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尋根之旅

發布日期:
作者: 鄭枝田。
點閱率:486
字型大小:

去年就曾聽說金門「祖厝」,將被政府重新整修的消息。此次終於有機會參加,鄭氏家廟為委員安排的「金門尋根之旅」,實地踏上這塊老祖宗奮鬥過的土地,祭拜祠內久違的祖先,並順便了解整修工程的進度。

懷著一顆忐忑的心情,在飛機上想像看到「祖厝」的情景,激動得有如歸鄉離子,旅遊興奮的心情完全一掃而空。

三天二夜的行程,由「竹風遊覽」承包,金門景點大都涵蓋在內,因為有人已是數度重遊,且也無心於此,大都抱著走馬看花瀏覽而過的心情,迎接第二天特別安排的「尋根」之旅。

趁參觀「欽旌節孝」貞節牌坊之便,在金城鬧區購買香楮冥紙水果等祭拜用品。邱母許氏守節撫孤二十八年,比起鄭用錫大弟媳,張棗娘守貞四十九年,和么弟媳翁林氏金娘守節四十四年,時間上尚有一段差距。因與新竹湳雅路張棗娘的「天旌節孝」石坊太過神似,睹「樓」思情,令我不禁打心底湧出熱淚,敬佩她們如此堅貞不移,更感慨她們無視自我青春與生命,情願獨守空閨過那種淒涼的活。

那天下午,照主委事先約定,準二時半抵達「祖厝」。路過裡洋,就知目的地快到。車停在「東溪」大勒石旁邊,早有數位族親,帶著憨厚的笑容,在路口迎接。被引進「祖厝」,馬上遞給飲料解渴。我ㄧ心想著,待會兒向祖先膜拜,該說些甚麼好。口雖渴卻無心飲用,可是拗不過族親的熱誠,只好收起來放進褲袋內。在供桌上擺上祭品水果,打開神龕上小門,點燃清香,每人三柱。主委在前,所有委員眷屬,依序排列在後面,虔誠膜拜。每人口中念念有詞,各自祈禱感恩庇祐,心情完全相同。我小聲禱告「何太媽、一世祖懷仁及陳祖媽、二世祖世輝及陳祖媽、黃祖媽,以及堂上列祖列宗在上:今日住在新竹的鄭氏子孫,由主委率領,前來向祖公、祖媽獻香致敬,感謝祖先對子孫的寵賜與庇祐,恭請祖先繼續賜福,讓我鄭氏香火,永傳萬年」。祈禱完畢,心中好似放下巨石,心情為之霍然開朗。

放眼四周,一陣悵然心傷溢於心頭,原來重修工程尚在計畫之中。整座祠堂除了屋脊,脊堵上的剪貼、鑲嵌、裝飾,因屬窯燒製作,較經得起日曬雨淋,尚能保持昔時光采外,其他部份可以用「風化腐朽」來加以形容。

簷廊門面本來在造作上,已遜於新竹許多,門檻低矮,沒有門神守護。前殿左右邊各設小儲藏室一間,裡面盡是些字體殘缺不全,先祖們歷盡多少寒暑,得來不易的匾額。橫七豎八,全掩沒在蛛網與塵埃之中,除了皺眉婉惜感嘆,真是無語問蒼天。

後殿模樣與新竹類似,但格局小很多。神桌滄舊,空空蕩蕩,沒有任何副屬設備。倒是有一個實石雕鑿的圓香爐,特別引人注目,爐面刻有「鄭氏家廟」落款「道光戊申」(1848),據說是當時十萬大軍,戍守金門時,一位阿兵哥,無意在荒煙蔓草中尋獲。真乃天助我鄭氏家族,得以瓜瓞延綿,香火永續不斷的明證。神龕沒左昭右穆設備,兩旁用來奉祀土地公等神祇。正中央神龕很窄小,上面小匾書「貽謀燕翼」四字,說明祖先善為子孫做各種將來安排。念念不忘關心後代,子孫承愛匪淺,應該知所奮勉。

大神主總牌,置立中央,在斑剝的漆色中,隱約可以看出上書:太高祖鄭公暨妣何氏之神位,左邊的高祖考懷仁及曾祖考世輝,右邊的高祖妣陳氏(進娘)及曾祖妣陳氏(金娘)等名字。其它神主牌,是文玉房派邦、建、武、輩等先人,全遮在前面,因此後面是哪位祖先無從了解。其中最令人興奮的是「武」字輩委員,發現了他「德」字輩祖先的神主牌,而且探知墳墓就在太武山上。該位祖先,早期因躲避日本蹂躪,逃回金門葉落歸根終老故居。此後清明掃墓,他的後代,就不必遙望茫茫滄海,無所適從。

只是一世祖考妣、二世祖考妣、五位葬在金門的祖先,依家譜記載,葬地是金門「雞籠山」和「巷子內深園上」,這兩個地名,遍訪金門大街小巷,都無人知曉位在何處,想要到墓前祭拜,燒個香叩個頭的願望,完全落空,尋根任務完全失敗,失望傷心填膺,徒喚奈何!

祖廟屋架部份,是整個建物,風化蟲噬,損壞最嚴重的地方。無論柱子、橫樑、直樑,斗拱、雀替、垂花,不但斑剝脫落,毫無顏色,而且腐蝕到木質內部,堅硬的木材年輪裸露在外,撐住結構,有隨時垮毀的危險。

許多樑柱都編有號碼,清楚說明:腐朽、蟲蛀,掏空等等破壞現象及程度,據說是由專家鑑查評定,再行勒碼,作為將來重修的依據。

維修經費金門縣府預估要一千三百多萬元,如比照新竹護龍整修的方式,業主自籌十分之一,就要一百三十多萬元,這個數目肯定金門族親無法籌儲。他們當場表示最多只能籌到十多萬,餘下的請新竹祭祀公業,協助幫忙。聽到這裡,新竹祖廟公媽龕的木刻書,要協助族親的訓示,頓時湧上心頭,慚愧得不能自己。據說這個計畫,月底還要開會研究說明,反正政府的工程,研究、計劃、繪圖、定案,程序非常繁雜。不比私人說做就做。好事多磨,也許再延宕數年,會無疾而終,亦未可知,想來真令人傷心。

金門家廟的廟埕很大,約有新竹前庭的八倍,用水泥平鋪,沒有八卦等設施。埕前還有一堵完全沒有任何雕塑的水泥「照壁」,壁邊堆置許多雜物,對家廟沒有加分,反而有礙觀瞻。廟埕右前方,一口直經三尺的「古井」,井邊有石鑿洗衣台和水桶,井水清洌見底,是族親洗衣飲用的活泉。

金門家廟的外牆也很特殊,全部漆成玄黑,與普通所見紅牆綠瓦相去甚遠。山牆下的「懸魚」有倒吊蝙蝠和葫蘆,象徵「福到富廬」。彎光門左右,各提「水源」、「木本」,外觀上還很亮麗誠屬難得。

家廟周遭,幾經觀察,並沒有其他新鮮的事物。本來眼前所見已夠使人頹喪,再加金門族親訴苦,人丁少經濟困難,無能為力關心家廟,連忌辰朔望燒香,都有困難等等言語,內心五味雜陳無以名狀。往昔金門祭祀均靠新竹公業支應,現在斷了金錢援助,而且親族僅有七戶,年輕的到台灣謀生,剩十幾個老人固守家園。要他們管理家廟,辦理祭祀,艱辛困難的程度,可以體會與諒解。

祭畢祖先,族親在中庭焚化冥紙,熊熊烈火述說對先祖無限的追思。時間到了,無奈的帶著黯然不捨的心情,告別祖先踏上下一站的旅程。

最後的景點是水頭村的古蹟參觀。古厝連綿數里,綜合式的「洋樓」星羅密布其間,「得月樓」「金水國小」「紫雲衍派」的別業,處處散發出,金門往昔的繁華與百姓的心態。環境維護整理,與道路鋪設美化,寧靜幽雅,景致迷人。不覺之中,忘卻了在祖廟頹廢落魄的心情,景觀讓人眼神為之一亮。

「出洋客的故事」道出了金門人,堅忍不拔,奮鬥賺錢的精神。包括鄭家祖先在內,敢於冒險患難,涉水來金門另創基業,都是頭腦聰明的人中之傑。難怪有「人丁不滿百,京官三十六」的美譽,讓金門人進京應試,能獲得如此豐碩的成果。而憑著超人的智慧吃苦難勞,克勤克儉的精神,到南洋各國發展,會獲得如此巨額的財富,這些偉大的建築,就是金門精神的歷史見證。

此次金門之旅,深深體會到,物換星移滄海桑田的道理。心情痛楚、不捨、難過、期盼起伏不定,無法言喻。但願來日,再踏上這塊老祖宗的發源地,能看到富麗堂皇的「鄭氏家廟」,屹立在金門的古蹟群中閃閃發光。

文末附詩作兩首,作為造訪金門祖廟之寫照與期盼

浯江懷思

千里迢迢謁祖廟,

景物滄海令人傷。

麻雀依舊樑上鬧,

何日再現昔時光。

鄭枝田 作

再訪金門家廟

石柱木扉剝離落,

橫樑額匾蟻土垛。

六載秋風轉眼間,

一夜春風依稀過

鄭桓圭 作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