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海若有情

發布日期:
作者: 婁列。
點閱率:556

童老低聲說:「請台和發表意見。」

杜台和站了起來,和風細雨地講話。一九○一年,諾貝爾首屆文學獎的得主,應該是俄國列夫.托爾斯泰,當時他已寫出《戰爭與和平》、《復活》和《安娜.卡列尼娜》,因此托爾斯泰呼聲最高,希望最濃。但是結果宣佈文學獎得主卻是被人認為「二流」的法國詩人蘇利.曾呂多姆,世界文壇一片譁然。甚至連當時瑞典作家也提出抗議。杜台和激動地說:「列夫.托爾斯泰從未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一直到死為止。為什麼?因為諾貝爾文學獎不公正,托爾斯泰瞧不起這些評審委員!」

辦公室的空氣驟然嚴肅起來。

「這是一件大事。將近一世紀以來,北京的姓高的第一次獲獎,為啥海峽對岸文藝界啞口無言,充耳不聞呢?海峽對岸有十三億人,有數不清優秀的詩人、小說家和藝術家,你不能說大家都妒忌姓高的吧!這才是值得咱們思索的問題。」杜台和最後做了結論:「我不願意留下歷史罵名,我寧肯辭職也不參與這項出版工作!」

散會以後,陳凌把台和拖到他的辦公室,向他解釋,既然台和反對,他決定放棄這個計畫,投資龐大的資金,不見得撈回成本,也確是一件冒險的行為。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