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若有情
于浩參加「漁業研討會」,獲得不少資訊,他對政府復育計劃仍舊充滿信心,例如封溪,用大自然的力量,整治河流。鼓勵民眾多吃經濟魚類,不要挑選貴的稀少的魚吃,其實同樣富於營養。
于浩走後,杜恆滿腦袋的漁業問題,離開漁船二十多年,他已是門外漢。老童聽了杜恆的談話,禁不住感慨萬端。台灣四面環海,應該發揚海洋文化,如今台灣不僅沒有發展漁業,而且提倡吃海鮮的風氣,形成了海鮮文化,這真是貽笑大方的事。
杜恆在電視新聞上,時常看到喝啤酒比賽、接吻比賽、吃便當比賽,他激動地說:「台灣的詩人、小說家為什麼充耳不聞、視而不問,卻總是躲在象牙之塔,自我膨脹、宣揚他的鐵哥兒們,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對於現實民生疾苦,漠不關心;關心的是情色和性,這些詩人作家在這兒招搖撞騙,卻沒人敢出來批評、干涉,這是什麼民主?這是什麼自由?老童,我的兒子也是留美博士,他對這塊土地有啥貢獻?……」
「別激動,影響高血壓。」童沐天和風細雨地說。
杜恆的牢騷話,引起他的感傷。他對中國現代文學的涉獵比較廣泛,看的當代文藝作品也比較多,老童曾為胡風反革命集團的冤獄而流淚、啜泣,但是又有什麼用呢?即使這件秘事傳到中國大陸,胡風一夥作家不但得不到安慰,反而獲得加倍的罪狀與懲罰。至於台灣這一小撮自鳴得意的文藝活動家,不值得批評或干涉,他們自生自滅,文學史會塗掉「空頭文學家和美術家」的虛名。童沐天斬釘截鐵地說:「歷史是公正的。歷史是不會記錄騙子和小偷的名字的。」他繼續說:「這些人像小孩子堆雪人,只要太陽出來,雪人便會融化成一灘水。徒勞無功,浪費精力。咱們不必妒恨他們,卻應該同情他們。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事。」
端陽節前一天,杜恆從南門市場買回了不少粽子。老童愛吃豆沙餡粽。杜恆特地帶了十二個送去。一進家門,發現諶潔淚汪汪的,聲音也有點沙啞,顯然曾經哭過。杜恆暗自吃驚,問老童呢?諶潔朝臥室指了一下,原來童沐天打開臥房冷氣閉門睡覺。
明天端陽節,我給你們帶了幾個粽子。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