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致顏立水先生信

發布日期:
作者: 半農。
點閱率:630
字型大小:

立水先生惠鑒:

五月十二日我們初次會面於廈門和平碼頭,看到歡迎的鄉親宗親那麼多,場面盛大熱情,我們感到驚喜,內心非常感動欣慰。我暗自欽佩先生的用心良苦,一路上,你陪我們到目的地,宗親備下豐盛筵席,參與的是地方仕紳和我們的宗長。這又是先生的奔走籌畫,我們感激又佩服。

隨後抵達蔡浦召開懇親座談會,在你的主持下,很順當的進行懇談,鄉親、宗親各暢所欲言,彼此了解此次懇親的主旨與目標,讓我們彼此更加親近。先生表露出處事條理的才能。在參觀洪旭故居與遺物過程,先生仔細的介紹說明,盡將事物詳加分析,使我們印象深刻,了然於心,銘記於懷,深深的感到你真是位學養兼俱的文化人。

來去匆匆,從廈門到同安至蔡浦,我們僅相聚五六個小時,雖然這麼短暫,但內心的感覺有如相識已很久的朋友,令人依依不捨。回到金門後,好幾次提起紙筆,想寫封感謝信,無奈與慚愧至今沒有寫成。肇因於老朽健忘,現在想做的事,三、五分鐘就腦袋空空,不知所為。其次,現代化的今天人手一機,手指輕挑,天涯若比鄰,什麼話都可互通,誰還要花時間來看無聊的文字嘮叨。手機現在是老少皆備,獨老朽不懂操作,以致不能音傳一言半語,因此失禮之處,萬望先生及鄉親宗長等鑒諒,謹於此時此地向諸位致意:「謝謝」。

八月十六日金門日報再次刊載先生大作「蔡浦洪旭遺物再探」,我家沒有訂金門日報,說句慚愧話,台灣的報紙也都沒有訂閱,因為我家是鄉下的小農漁村,我的生活是「酒茶數日月,山海度春秋」,對於世間事總是後知後覺,甚至不知不覺。那天中午,世姪鍾馗電話告訴我這檔事時,真的很驚訝。八月二十三日,鍾馗還特地將十六日的報紙帶給我,要我好好的看看。當晚,將先生大作仔細閱讀再三,心裡不知所措,先生對歷史文化的認真執著,令人敬佩,你鍥而不捨的精神真是可敬。只是苦了我這個關係人洪旭的第十代裔孫,不把所知的三言兩語訴出,對不起先生的心血大作,以及鍾馗的來回奔波。

要說嗎?要寫嗎?它是一則歷史文化課題,不能等閒視之,須慎而為之。想起自己這丁點見識,恐將貽笑大方,夜色正深,眼睜腦清,已無法入睡,有位宗叔告訴我,晚間睡不著覺,高粱半杯、花生菜脯幾許,喝完吃了,呼呼入夢,好睡非常。今夜當真倒了半杯高粱酒,飯餘尚有花生一些,獨自對酒猛細飲,吃喝完後,依然心知肚明,只是心事誰人知,這時好的是壯了膽、鐵了心,提起紙筆,決心寫這封信,一則完結心中的致謝,再則與先生請教與探討洪旭的歷史。

先生於文中提出二點看法:一、同是天相公苗裔,二、古墓葬的是衣冠墓。前者是歷史實證,後者是個人見解,對於這兩個觀點,我非常贊同,而且追溯探源考究當時世俗是合乎推理的。

敦煌洪氏源於漢朝末年,共普公溢水為「洪」,族出甘肅敦煌,至今一千八百餘年,根固枝茂,脈絡萬千,自黃河流域而長江流域,更而東南各省,都源流著敦煌洪氏衍系,福建省也在序列之中。宋理宗末年洪楷(十七郎)進士及第,派任福建同安縣令,是這支脈衍派的開閩始祖。而後他的兩位弟弟(十八郎)(十九郎)先後來到福建,這時遭遇戰亂,楷公辭官隱居烈嶼(小金門),兩位弟弟亦各自尋找棲身之地,各自傳派。我們有一篇族譜歌,開頭是這樣寫著:「始祖開基十七郎,十八南向,十九同。」這說明了十七郎首先來到福建為開閩始祖,二位弟弟而後到達,各傳流派。十八郎向南開拓,亦即是向廣東、廣西,甚而遠赴南洋,及於世界各地。十九郎則傳派於同安,由同安及於圍頭,而台灣至遠洋等。由此可見,十七郎、十八郎、十九郎的後裔傳衍在福建各地應該是可觀之數,若說是「同是天相公苗裔」是十分正確,但是遠了點。要是說同是楷公三兄弟的同胞後裔,則較為貼近。所以我於座談會發言時嘗說:「今天後豐港洪氏族親懇親蔡浦,主要的目的是訪尋我們在這裡的族親宗親,更是我們的至親。從淵源而流派,由流派而支脈,相信我們的共識能找到洪旭的後裔在這裡傳派的情形,這是我們最慶幸,也是最大的願望,而能夠與宗親相聚,為三百多年前的祖先闡述偉大功業,更是難能可貴」。

先生提出諸多例證以說明衣冠墓為當時的世俗,其中提起洪公掄(廷揚公、洪旭之父)的「御賜金顱」一事,這在後豐港洪氏族裔是世代流傳的傳說,並以此為榮,為了要保護這顆金頭顱,除了廈門雲頂巖,還四處埋葬衣冠墓,使盜墓者不知何者是真,真者又葬於何地,以假亂真,使真者永久存留。以上這些補充說明,在在贊同先生的觀點,而先生從各方蒐集的資料加以佐證應該得到大家的鼓掌。

至於洪旭的墓地確實是在後豐港新林頂。我嘗在蔡浦宗親座談會提出佐證說明,不再重述,在此謹再補充一些理由:

一、洪旭的父親廷揚公的墓葬在廈門雲頂巖。洪旭的元配夫人李氏、長子鍾特公(磊)則葬於下店山。後裔每年清明節前後都須組隊赴兩處墓地掃墓祭拜,並無須再往其他墓地,而這兩處墓地是洪旭直系至親,掃墓的後裔亦是直系至親,絕不會棄洪旭的墓而不拜之理。況且掃墓的經費是從洪旭的遺產收取支用,(漳州封田租金、後豐港海蚵田等),而世代傳承從沒有說起墓在大陸某地云。

二、在金門榜林、東洲、庵前三處祖墓,規模都有數公頃之廣,墓前各有旗杆臼一對。在後豐港的後公墓、新林頂等二處祖墓面積亦都在數公頃,墓前都豎有旗杆臼。可見後豐港洪氏的諸祖墓都因洪旭的官職蔭封才有如此規模且須豎旗祭祖。而廈門及下店的祖墓亦是如此,洪旭是主角是敕封伯爵,他的墓應該是與祖墓相提並論,絕非平常小墳墓之作法。

我提出的佐證與說明,可充分確定洪旭的墓在後豐港新林頂,其他的傳說就無須再論述。

洪旭的身世歷史是明確的,洪旭的功業有其歷史定位。以其忠義秉持引起兩岸三地穆穆之士多方探討訪微,發表宏文篇篇,影響世態人文,洪旭後裔與有榮焉!茲補述數點,所述並非傳言。

(一)後豐港洪氏一脈相承。始祖楷公—府法公—如庵公—維達公—贊成公—坤載公—得成公—澄深公—興嗣公(後豐港開基祖)—欽順公—元善公—應信公—君賜公—廷揚公—弘藎公(洪旭公)。洪旭是後豐港人,自後豐港開基至洪旭僅僅第七世代,現在已傳到十三世代。世代傳承沒有間斷,衍系分明,傳派清楚。

(二)經歷單純而一貫。洪旭年輕時代從戎,獻身軍旅英勇善戰,奮鬥二十幾年才出人頭地做到將軍,鄭成功對他很看重,因他屢建戰功,授封忠振伯而後晉升金廈二提督加太子太師,輔佐鄭經。鄭成功病逝台灣,他策劃鄭經東進順利接任延平郡王。治理台灣,文治武功並施,台灣安定強大,能夠推續反清復明。他的理念專一,忠於事主。他受鄭成功倚重,鄭經敬重,竭其所能完成使命。沒有爭權奪利,沒有勾心鬥角,完全做一個忠貞臣子。

(三)軍門世家。洪旭的父親洪掄公亦是軍旅出身,在他童年時做了守備,營地應該是在同安一帶,洪掄公攜家帶眷到大陸,居住蔡浦是常情,合乎道理,一六一四年洪掄公殉職於海南島。洪旭僅九歲,身居長子,必須擔些家計,少年時期的他做工、做生意賺錢,補貼家庭生活,應是那段時日的少年時期。他投入軍旅時,烽火滿天,清鐵騎緊迫咫尺,鄭成功豎起反清復明大旗,洪旭的家族都投入了戰役,不能亦不敢居住在蔡浦,家當什物亦不可能留在蔡浦家中,之後由金廈而台灣,應是他經歷途徑。

(四)在一九四八年前,內戰吃緊,我們每年到漳州收田租常常遇到許多困難,所以就懇求當時做廈門商會長的洪曉春幫忙,在他的協助下就很順利收取田租。洪曉春是同安人,雖然他不是洪旭的後裔,但於宗親情誼非常熱誠,若是有洪旭的墓在蔡浦,應該是會告訴我們族人。

綜述洪旭一生六十五歲(1605—1670)以軍為家,以忠矢志,以義秉氣,貢獻於社會國家,永遠受世人尊敬。

「懇親之旅」後豐港洪氏族親團收穫豐富,每個人笑容滿面,深感平生沒有受到如此禮遇,高興無比。離開了蔡浦,我們參觀了「洪本部」,大家都驚呼祖先的偉大。洪本部的情景顏先生已於前文敘述,我們實地參觀,讚嘆三百年前的洪氏祖先是努力的在這裡保國衛民,撐起兩門海峽一片天。

「御賜金顱」的探訪是此次重要行腳。五月十三日早上,探訪「洪本部」後,驅車直奔廈門最高山峰雲頂巖,車子在山腳下休息站停好,在導遊帶領下,向山坡馬路往上走去,經過幾個起伏路段,我們發現了奇蹟,在路的左邊有一塊花崗石,上面寫著「洪界」兩個字,大家欣喜歡呼,洪氏祖先於那時此地有多麼的權威,洪氏後裔與有榮焉。再過數個坡段有個衛哨站,以長木條橫豎馬路禁止通行,導遊與他們說明我們的目的,意在探尋祖先墳墓,懇請通融放行。衛兵很堅定告訴我們「不可以」,我們亦曾是管制區的人民,知道軍令如山,不可強人所難,就怡然步下山路返回。

五月十四日早上往鼓浪嶼遊覽,見到這人間福地,大家歡欣的走街購物,滿載而歸,亦結束了三天的「懇親之旅」,這難得的機緣都是先生所賜。另外先生於文中提起洪旭的兩位裔孫洪心澄、洪淳英於清康熙年間中舉人,也曾住同安成北門外,我們後豐港洪氏族譜都有記載(忠振二房鍾典公),現在居住後豐港亦沒有鍾典公的後裔,但在洪氏宗祠有二塊舉人匾額,顯然是二位中舉後晉匾祭祖的,亦可見移居大陸是相當早的時候,希望族親宗親能夠互通信息,洪旭的後裔子孫能夠互相懇親,將祖先的歷史呈現世人知道,洪旭一脈細水長流。

先生從各方蒐集有關洪旭身世歷史記載,態度嚴謹,精神是可欽佩的,而我謹將我們家族的事物來說明實證。所謂家事國事,事事操心,舉凡個人家事為先,我將此瑣碎雜陳,希望先生見諒,亦希望藉此對先生探討洪旭故居遺物有所助益。初夏溫熱的五月天,竟勞您熱忱奔走後豐港洪氏的「懇親之旅」,滿懷感激。時序已入初秋時節,天氣逐漸涼爽,遙祝先生秋高氣爽,身健心遂,為荷,耑祝安祺

洪文章敬上

2007年八月二十八日於金門後豐港

附五月十二日於蔡浦「懇親座談會」之發言資料如下:

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子太師忠振伯洪旭公的真實歷史

  (為顏立水先生撰寫『猶有遺物憶前賢,洪旭公故鄉—蔡浦探微』一文,去傳說而佐實證)

首先向顏先生致衷心敬意,因為有了這篇大作的仲介,使兩地洪旭公的後裔有機緣相會,內心感動非筆墨所能表達。

再次由於顏先生的探訪詳實,讓我們知道了許多流傳失真,久而成為傳說的事實。

三者金門後豐港自開基迄今五百餘年經歷十九代,洪旭公的豐功偉業可謂空前偉人。是全族共同資產。其歷史定位已然確定,有關失誤傳說,後裔應予求正。尤望賢達去虛求實。

謹將七點實證提名如下:

一、有關洪旭公名諱

忠振伯為廷揚公長子,諱忠珠後改名旭,字弘藎,號念衷(後豐洪氏族譜)「弘」字為後豐洪氏輩分,不得更改。

二、有關洪旭公籍貫

洪旭公可以說是同安人,也可稱為馬巷蔡浦人,更是金門後豐港人。

(1)洪旭公祖籍福建金門後豐港,其籍貫與祖先父母同籍。如連戰是陜西人,也是台灣人、馬英九是台灣人,更是湖南人。

(2)金門於1915年前屬同安縣,稱同安人。幼少年活於蔡浦稱蔡浦人。

三、有關洪旭公父親

廷揚公是君賜公次子,諱掄號鼎銘,生忠振公、弘扆公、弘韻公。(後豐族譜)顏文『洪旭公的父親洪獻悅公生有二子洪旭公居次』是錯誤。廷揚公敕封守備征黎殉國,屍體失落,皇帝賜予金顱,與衣冠葬廈門雲頂巖,即所謂「御賜金顱」。

四、有關洪旭公在後豐港故宅

在後豐港有三棟各三進落的巨宅。中棟為洪氏宗祠供奉祖先。左右兩棟巨宅子孫胞弟居住。至於九十九個窗巨宅非其所建,蓋年代差距甚遠。

五、有關四房祖、五房祖

洪旭公居長為長房,由父親再推至祖父,其同輩堂兄弟排列,則為四房,只是長、次、三、四房排列,多以同胞兄弟計,此須求證。

六、有關洪旭公之墓

洪旭公病逝台灣,於光緒元年歸葬金門後豐港之南新林頂。(公附葬浯州新林頂應信公妣墓──後豐港族譜)

(1)目前有兩對旗杆臼,其他祖墓僅一對,因應信公妣為誥封。

(2)每年清明掃墓僅嫡系後裔參與。

(3)再者每年後裔往廈門雲頂巖(廷揚公墓)同安霞店(洪旭公妣、鍾特公之墓)從無洪旭公之墓。

七、有關洪旭公忌辰日

公七月初五日忌辰,三月十七日生祭(後豐港族譜)。顏文每年九月十七日是洪旭公忌日是不正確的。

以上七點,皆從人、物、事證著手,且後豐港洪旭後裔乃長房及六房後裔子孫,1948年前每年都必往漳州收取田租(洪旭公為戶官之封地),以奉祀祖先照顧親族,掃墓祭祖不敢荒廢。今日後豐港洪旭公後裔到蔡浦來,一者慎終追遠,尋訪忠振伯於蔡浦居住遺物以了解其少年生活之情景。再者,探訪忠振伯一脈族親共同印證史實,族親親情能兩地互通情誼。最後更望後豐衍派能夠相認相擁抱,相親融。謝謝顏立水先生,請指教,謝謝宗親族親包涵見諒。

忠振伯第十代裔孫洪文章

寫於金門後豐港2007年5月9日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