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林欽旌節孝坊對聯釋疑
金門牌坊,昔有武功、有節孝,到處可見。民國七年農曆七月廿六日,發生地震,繼而龍捲風侵襲全島,牌坊摧毀殆盡,或殘缺不全,僅后浦東門邱良功乃母之欽旌節孝坊,吹去頂端石葫蘆,餘如小徑邱良功墓前牌坊、瓊林一門三節坊及欽旌節孝坊,均毀於風災而僅存原牌坊石柱孤立原地。
民國五十三年,金防部司令官見瓊林東北隅欽旌節孝坊四柱猶立,巍峨古雅,下令地方予以整修。本人時任金瓊鄉民政幹事,與時任建設幹事蔡世強先生參與修復工作。因原坊上石堵龍柱等流失殆盡,限於修繕之期,乃以新灰整合當時路邊搜得之舊料,七拼八湊成為現狀。雖為拼湊,然其牌坊主體條柱對聯石刻,均係原地原建之舊物,未曾移易更換。
瓊林欽旌節孝坊為旌表蔡翁仲德妻許氏者,位於中蘭與高坑交界處之「觀德橋」。蔡翁仲德一生熱心公益,修橋造路,不遺餘力,「觀德橋」為其所建。先賢蔡進士廷蘭題有對聯鐫於石柱:「飲孽奉姑代職寢門全孝道,和丸訓子流徽巾幗享高年。」
日前世姪唐蕙韻領台籍教授來訪,余陪同往石船頭尋覓「流米石」,石在瓊林先賢蔡獻臣令先祖父蔡績(字宜勳,號安所,贈中憲大夫貴州布政使司左參議)墓道碑下方,已被藤封,猶有跡可尋。回程路經該石坊,佇足而觀,讀柱上廷蘭所書對聯,或曰:「『飲孽』二字無義可解,『孽』或為『蘗』之誤,以『飲蘗』解為含辛之意與下聯「和丸」意對為然。」余心下存疑,所疑者三,其一:蔡廷蘭曾為瓊林十一世宗祠題對聯,有句云「父及子繼世文宗」,呂世宜議「父及子」未若「父而子」佳,廷蘭受之,懊惱數日,自後措詞用字當推敲更謹,不至誤植妄用。其二:瓊林屢世以來文人學士人才濟濟,未曾有認此「孽」為誤用之論。其三:即其句中「代職寢門」之句,頗耐推敲,若「孽」為「蘗」之誤,「飲蘗」應作「含辛茹苦」解。然而撫育兒輩是乃天職,何用「代職」二字?
為探索究竟,乃走訪蔡仲德第六世孫,詢其仲德先祖家人事,告曰:「高祖母曾代養高伯祖父及其庶祖母之遺孤。」余再證之其同房耆老,所言無誤,則「代職」有實,「飲孽」亦有義可說。蓋「孽」字解義「謂婢妾所生子女」,「飲孽」之「飲」宜解作「養」,「飲孽」則作「撫育庶出之孤兒」解,與句下「代職」之詞義與事實首尾呼應,「孽」殆無以為「蘗」誤之義矣。
古有私塾先生題句云「黃犬睡花心」,學生見句,認為句義不通,逕改作「黃犬睡花陰」。先生當下不駁不斥,另日領該生散步郊外,經花叢,生問花上大蝶何名,先生曰:「蝶俗名黃犬。」生乃大悟「黃犬睡花心」非「黃犬睡花陰」之謂也。余恐不解句中內情之士錯解字義而誤解古人,特借報端一隅為說明之,以免重蹈「黃犬睡花陰」等誤義失實之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