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清水溝的婦人

發布日期:
作者: 于真。
點閱率:533
字型大小:

那個婦人大概四十五六到五十一二歲的樣子。她的年紀不好猜,原因是她的服裝打扮常常會有著很大的差異,令人無所依據。

譬如說她在清理水溝的時候,穿的是那種寬大的老式舊衣褲,腳上著半統高的塑膠雨鞋,頭上包著那種粗布花巾,露在花巾外的那張臉顯得既粗糙又蒼老。因此,那天和她搭訕的時候,我叫她歐巴桑。

可是,有一天當我在巷子裡碰到她時,她穿著合身的洋裝,頭髮梳得整齊光亮,腳上著一雙平底涼鞋,手腕戴一只玉鐲,無名指戴個金戒。這樣子一襯托,連她臉上都覺得光滑了許多。雖然我確定她沒有使用任何化粧品,看起來仍然覺得年輕。所以稱呼她的時候,便不覺衝口而出叫她阿嫂。

我家搬到這個社區一年多,由於大家都忙,鄰居之間談不到什麼交往,見面頂多點點頭笑一笑。有的常見面卻形如陌路。只有那個婦人,是我最先跟她打交道的鄰居,因為她隔幾天就在巷子清理水溝,而且每次都在早晨六點半到七點之間。

為了趕車上班,我都在六點多出門,出門時總是順便把塑膠袋包好的垃圾從樓上提下來,因為垃圾車差不多也在這時候來到這裡。

所謂差不多,是因為垃圾車並不準時,前後相差三四十分鐘是常事。而我要趕車,可不能等。於是自然地想到請那位清理水溝的婦人幫忙。

婦人非常爽快地答應著,說有好幾家常常託她做這些。然後向旁邊的電線桿一指,叫我把垃圾放在那裡。果然,那裡已有幾包垃圾放著。

自這以後,我也常常請她代勞,久了彼此漸漸熟悉,於是在打招呼後有時會站著聊幾句。因見一個婦人做這髒工作,想必家庭環境不好,便不覺的問起她的家庭情形來。只見她輕鬆的笑著,說跟大家一樣,都差不多。我不懂她這話的意思,但看那笑容知道她的家境不會是我想像中的不好。

然後她告訴我,她先生跟自己一樣,常常到各處打些零工。一兒兩女,兒子在工廠上班,女兒大的在一家公司當會計,小的還在上學。

問她住在那一家?往後一指,她告訴我住在後面那條巷子,靠街道的那一排邊間。

「幾樓?」

「一樓。」

那間一樓有個院子,從那經過時見院子有花有樹,是個很雅致的居住環境。既然有此好的環境,為什麼還來做這種工作?

我想問下去,一看時間不早,只好向她揮手,急急的去趕車。

因為有著這種疑問,下班後便和妻談起來。妻說她也知道那婦人家境不錯,為什麼還做這種髒工作也是想不通,何況這又沒有多少錢。

「對了,她向誰要工資,我們住戶好像沒有分攤過這種錢。」

「向村長要。」

原來這裡有個村民活動中心,裡面編制有個管理員和一名工友,那婦人就佔工友的缺。活動中心工作輕閒,村長便要她負責社區的清潔工作。嚴格說來這工作是額外的,但婦人做得非常澈底。我們這些巷道的小水溝清理起來還沒什麼,前面路旁的水溝相當深,雖然個把月才清理一次,工作起來可相當吃力,因此便把她丈夫找來,兩個一起做。

做這些工作都是在早飯以後,要不是妻說出來,我那會知道?因此對這個婦人的工作精神,不覺肅然起敬。

這以後,每次看到她,總在談話中向她稱贊幾句:工作勤奮,負責盡職一類話都說了出來。把她說得怪不好意思,總是「沒有啦,沒有啦」的謙遜著。

「其實你用不著這樣辛苦。」這天在談了一會後,我說出自己的看法:

「你先生和兩個兒女都有工作,生活過得也不錯,又不是等著錢用,何必一定要你出來做這種工作?」

「不工作不行,閒不住。」她向我一笑:「這叫做勞碌命。」

我告訴她,真要閒不住,打發時間的方法多的是。譬如早上可以跟著大夥去跳土風舞,白天學插花,晚上學瑜珈什麼的,這些既可調劑生活,又可鍛鍊身體,是很流行的活動。

這回,她大聲笑起來。

「先生,你真會說笑話。」笑了一會,她說:「我們是種田人,我們那懂這個?」

「你們種田?你不是說你先生做零工,兒子在工廠上班?」我感到很疑惑:「既然種田,你怎麼還有時間做這些?」

「是以前種田啦,現在只種點菜,山上還有點竹林,」說著,她望我一眼:「告訴你吧,我們種田人家,就是不能懶惰,以前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要這樣傳下去,子孫才不會沒出息。」

這話說得是。由這,我對這婦人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覺得在她身上,看到了我們某些優良傳統。

大約是一星期以後,下班剛走到巷口,看到好些鄰居圍著一輛機車,有人在大聲叫罵著。好奇之下,我便走過去看看。

原來是那婦人在罵她兒子。

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騎在一輛嶄新的越野跑車上,婦人一手抓住車把,一手指著他罵。她的閩南語速度太快,一時聽不太懂。過了一會,終於聽懂了那意思:兒子從朋友處買來了這輛兩百西西進口越野車,做母親的不願意,要他馬上退還人家。兒子不肯,並騎著新車出去兜風。母親就追出來,抓住車子不放。兩母子就這樣僵住了,母親一火,就大聲的咒罵開來。

鄰居們在旁邊勸解,有的勸兒子,說玩這種車危險,要玩,不如買輛汽車還比較實用。有的勸母親,說兒子大了,不要管得太緊,只要不做壞事,玩玩進口機車也不算什麼。何況他們有錢,又不是玩不起。

做母親的可不管別人怎麼勸,只是堅持著自己的主見,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如果硬是不聽話,她就不要這個兒子。

正在這時,一個中年人走過來了,有人向他打招呼,原來是年輕人的父親。

做父親的並不多話,只是嚴厲的瞪著兒子。

終於,年輕人軟下來了,答應把這輛跑車交還朋友。不過他提出一個要求,希望把原來那輛舊車換一輛新的速克達車。

母親還要說什麼時,父親點頭答應。

當那一家三口離去了時,我聽到兩個鄰居的對話:

「他家又不是沒錢,這樣過份拘束孩子也不好。」

「要是我像他們一樣有好幾百萬的財產,我就買輛轎車來坐坐。」

「他們家有好幾百萬?」我插嘴問。

「這社區的公寓,有一部份是他家土地蓋的。」鄰居說:「你想他家會沒有錢嗎?」

聽了這話,我在心裡喝著采。慶幸著那漸將式微的傳統在這一家子出現。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