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茅山塔
發布日期:
作者:
翁志萍。
點閱率:539
孤巒低落日,雲塔高昇天。
城霧區燈籠,海岸地平面。
豔迷僻徑深,鳥寂人欲眠。
我行兮其野,月色上茅山。
註釋:此首五律詩,偶句押韻不對仗。「我行其野」句,引自「詩經」。水頭茅山塔建於前水頭村西臨海之茅山山頂;該塔據說有「航標」與「鎮邪止煞」作用。與文台、倒影為金門三塔。
析譯:首聯與頷聯,述明茅山之地形特色,及描繪周遭景色,以襯托茅山塔主景—斜陽低照迴向茅山塔,地形低窪的茅山,卻足以眺望整個城區。傍晚時分,站在塔旁之平台上(國家公園建造之木板平台)鳥瞰金城,若聚若散的霧,隱約「區隔」了萬家燈火;塔以西的低平面,由「地」(沙灘)連接著大海。
頸聯,轉入個人游賞閱歷,及心情起伏變化—百花豔麗彌漫彼偏僻幽徑,寧靜的海風沁映此心房律動,令人陶醉之幻境,直欲不使人不為夢。
尾聯,引用「詩經」句,總括以親臨其境之體會,活潑旅遊茅山風景區,會給人不同的感受—倘佯在周邊綠野叢林,忽覺夜幕漸近襲來,抬頭望著夜空,一輪明月,已然高掛茅山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