轉送台北榮總,住院檢查後確定罹患肝腫瘤,兩星期後返家休養,就這樣眼睜睜看著他老人家一天天的消瘦,腹水肌黃,以至臥榻不起,撒手長辭。

人生一世,勞碌者恆是勞碌,享樂者恆是享樂,像父親這樣的一個人是標準的勞碌命,在世時受苦,說他英年早逝是一種「解脫」,不就是佛云「苦海無涯」、「早登極樂」嗎!我以如是觀之,來平撫自己和週遭親人的哀傷。父親走了,見角落裡的竹簍上斗大的兩個紅字「和合」,是父親惟一留下能寫好的字,父親未曾上學,他老人家這一生中除了自己的名字之外,真正能理解的字就只有這兩個字,所以在他使用過的農漁工具中,都會用紅漆寫上「和合」作記號,「和」代表和諧團結,「合」則代表合作圓滿,兩個字一起用閩南語念,就是「團結、圓滿」的意思,又好寫又好記。在我看來,這是他老人家人生在世的一種記號,也是對自己和後代子孫的一種期許,只可惜我未能將他老人家的人生記號和心誌,銘刻於墓碑之上,以流傳後代子孫憑弔和追思。

父親有著不違反自然法則的耿直性格,就像他一生當中與花生相互依存的關係;他心存勤儉起家、奮發向上的人生觀,也表現在花了十二年心血建造完成的樓房上。二十年過去了,父親在世的一切行事思維和處世為人,始終縈繞在我的腦海裡,不時翻轉迴盪的提醒著我,不敢稍有遺忘,我也不只一次的把父親生命裡的樓房和花生,鉅細靡遺的述說給他的孫輩們聽,把它當做家業庭訓,傳承給後輩子孫們思勉和學習。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