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詠慈湖─鸕鶿

發布日期:
作者: 翁志萍。
點閱率:718

鸕鶿奔千翼,目轉又一群。

人字化長弓,悠遊上白雲。

新秀遲未定,鳥客共閒身。

人生似鸕鶿,鋒芒未可信。

註釋:1. 此首古體詩,偶句押韻不對仗。

2. 金門處於「舊北區」與「舊熱帶區」交界地帶。是候鳥南遷北移往來的中繼站,鳥類資源豐富,計有52科292種之多,而「鸕鶿」正是金門冬季最重要的訪客。其分布的地區極廣,包含慈湖、太湖、陵水湖等;鸕鶿全身羽毛以黑褐色為主,喉部白色,屬大型群聚性的鳥種。冬季族群最多時約有七千多隻,其大量的鳥糞常將棲息的木麻黃林染成一片雪白,蔚為奇觀。(參閱金門縣立中正國小網路資料)

析譯:首聯與頷聯,述明鸕鶿性成群,其隊伍劃一,遷移時隊形變化莫測。或人字形,或長彎弓狀,此皆人們可意會也。每當臘月時分,驅車前往「金門國家公園」–慈湖風景區,仰望晴空,鸕鶿成群,競奔千翼,千萬小我,歷歷在目;如優美的樂隊,輕彈著音符,令人有忽覺在他鄉,又近似在耳旁之驚嘆!再者,恁陸上遊客,千呼萬喚的吶喊,歡愉不息的掌聲,但它依然從容,悠遊地向雲層飛去。

頸聯,轉入踵後又一群鸕鶿,舞台表演將重新開始,但從何時何處進場,取決於鸕鶿。此時,它是否做好了進場的準備呢?不知過了多久,遲遲未再見它的動靜,卻留下遊客覽景者,無止境的期盼。

尾聯,總括以鸕鶿以其青春,付出精力,團隊的精神,為完美之演出,並博得人們喝采與青睞。吾以為,青春無刻不逝,鋒芒有時而窮,輒人生舞台之經歷消長,豈未有若鸕鶿者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