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愛上北海道(五之二)

發布日期:
作者: 沐思。
點閱率:755

我們沿著港灣旁的堤岸步行,一邊欣賞函館港附近海面的夜景,一邊在堤岸旁處處燈光明亮的紅磚瓦倉庫街前,捕捉美麗動人的鏡頭。海面上,幾艘停泊的船隻,點點漁火在海面上閃爍,與紅磚瓦倉庫街上的燈光相互輝映。岸邊,燈火一片燦爛。燈光,金黃亮麗的映在水中。水光,浮動耀眼。函館港的海灣,在寂靜的夜裡,被點綴得既熱鬧、又富麗堂皇。如此美麗的夜景,自然又讓許多人忍不住——頻頻按下快門。

海風徐徐吹來,居然一陣寒意襲身,讓人不得不加快腳步,轉身走向紅磚瓦倉庫街的商家內。我拉緊外套的衣領,不例外地緊跟在人群之後。整條沿著海灣而建的紅磚瓦倉庫街,櫛比鱗次,遠遠望去竟綿延數十公尺之長。街上,柔和美麗的燈光也一樣連綿數十公尺之遠,相當壯觀動人。走在只有繁榮富麗的美麗夜景,卻沒有人聲吵雜喧囂的街道,是一種難得的經驗、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我不自覺地,放慢了原本加快的腳步。調整急切趕路的心情之後,彷彿自己不是個過客,也不是遠道而來的訪客。心中少了一股陌生感,整個街景突然變得更美、更浪漫、也更叫人喜愛。

我們沿著街道的人行步道,在一家家燈火通明的商店前,拍照、閒逛。寬暢的紅磚瓦倉庫街,除了我們這一團遠來的訪客外,來往的人相當少見。我們一方面用相機捕捉柔和美麗的街景,一方面悠閒的享受寧靜浪漫的夜景。時間彷彿遺忘了我們,等我們發覺已快到集合時間時,已經來不及欣賞許多商店裡,琳瑯滿目的各式商品了。

金森倉庫群的外觀,雖然還保留著當初的樣貌,內部功能則截然不同於往昔。現在的金森倉庫群,已儼然成為到北海道旅遊者,必定到訪的一個美麗景點。除了特殊的紅磚瓦建築群吸引人外,整個紅磚瓦倉庫街其實就是一處「綜合購物商圈」。其中,函館歷史廣場內,有許多飲酒店及玻璃博物商店。你可以在這些商家內悠閒的逛著,欣賞各具造型與創意的玻璃飾品,或許能找到幾樣讓你心動的藝術品。金森洋物館,有二十家以上的精品店。喜愛精品的遊客們,更可以盡情地欣賞或採購,只要你不怕荷包大失血。

臨別美麗、浪漫的金森紅磚瓦倉庫街,依依不捨之情再度湧現心頭。我望著眼前依然燈火燦爛的美麗街景,想像個把月之後的冬季雪景。當一處處尖塔屋頂被白雪覆蓋住時,美麗的金森紅磚瓦倉庫街,浪漫、迷人的歐風氣息應該更濃、也更加動人吧!難怪它會成為日本許多電影、電視拍攝外景的場所。揮揮手告別,心中不自覺地油然而生一股憧憬——也許,那天真的「心動化為行動」,另外找個冬冷的季節,約幾個日文同好,來一趟北海道自由行。不僅可以好好欣賞精品店中的各類商品、藝術品。同時,還可以悠閒地坐下來,在擁有最多家人氣拉麵的——「BAY函館」裡,品嚐一碗熱騰騰的海鮮拉麵!

離開金森倉庫,已是晚餐時間。領隊開玩笑的說:要讓我們餓久一點,晚上歐式自助餐豐盛的餐飲才吃得下。因此,我們先前往第一天最後的一個行程,觀賞函館著名的——函館山百萬夜景。

從海灣區的金森倉庫,到欣賞夜景的函館山,路程並不很遠。抵達函館山時,車子便沿著一條彎曲的上山道路,一路蜿蜒而上。在司機先生平穩、熟練的駕駛下,我們一點也沒有顛簸不適之感。沿途,遇到幾部下山的車輛。當兩車交會時,注意交通安全的司機們,隨即減速緩行,彼此停車禮讓。這種情形,真讓來自臺灣的我們感到羨慕。想想我們生活的社會——馬路上,時時得提防不按規矩超車的車輛。駕駛人缺乏駕駛道德,讓守秩序的廣大民眾,隨時都得提心吊膽那突如其來的意外。台灣如此,大陸就更讓人搖頭了。相較於三年前,去大陸九寨溝旅遊時,當車子在海拔四千多公尺高的山路攀爬而上,在幾乎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時,司機們不僅互不相讓,而且還頻頻猛按喇叭的現象,更是天壤之別。

一向以「禮儀之邦」自豪的我們,如今真要大嘆:「禮失而求諸野」了。

半途,領隊為了讓眾人「先睹為快」,在司機先生把車內燈熄掉時,特別要我們朝兩側看美麗夜景。隨著車子緩緩地東西轉向,我們一下左、一下右的,側身向窗外張望。遠處山腳下,函館山美麗的夜景,果真陸續在眾人眼前時隱時現的。一片漆黑的車上,當然也隨著山下美麗夜景的出現,不時傳來陣陣的驚喜與讚嘆之聲。就在陣陣驚嘆聲此起彼落的當兒,領隊特地告訴我們——函館山夜景,之所以稱為「百萬夜景」,就像今晚秋高氣爽的季節,我們站在高高的函館山頭,不會有任何雲霧之氣的干擾,函館港町所有美麗的夜景,應該全都可以一覽無遺。領隊特別強調,如果不是這個季節,近海的雲霧之氣一旦出現,函館山夜景也許只能看到萬分之一。有時,濃濃雲霧之氣籠罩,恐怕連百萬分之一都不容易看得清楚。看來,我們都是有福之人,能遇到這麼晴朗、這麼舒爽的理想天氣。

函館山,又稱「臥牛山」。據說,從遠處看山的形勢,極似牛睡覺的樣子,因而得名。可惜晚上我們無從看到,只能在車上憑空想像了。大約二十分鐘左右的車程,我們便來到遊覽車停放的山上廣場。一下車,才發現原來比我們早到的其他遊客,早已不在少數。其中,更有許多穿著各式制服的日本學生。領隊告訴我們,這個季節同時也是日本許多學校、機關團體的秋季旅行。日本是個很有秩序的先進國家。許多公司員工的敬業精神,也是世界有名的。我們看到當地的幾位領隊、導遊,個個是——男生西裝打領帶,女生整齊的衣帽套裝,宛如公司上班的男、女職員。難怪遠從台北帶著我們,前來北海道旅遊的春生領隊,也一樣是西裝領帶,穿得整整齊齊的。

我們在標高332公尺的山頂,俯身探視下面萬家燈火的美麗夜景。中秋已過的涼風,在夜晚的函館山上,其實是頗有些秋冷的寒意。雖然如此,許多人還是齊聚在觀景臺上,望遠鏡、數位相機也紛紛出籠。按快門聲,不絕於耳。夜空下的觀景臺上,閃光燈更此起彼落。點點亮光,閃爍不停,彷彿是不讓山腳下的一大片夜景,專美於前似的。

函館山夜景,與香港及義大利拿坡里的夜景,同稱「世界三大夜景」。我沒去過義大利,自然無從比較拿坡里的美麗夜景。去過香港,卻是在大白天登太平山看香港全景。因此,勉強要拿來比較的,恐怕只有陽明山夜景了。不過,與陽明山上看大台北夜景相比,最大的不同是,站在高高的函館山上,函館港町的美麗夜景,我們居然可以明亮、清晰的一覽無遺。也許,是因為我們選對了季節。在秋高氣爽的秋天,氣溫雖頗有一點寒意,夜空中卻一絲雲霧之氣也沒有。少了雲霧之氣的影響,函館山下的萬家燈火,點點亮光猶如夜空中的萬千繁星,沿著兩側的——津輕海峽與函館港,排列成一個馬鞍形的美麗夜景。

晚風,帶著秋冷的寒意,陣陣吹了過來。衣服穿得不夠保暖的人,早早躲進函館山上的紀念品特產店裡。許多喜愛夜景的人,則頂著秋冷的寒風,架起了相機腳架,捕捉每個不同角度下的函館山夜景。千里而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扣緊了衣襟,也在人群中探身俯視。函館港町美麗的燈火,映在兩側港灣的水面上,閃爍著點點亮光,清晰地呈現眼前,的確是美麗而動人。相較於臺灣秋冬的溼冷,到處不易見到陽光。我還是喜歡這種高緯度國家的氣候。雖然寒冷,卻是乾爽而舒暢。一如金門的冬天,凜冽北風常冷得讓人直打哆嗦,天空上卻依然是蔚藍如洗、一片晴朗。

位於函館半島南端的函館山,西邊是函館灣,東邊是津輕海峽。因此,我們在函館山向函館港町望去,清楚可見入夜之後、萬家燈火的市區兩旁,各有美麗的弧形海岸線。燈光映入水中,水波閃?著亮光。函館山夜景之美,能被稱世界三大夜景,大概要歸功於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了。我想,陽明山夜景不能和函館山夜景同列,應該是——少了湖、海的水波陪襯,又多了一層嚴重的空氣污染吧!

望著函館山下,清楚呈現眼前的美麗夜景,不得不對日本人的重視環保,與民眾的高度配合,感到欽佩與羨慕。日本,是世界上龐大、先進的工業生產國之一。可是,對於環保工作的實踐與成效,日本卻是世界上少有國家可以比得上的。最近,台灣還在積極推動的垃圾分類,日本不僅早已實施了十幾年之久,而且成效相當高。兩度日本旅遊,之所以讓我增加對日本的喜愛,是不管走到那一處景點、那一條街道,都看到了整齊乾淨、令人心曠神怡的生活環境。如此環境,當然讓人感受不到工業國家嚴重的——空氣與環境污染。特別是現在,站在函館山上,呼吸的空氣是清新而令人舒爽的。

函館山觀景臺內,一樓是紀念品特產店,空間雖不很大,卻擺滿了各種別具地方特色的各類商品。小而精美,是日本商品給人的最深印象。從精巧別緻的吊飾、文具用品,到各種美味可口的餅干、糖?等特產,應有盡有。它們的最大特色,當然是獨具巧思的精美包裝了。因此,吸引不少遊客的駐足與穿梭、流連。二樓,也有一處觀景臺。面積雖較小,卻可以在更高處拍攝美麗的夜景。一些知情的當地遊客,避開一樓稍微擁擠的人潮,早就在這個地方架起高高的攝影機,拍函館山美麗的夜景。有些團體,甚至已擺好姿勢拍起團體照了。地下一樓,則是電纜車搭乘的地點。領隊果然是經驗豐富,在大伙兒欣賞夜景、逛紀念品特產店之後,適時地帶我們在人潮較少的時段,排隊乘坐下山的大纜車。

函館山的纜車相當大,完全不同於我以前曾坐過的纜車。整部纜車,大約可乘坐五、六十人,如同一輛沒有座椅的巴士。車內,只有領隊帶著我們同團的人,感覺上是既平穩又寬暢的。一踏上纜車,我們像一群聽話的孩子,個子小的全都靠左邊及前方站。因為,領隊告訴大家,這個方向才能看到山下的夜景。當然,一路上由高往低緩緩下降的同時,我們也更清楚、更近距離地,俯視函館山美麗迷人的百萬夜景。

坐纜車下山,大約只有三、四分鐘左右,就回到遊覽車等我們的地方。當天,我們夜宿函館湯之川的——平成館Hotel。

平成館.海羊亭,建在松倉川畔。館內,有大浴場和露天浴池,可以眺望津輕海峽。我們的晚餐,是平成館內豐盛的歐式自助餐。函館是個港口,生鮮魚蝦同時也是當地餐飲料理的重要食材。大干貝、透抽、甜蝦,大概是其中較特別、也較為大部分人所喜愛的。至於和我一樣,不吃生魚片的人,當然還有其他的美食可供選擇。有我們較習慣的中式料理,也有多樣美味的日本料理。其中,還有領隊一再介紹的當地美食,那是用一整隻透抽做食材,裡面裝滿美味十足的米飯,味鮮香Q的口感,讓許多人邊吃邊讚不絕口地連聲說:「好吃」。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