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為感念旅星陳智從先生事記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怡情。
點閱率:478
字型大小:

陳智從先生生於清光緒廿八年(1902),幼在故鄉後山就讀私塾,聰穎溫慧,得業師陳睿傳之訓誨,當時老師常兼理碧山族政,故智從亦熟稔鄉里事務,並從中也獲益良多,智從學業結束,民國十五年前,即赴星洲謀生,時吾尚未出生也。

據傳當時其房親陳智石與陳智恒在星合資開「和發木材行」,生意不錯,嗣後陳智石不幸英年早逝,智石之子南星時幼,於是由其弟智騫前往星洲處理,洽領合資及盈利金帶回故鄉,將此款項,先在碧山其住宅旁蓋一棟簡陋二樓房舍,養其侄南星,另外以銀元三千元,寄存在當時沙美錢莊孳息,後不幸被倒閉。

「和發木材行」經此由陳智恒經營,未幾智恒又染重病,乏力管理,無奈中再轉讓與陳智從先生經營,從此之後,一切順利,而至日軍南進之後結束營業。

緣起於「和通」陳清吉時為避被日軍屠殺,挈家逃離星洲,生意停業日久,徒留店鋪,坐食亦會山空,於是其房親啟泰與玉樹、文選等,為自求生計,不得已離開「和通」,而與陳智從籌資,合開「信發公司」。

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後,「和通」復營,因「信發」與「和通」同係九八行生意,同行相忌,清吉頗不諒解。

時里人很多因恐被抽壯丁當兵,離鄉背井遠赴南洋求生,抵達星洲時,無親人者,都投靠在「信發」,由陳智從負責膳宿外,且給零用錢,然後介紹工作,斯時智從與能顯交情頗深,有半數以上至義成公司任職。

當時睿友學校因基金之損失無法續辦,為顧及栽培鄉里子弟起見,特於民國卅七年初,聯繫能顯、允妙、及其房親啟泰、玉樹等,在故鄉舉辦私立碧山學校培養人才,鄰村學童亦同受益,迄至古寧頭戰役暫停,四十年初時局穩定後,再配合政府辦理至小學畢業,計有十年以上之久。

民國卅七年間有陳朝來之叔父,其一眼失明,及另一嬸親,殘疾不方便,二老在星無子女照顧,陳智從體恤其處境,特請陳玉樹由星將此二人護送返金安居,同時央託陳智景代為照顧及三餐等,雖時未久,但此二人辭世時,亦出資為彼等安葬,了卻其落葉歸根之心願。若論此二人,比較清吉與智從關係,智從未有清吉之親;論富,智從未有清吉之富,但智從有此宏量而為也。

同此時期,智從亦體念族人,若干無前往南洋謀生之眷者,生活有困難者,每屆年關之前,都會寄款幫助,俾得有好過年之關懷,至民國六十餘年間,里人很多赴台灣謀生,生活有改善而停止。

民國五十七年五月,陳氏家廟「大宗祠」因受颶風損壞,智從不但自獻鉅款,而且發動各地僑親捐資籌集修葺。

民國六十一年八月智從時齡七十一歲,初次帶妻楊氏返里約一個月,期間均住慶耀處,返鄉翌日早,余由沙美購買物品回村,立即前往拜訪,彼早一步與永言前往祖父母、父母之墓塋,並勘察清吉之父睿篆墓,余立即趕至聽其有說「和通」歇業,余稟告以個人之看法,是與開馬路,遭受破壞下丹墀有關,然和通對村少有貢獻,不明理者,即謂早歇業早好,但余看法,最少後山先有受蔭,而後及其已,是後山在前,「和通」吉仔在後,智從聞之欣慰。續後有人向其建議,以本碧山村之前溪水環流入於海,是村居之有利源。因被國軍開馬路,致在東溪原有陳睿友造建之石橋被破壞,因此溪水向東倒竄流失,遭致田地旱枯,失去潤濕,少有收成,資源銳減難喻,故此有人建議歸原,先生聞之立即慨允,只要對村中公眾有益,如此要施工,彼會助茶水費,後徵詢余之意見,余覆之,施工人員不分東西,要能全力以赴,改建時溪岸內有二坵窪地,避免積水損害農物,需早通知休耕及後續補救,以利進行,先生聽余言之正確,未如為建議者之單純,因此未有進行,迄至民國六十五年碧山土地重劃才改建為現狀,而能復原歸流。

有次先生向余談及中央房小宗祠,前被國軍毀,有人向其建議,擬再重蓋,須資台幣壹拾萬元之下,彼有意協助,爰徵余意,余立即向其稟告,大宗祠不久之前,只是修葺,尚須壹拾參萬餘元,承僑捐獻壹拾貳萬餘元居多,是鄉居之無力也。現在中央房如重新建,最簡陋一落亦須貳拾萬元,先生聞之相差至巨,唯生感嘆建言者,未曾思考;不過先生曾言,現在鄉居人丁很少,不可再分有東西,他日如欲重建,彼會盡力協助也。

先生對其先人,孝思不匱,民國十九年與清吉等人修建西間長房小宗祠後,即進主祖父明占父親睿鋏牌位,以便常年祭祀,智從外出後,每屆清明,事前皆會寄款請其房親代為整修墓園,獻牲禮、獻紙祭拜。其先人墓園尚在,在睿篆墓之西南方,祖父母墓碑文為:

明占陳公暨妣張氏

男:鋪、流、鋏、樣

父母親墓碑文為:

睿鋏陳公暨妣鄭氏

男:智雄、智從立

余年少接觸鄉里事務,處理與在南洋族人之公有書信,為鄉人回信,與智從長者亦長期書信往來,民國六十一年先生首次返金,余曾數次趨晤,有感先生個性溫和開朗,心胸待人誠懇,和藹可親,有長者之風範。

在此之前,余因家中不順,發生諸多不幸意外事件,以致收入不敷支出,然為生活等謀計,先生居金期間,余每天晨未明,不辭辛苦,須搭軍車至沙美購貨,賺微錢以還前債,因此缺少趨陪受益,承蒙長者深明余之處境,先生未有見怪,之後返星,時有來書關注。

迄至民國六十四年冬,余負欠填滿,正謂無債一身輕,為了改變環境,決定個人先至台灣謀生,得有穩定處所,於六十六年春,將家眷遷台定居,數年未與先生聯絡,是因工作關係,後經其向金門宗親查詢,得知余之地址,又再致書,知余生活已有改善,關懷訓勉之詞,無微不至,衷心感激,難以言喻。

民國六十二年間,碧山昭靈宮修建,陳智從先生除其本人捐資外,尚發動僑親熱烈捐獻,配合故鄉出資整修,耗資計台幣肆萬餘元,亦因有華僑之資助,於是余題二楹聯:

  昭明仁武威鎮碧境

靈應顯赫保佑黎民

弭患消災里僑蒙庇

報德崇功廟宇重新

陳智從先生合資經營信發公司,齡愈八十,因子任銀行工作,無志繼承而歇業,同時將股產分給所有權人。

民國七十八年西間房穎川堂陳氏宗祠重修,陳智從先生亦提頭發起捐獻,當時中央房陳天木在星亦有響應配合。

民國八十一年,中央房小宗祠擬籌備重建,陳智從先生齡高九十一歲,尚關心守信以前之承諾,並慨囊配合在星陳天木等之捐獻,越年動工時,先生即辭世。

陳智從夫人楊氏,係溪邊村楊開金之姑母,於今民國九十六年農曆二月清明節前謝世,亦得高齡。智從為人誠實溫和,做事認真,勤奮儉樸,以少粒積,持重而起家,對公益更加重視。茲獻詩一首,以為感念,先賢泉下有知,當亦莞慰。

  陳智從先生,受業於鄉賢,成就愛鄉里,不論辦教育,

或是公益事,慷慨多貢獻,從來不吝嗇,種善獲果報。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