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若有情
陳凌做了縣議員,不驕不怠,謙虛勤勞,確實為民眾做了不少公益事,贏得了民眾內心的尊敬和支持。他從「海客出版集團」買了許多通俗讀物,贈送社區圖書館,供給民眾閱讀。杜台和感到不安,每次均以六折出售。他實在不忍心賺到陳凌的錢。
為了充實廣大榮民的精神食糧,陳凌購進兩千冊杜恆的傳記作品《海客》,贈送了台北縣榮民服務處。不久,杜恆收到很多熱情洋溢的信件,這都是身經百戰、戴著老花鏡的榮民朋友寫來的。他們熱愛這塊春光明媚的蕃薯形狀的海島。他們同情杜恆,尊敬杜恆,祝願他忘記過去的苦難遭遇,展望幸福的未來,並且為杜恆健康長壽而祝福。杜恆讀了來信,他激動地哭了……
杜恆從讀者的來信獲得了啟發: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台灣的經濟奇蹟,是靠著無數的質樸勤勞的人們用汗水創造出來的。杜恆決心再寫一冊歌頌無名英雄的作品,以答謝榮民朋友對他的鼓勵。
杜恆的寫作習慣,都是半夜起身,在他的書房兼臥室,鬼鬼祟祟進行。雖然關著房門,有時打開空調,調節室內氣溫,對外面的人毫無影響,但是金花睡得並不安穩。
她擔心老伴用腦過度,若突然發生腦溢血現象,豈不釀成悲劇,讓她遺憾終身?
當年,杜台和曾訂立規約,凡是杜家的人,不能在「海客」出版任何著作。這是「海客」每個職工記憶的事。杜恆出版《海客》已違背規約,若是再為「海客」撰寫傳記文學作品,豈不自毀規約,誰再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