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
明天就是九十七年元旦,正是我們結婚三十週年紀念日,一般稱為「珍珠婚」。三十年前的今天,我們參加縣政府舉辦的元旦集團結婚儀式,由譚紹彬縣長親自主持,約有五十對新人參加,金防部李家馴司令官等各界首長觀禮,全場喜氣洋洋,熱鬧非凡,留下永恆的回憶。
婚禮結束之後返回碧山家裡,在親友、媒婆、伴娘、花童的陪同,以及樂隊的引導下,前往宗祠祭拜祖先,隊伍浩浩蕩蕩出發,先後祭拜大宗祠、小宗祠及鄰居私祖。分別於中午及下午宴請賓客,那時發出的帖子較少,算是簡樸的婚宴。晚宴後,親朋好友前來鬧洞房,主要是看看新郎與新娘出糗的場面,增添結婚熱鬧的氣氛。
依照傳統古禮進行,婚禮前一天,備妥女方要求的豬肉與禮品,送至女方家,以作為答謝親戚的賀禮,如此稱之為「插定」,並載回女方陪嫁的嫁妝。男方這一天準備豬羊牲品及金帛,舉行酬神儀式,極為隆重。晚間親友協助懸掛舅父對聯於廳堂,張燈結綵,並先宴請幫忙的親友。結婚前夕,先在親族中挑選一位面相姣好,活潑可愛,父母雙全的男孩,以肖龍者為佳,與新郎齊在洞房內同榻而眠,稱之為「翻鋪」。這項習俗為祈求新娘來日生下一位白白胖胖的兒子。
歷經三十年的歲月,夫妻倆攜手共同建立這個幸福的家,體認生兒育女的甘苦,如今二男二女皆已長成,盡了為人父母的職責,至少先做到「齊家」的理想。夫妻的相處是一門人生必修的課程,所謂一日夫妻百世姻緣,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今天我們看到有慶賀鑽石婚的夫妻,羨煞多少人;當然也有曇花一現的婚姻,是何等的虛偽,如同兒戲一般。
新世代對婚姻的價值給扭曲了,許多抱持終身不嫁娶的單身「異」族,或者把結婚當成兒戲,雙方意見不合便鬧著離婚,各奔西東,不負責任的作法,傷害多少無辜的孩童,造成許多的問題孩子,社會付出更大的代價。五、六十年代的婚嫁出現所謂「三八制」,男方必須籌好八兩黃金、八千元台幣及八擔(八百斤)豬肉送至女方家,作為下聘之禮,家庭較窮者根本成為光棍的份了,那個年代造成許多孤獨未婚的男丁。
古人常言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此意道出傳宗接代的重責大任。今日少子化日益嚴重,除了價值觀偏差,養兒育女的成本較高,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再一方面男女教育水準差異太大,造成晚婚或迎娶外籍新娘,成了一股歪風,難怪社會出現許多高齡的男女。
以一位現實活生生的例子,從小幫家裡洗衣服並分送到街上商家,看她每天陪著母親推著大包衣物,由小孩變為大人,也有三、四十來歲,至今尚未嫁人,真不知何去何從。做父母也無可奈何,總不能白白把女兒送給人家。
生長在金門的婦女,早在一、二十年代遭逢男丁為了生計,下南洋謀生,拋妻離子,妻子長年獨守空閨如同守著活寡,難得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是那一年代的不幸。國共對峙期間,也發生許多不圓滿的男女關係,有的因家長反對而使用暴力解決,悲慘的案件歷歷在眼前;有的被花言巧語所騙而流落異鄉,時有所聞,這些令人難以遺忘的個案,深深印烙在身旁的親人。
男婚女嫁本來是天經地義的事,有情人終成眷屬是每一對熱戀中的願望,透過雙方的交往,相互了解,如何共同創造美好的人生,必須具備有良好的修養,才足以維繫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