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被遺忘的一個家族──金城南門林氏家族

發布日期:
作者: 陳國興。
點閱率:1,781

被稱為「四扇門」的秀才厝,位於後浦南門珠浦南路上,可說是一個書香門第世家,林氏一門在清朝多有傑出子弟,文武官員皆有,一族名列膠庠者,濟濟多世,在金城南門名聲響亮。

林氏先祖的祖籍為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在清康熙年代由晉江遷居浯洲,先居住在後浦西門浯江書院後三落大厝,後遷移至南門,一世祖為林耀暉字光,妣許氏,二世林營字廷顯,妣陳氏,三世為林勝字必捷,妣盧氏(為盧成金總兵家族)、繼妣楊氏,林氏原有手抄族譜一本傳世,可惜在二十、三十年代遭逢偷兒光顧,手抄族譜遺失在屋上,任憑風吹雨打毀壞,甚為可惜。

一、林勝

林勝,字必捷,行一,公生於乾隆丁酉年(1777年)十月一日卯時,卒於道光丁酉年(1837年)二月八日丑時,享壽六十一歲,子三潔、海明、神益、文聰四人;妣盧氏衛娘生於乾隆己亥年十一月十日,卒於道光癸未十月二十三日申時,盧氏衛娘為盧成金總兵家族,可謂豪門家族,繼妣楊氏曉娘生於乾隆癸丑年四月二十七日戌時卒於咸豐壬子年五月十九日午時。林勝刻苦勤勞,購置田園,招工墾荒,為家族累積實力,奠下良好基礎。

二、林三潔

林三潔,字志清,謚敦穆,行一,壽六十四歲,神主抄錄如下:「皇清待贈文林郎諡敦穆林公暨妣許孺人」孝男漳祺淵禧杖期孫泮池,林三潔公生於嘉慶戊辰年(1808年)閏五月一日己時,卒於光緒乙亥(1875年)年五月二十日子時葬在小西門,妣許氏甚娘年十八未過門而卒,生於嘉慶戊辰年九月二十七日丑時卒於道光乙酉年三月十二日己時;妣許氏淑娘壽八十三歲,生於嘉慶壬申年十月十九日己時,卒於光緒丁酉年三月十二日子時葬在金門城。林三潔為人誠實、克勤克儉,積蓄大增,擁有大片土地,自是家道日隆,三潔公有子五人,教子有方,勉勵弟子刻苦向學,其中四人,澄漳前清例授奉政大夫、澄華前清邑庠生、建章二子克家、拱璧俱為諸生、雲章前清議敘五品頂載邑庠生、鴻章前清例授宣德郎,俱有聲於時。

三、林駿章

林駿章,字 石,名澄漳,行一,依據神主牌抄錄如下:前清例授奉政大夫晴川林公妣楊宜人,孝男炳南杖期孫啟中、啟佑,林駿章生於道光癸巳年(1833年)六月十七日寅時,卒於光緒十四年戊子年(1888年)九月十九日酉時,妣楊宜人。按清制奉政大夫為文職,補服為繡白間鳥,正五品,命婦封號為宜人。林駿章子林炳南,字爾赫,諱炳宣,為前清武略騎尉。

有清一代之行政官員,在縣有知縣,縣下城市有簽首,地方有鄉保、總理、總爺,惜資料欠缺,未能查出歷代基層地方官名錄,甚為可惜。

四、林煥章

,諱澄華,字 芳,行二,前清邑庠生,據神主考公生於道光十五年(1835年)乙未年八月十七日亥時,卒於同治八年(1869年)己巳年六月二十日,享年三十五歲,清代醫藥未發達,壯年早逝者頗多,殊可歎也。

林煥章為邑諸生,課徒制藝,教授童生學習制藝,即八股文,試帖詩,一時文風丕振,為當時有名氣的私塾老師。妣許孺人為欽旌節孝,據神主錄妣許氏諱瓊娘壽六十一歲,生於道光庚子年(1840年)八月十日,卒於光緒庚子年(1900年)四月二十七日辰時,前清金門分縣萬鵬為其立匾額,長為134公分、寬為47公分、匾額內容如下:「節孝流芳,分知同安縣事萬為生員林煥章妻許氏立」,縣志節烈有載。

林煥章與後浦石門內豪門族長鄉賓大賓許皆遊善,兩家結為親家:許皆遊屬許氏深井長房,二家為近鄰又為親家,按大清會典記載:清初,每歲由各州縣遴選紳士之年高德邵者,一人為賓,次為介,又次為眾賓,經詳報督撫,舉行鄉飲酒禮,將所舉賓姓名籍貫造冊報部,稱為鄉飲大賓,倘經鄉飲後,容有過犯,須經報核後始准遞革,除名及議處原舉之官。

五、林建章

林建章,字 洲,諱廷淇,行三,享年四十四歲,妣許孺人,有子二人克家、拱璧俱為邑庠生,林公建章生於道光十八年戊戌(1838年)四月二十九日己時,卒於光緒七年辛己年(1881年)九月七日亥時,葬在東州鄉,妣許氏銀鼠生於道光戊戌年四月二十三日,卒於光緒癸卯年十一月十三日己時。林建章掌管家中產業,雖未有功名,但對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視,委由兄長煥章及弟雲章的調教下,克家、拱璧同時入泮,學業俱優,進增廣生,光緒三十年兄弟二人偕堂兄優稟生殿材同赴同安縣領取膏火獎金四十銀元,船過馬巷廳時,瘟疫興起,死人無數,惜二兄弟回鄉後竟染病不起,先後辭世,令家族傷心不矣,痛失良材。

六、林雲章

林雲章,字 泉,諱廷淵,學名雲章,神主錄前清議敘五品頂載邑庠生,林雲章生於道光壬寅年(1842年)一月一日,卒於光緒三十一年乙巳年(1905年)十一月十一日。享壽六十四歲,妣王氏,有子二人林殿英、林殿材俱為邑庠生,其中林殿英過繼林煥章支脈。

關於林雲章的傳世記載資料如下:光緒七年(1881)林雲章與林章楩等共同擔任董事建造過金門石橋有建造金門石橋碑記載此事;林豪在光緒八年八月(1882)續修編纂金門志時,林雲章就擔任分校工作,貢獻相當多的心力。光緒12年金城城隍廟捐題翻蓋他就擔任紳董,協助重修金城城隍廟,有碑文記載此事。

在吳鼎仁老師所著「金門古書畫藝術」及國立歷史博物館所出版「金門古文物特展圖錄」可窺見邑庠生林雲章所書寫楷書小品條幅及浯江書院之試卷的館閣體楷書,林雲章文筆佳,學問深厚,浯江書院之試卷所列多為超等、特等及一等。

七、林鴻章

林鴻章,名廷禧,諱鴻章,字 玉,行五,神主抄祿前清例授宣德郎,妣黃、吳安人,有子三人泮深、朝爵,泮深為邑庠生、朝棟早逝。鴻章公生於道光甲辰年(1844年)一月二十二日,卒於光緒壬寅年(1902年)五月十日,享壽五十八歲。妣黃氏鴛娘生於道光乙已年十一月十四日,卒於光緒戊子年七月十日,妣吳氏嬌娘生於咸豐己未年一月三十日辰時,卒於民國甲戌年七月十九日。

按清制宣德郎為文職,屬吏員出身,補服為繡鷺鷥,從六品官職,命婦封號為安人。

八、林殿材

林殿材,名泮宮,字爾雝,號少齋;後浦南門人,妣許氏;前清優行廩膳生。生於清同治六年丁卯(1867年)年二月二十五日,卒於光緒三十年甲辰(1904年)年九月六日,家族排行四,享年三十八歲,妣許氏閏名仙鶴享年四十三歲,生於同治乙丑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子時,卒於光緒丁未年一月十日辰時。

林殿材少而穎異,在父親雲章及伯父雲章調教下,稍長,淹貫群經;光緒年間先補邑庠生,嗣以歲考優等陟上舍。有子二人寍楠、能馨,旅居安南(今日越南,失聯)。

依據國立歷史博物館所編「金門古文物特展圖錄」其中有三篇林殿材在浯江書院童生及生員時所撰寫之月課試卷,小楷工整,掌教(即山長的別稱)評語均佳,並批有「文鈔貼鈔存、詩存」,另筆者也收藏林殿材所書寫浯江書院館閣體試卷,筆法即文筆內容均佳。

九、林爾龍

林爾龍,名泮琛(泮深),後浦南門人,妣蔡氏、黃氏;光緒年間邑庠生(秀才)。生於清同治六年丁卯(1867年)年九月二十四日,卒於民國二十年辛未年(1931年)九月,家族排行五,享年六十五歲。

林爾龍在鄉里設帳授徒、獎掖後進,為後世稱表,據其後裔子孫林志雄告知當時林爾龍在今日後浦城隍廟內授課,講授漢文,門下頗多俊才,對地區教育貢獻頗多。依據民國十年版金門縣志所載:「節孝祠在後浦育嬰堂後,清光緒十八年(1892)壬辰年縣丞萬鵬督紳倡建叢祠」,節孝祠的土地即是由後浦南門林爾龍家族所獻地興建,因此每年春秋二次祭典,縣署都會有二斤的豬肉的賞賜。今日中正國小專科大樓、房廳所在地,即為昔日林氏家族三落舊居,地名為義學,林氏家族關心教育,在胡璉司令官任內倡建中正國小時,林氏家族依然如固捐出土地興學辦校,認為這是為千秋萬世教育之業,應力贊其成,並響應之,今立有石碑記之。

另在南門大天后宮重修捐題碑記中,亦有林爾龍捐銀興建天后宮的記錄,由此可見林爾龍熱心公益。

十、林爾赫

林爾赫,諱炳宣,享壽三十歲,神主牌抄錄:皇清例授武略騎尉字林公暨妣蔡孺人,子啟佑,林爾赫生於同治八年己巳年(1869年)七月十六日未時,卒於光緒二十六年庚子年(1900年)十二月十一日申時,妣蔡氏騫娘為瓊林蔡氏大家閨秀,生於同治庚午年五月九日未時,卒於光緒甲午年九月五日;按清制武略騎尉為武職,補服為繡犀牛,正七品,命婦封號為孺人。林爾赫早年投筆從戎,為水師天津營金門營兵,庚子事變八國聯軍入侵,為維護疆土,戰死沙場,死時年方三十歲,英年早逝,為國捐軀,令家族傷心不矣。

十一、林殿英

林殿英,名泮承,字爾嗣,妣黃孺人,子耀坤,繼男維嶠,林殿英生於同治辛未年(1871年)九月十五日酉時,卒於民國乙卯年(1915年)五月二十四日戌時,妣黃氏相娘生於同治辛未年十二月十二日午時,卒於民國辛酉年七月十日己時。林殿英年七歲啟蒙,二十四歲入泮採芹,赴同安縣參加縣試頭場試卷,名列二十九名,同安縣評語為:「文不草率、而終嫌其平」,國立歷史博物館所出版「金門古文物特展圖錄」可窺見其浯江書院之試卷的館閣體楷書及參加同安縣入學考試頭場試卷。

十二、林殿藩

林殿藩,號克家,字爾聲,前清邑庠生,妣陳氏賢娘,孝男如漢、繼男維安,林克家生於同治甲戌年(1874年)三月十三日戌時,卒於光緒乙巳年(1905年)一月十九日寅時。妣陳氏賢娘生於同治甲戌年十月十二日,卒於光緒申辰年九月二十三日辰時。

在民國八十七年國立歷史博物館在國家畫廊所舉辦的「金門古文物特展」中,展出之物可看到金門收藏家提供的浯江書院科舉試卷,其中即有多張林殿藩試卷,從童生到生員皆有,無論館閣體的楷書或是八比制藝及詩文,甚為可觀,可惜年僅三十二歲死於瘟疫中,志不得伸。

十三、林秉楠

諱寍楠、號炳南,享壽八十三歲,前清邑庠生,妣周孺人,孝男安慈、茂椿、啟基等三人,林秉楠生於咸豐丁巳年(1857年)一月十四日,卒於民國己卯年(1939年)七月十六日申時,妣周氏諱鋃瓶生於咸豐庚申年九月三十日午時,卒於民國甲子年五月九日午時。

林秉楠在家裡設帳授徒,工詩、善辭,講授漢文,門下頗多俊才,對地區教育貢獻頗多,為有名私塾教師。

後記:本文以最基本的田調資料,配合訪問來描寫一個被遺忘的家族珠浦南門林氏家族,一個足稱為書香門弟世家,用人物生卒及存世資料年作為考證的主要目標,感謝林氏家族後裔子孫林周彩霞、林志雄、蔡能蝦、林彩珍、黃國泰、許銘豐等的協助及接受訪談,表達謝意及敬意,更應對林氏往生故世神主,在天之靈安息,數月來打擾您(妳)們的寧靜,表達由衷的謙意,祝福往生極樂世界,謹以拙文回饋南門林家,並回贈林氏家族簡易族譜,供其參閱。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