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濃於水──福州行
福建省金門同胞聯誼會來函邀請金門縣寫作協會參加2007年07月08日至11日在福州西湖賓館舉行的「福建省金門同胞第十二次代表大會」,我於是幫忙聯絡本會會員,也許因為遇到暑假大部分都另有行程,但仍請到理事蔡發色夫婦及陳文經先生,我再說服先生陪同同行,於是向理事長楊清國報告,可以成行,我們訂製了恭賀的匾額:惠及兩岸,並帶了寫作協會的專輯及我服務的國家公園解說品,還有我的散文及新詩專輯,作為交流,我們搭07月08日上午09:30的船,臨行前一晚陳文經來電說明因故無法前往,我們仍決定如期前往。
在水頭候船時遇到愛心協會會長許金龍先生及會員,也遇到烈嶼公共事務發展協會孫國欽,原來都是到福州祝賀的,心裡覺得感動和興奮。
船到廈門金胞聯主辦單位的車在碼頭等我們,上了車才發現金門縣政府受邀派了社會局盧志輝局長(回金門後盧局長就升官了,現在是縣府的主任秘書)、李廣榮課長及計畫室主任陳朝金,他們都是先生的老同事,一路上對鄉親都照顧有加,從廈門到福州要四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在中途還接受主辦單位的宴請,吃了一頓簡單而豐富的金門口味的料理,那道烘肉齒頰猶有餘香!
到福州西湖賓館約下午三點半,我們先辦報到,那些服務人員都是在地鄉親,倍感親切!帶了資料進入旅館房間,我迫不及待的翻閱,有一份「金門鄉誼」刊物,上面有編委主任:陳慶元,那是兩年前本會到同安辦讀書會時認識的福建省師範學院文學院的院長,學問出眾是我學習的對象,我心想這次一定可以遇見,再仔細讀內容有旅居印尼的舅舅李金昌先生的文章「漁夫看馬夫」,更是興奮!因為今年一直還未收到他的信,十分想念!看到文章是六月底寫的,仍然是健筆如虹!我的心很溫暖,透過這份薄薄的刊物,我的想念得以化開。
還有一本福建省金門同胞聯誼會二十周年紀念刊,我仔細閱讀,才知道原來陳慶元教授是第六屆的會長,報到時遇到一位很活潑、熱情的鄉親就是副會長黃建業,黃先生還回到金門沙美的后浦頭尋根,與黃奕展校長是同宗哩!
當天下午還有些時間,我們約了蔡發色老師夫婦一起去福州市區品嚐文化滋味,我們走訪文物保護「三坊七巷」,這些古建築的屋宇紀錄了諸多名人,如林覺民、林則徐、嚴復、沈葆禎等都曾在這些巷弄生活,讓人彷彿走入歷史的長廊。
第二天我們則與愛心協會及烈嶼鄉親同遊林則徐故居及出生地、船政文化博物館及鼓山的湧泉寺,在這裡巧遇台北縣同鄉會,帶團的是以前的學生金門長伶旅行社總經理親自出馬哦。
07月10日早上是金胞聯誼會的開幕典禮,會議上才知道金門鄉親在福建省原來是這樣的活力蓬勃,有省金聯、福州市金聯、廈門市金聯、漳州市金聯、泉州市金聯、永春縣金聯、同安區金聯、翔安區金聯,金門除了前面提到的社團參加,還有華僑協會、青商會,台灣有台北縣金門同鄉會、台中市金門同鄉會、高雄市金門同鄉會、台南市金門同鄉會、烈嶼公共事務發展協會等,會場約有兩百多人參加,非常的熱鬧!我充滿感情的心十分澎湃!金門島雖然是這樣的渺小,但是原來人心的熱情與活力是可以跨越山水的阻隔,是可以無窮的延伸,只要我們有信心,相信前面是滿含希望的,那天我的心在會場是熱淚盈眶,因為感動與幸福,我握著陳慶元會長的手,心滿溢溫暖。
開幕典禮上有中共官方的黨委書記參加,致詞的內容如:「期望以金聯台、以金促台」是有統戰的意味,現實的背景讓同樣是金門人卻在不同的體制下生活與成長,當時我的內心不知如何去回應?如今細想,覺得只要是以人民的福祉為方向,讓人民生活幸福的體制就是我們追求的。
當天下午的閉幕典禮上,新的會長產生,仍然由陳慶元先生連任,真是眾望所歸!典禮上陳會長特別向聯誼會的顧問請益,來自高雄市同鄉會的理事長胡偉生致詞時就十分的推崇這種「敬老尊賢」的傳統美德,社會局盧局長致詞則表示金門雖小卻人才輩出,尤其本島人少,但海外的鄉親,台灣的鄉親以及大陸的鄉親,都是金門最有力的支援。
大會安排參與的貴賓與鄉親和主辦單位互贈禮物,主辦單位送了一個仿古銅器及書與福建省金門鄉親的通訊錄,倍感榮寵與尊貴,大家回贈的禮物,也都十分用心,特別是愛心協會的許金龍會長用心思構,有苦瓜高粱酒,還有錦旗鑲了特別的文句:「八閩兩岸萬商雲集聯誼創儒業,金廈海域千帆競渡攜和平」(句子是先生協助幫忙抄下的)。我們一團雖僅五個人,但通力合作,由理事長代表贈送禮物,先生幫忙錄影我來拍照,蔡老師夫妻幫忙遞禮物,我們特別訂做了匾額上書:惠及兩岸,並贈送醇香的金門高粱,還有本會會員專輯、國家公園的解說叢書,讓大會領略寫作協會的活力與熱情!
當晚還有聯誼晚宴與節目,有二胡齊奏、有葫蘆絲演奏、有新疆舞、有阿拉伯之夜、有解放軍舞,第一個節目是少兒的舞蹈「喜洋洋」,天真洋溢真是感動人心!主持人的一席話更是讓人感容:「各位來自海峽對岸的鄉親,我來自新疆,這樣遙遠的兩地,今天可以齊聚一堂,是一種緣份,希望祖國趕快統一,歡迎你們回到祖國的懷抱。」(憑記憶寫,大意如此),我雖然沒有被統戰,但想到以前讀地理,今天卻真的可以踏上福州的土地上,覺得無論是歷史與地理,都有追求與探討的空間,鄉親的情仍是血濃於水,熱情的音樂讓心跟著動起來,餐桌上那一瓶獨特的橄欖汁,是我第一次品嚐到的滋味,原來福州產橄欖,它可以幫助消化去脹氣,還有一道馬蹄糕混有荸薺,口感脆而甘甜,也是我的最愛哩!
這幾天的活動,處處滿懷溫馨與感動,第一天就巧遇前些日子組團來金展出「林則徐紀念文物」的陳毅中鄉親,原來他住金城南門「橫街仔」,金門民初商會會長傅錫琪是他的外公,他與大陸稻米育種專家蔡俊邁是表兄弟,是從廈門大學退休,目前擔任省金聯的顧問,會議上還遇到林應望醫師,聽蔡發色老師的夫人楊淑卿(當護士)說起才知道,而且是心臟科醫師,我趕快跑去請教,我說自己有心臟二尖瓣脫垂的問題,他說有分輕度、中度、重度,如果重度有心室肥大的情形就要手術,我算是賺到了,多知道了自己的身體狀況,可以多和醫生配合,遇到邱群英先生,是同安讀書會熱情接待我們的鄉親,他有位叔叔是邱華山,是金門瓊林女婿,因為我是瓊林媳婦,論輩份是要叫他姑丈哩!也遇到金門青商會的王理事長及烈嶼公共事務發展協會林理事長,兩位都是年輕有活力的青年,滿懷理想又肯努力學習,讓人佩服與推崇!
07月11日早上主辦單位全體人員親自送行,車上還備了滿滿的水,用心之深,處處讓人感動萬分!車子到同安主辦單位再次為我們安排了豐富的午餐「吳招治薄餅」,老闆是蔡復一先祖的後代,用獨特的薄餅當店裡的主要招牌菜,生意非常的好,有一道「大腸灌豬血」據說清腸胃是營建工人的最愛,還有一道「綠豆凍」是夏天消暑的聖品,老闆看見我和理事長,特別找來兩年前我們的合照,因為那年讀書會曾來這裡品嚐帶有金門家鄉味的「薄餅」,我們再次感謝主辦單位的熱情款待,陪同我們的是許伯欽先生。
陳慶元會長於惜別晚宴向楊理事長表示,他對金門縣政府主辦的長泳有興趣參加,希望來年可以發函邀請,讓兩岸鄉親共享料羅灣的海水滋味。
我記得以前母親在時,常說外公在廈門做生意,都是早上去下午回,每天通勤的,說起山東水梨又大水份又多,如今金廈兩門再通,未來鄉親相信會有更頻繁的聯繫,我們期待彼此在互動中成長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