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笑,因為幸福
很多人都說現代七年級生是自我意識高昂,而且沒有耐心,抗壓性低的族群。他們的眼睛裡,看不到輩份倫常;他們的言行中,做不來禮貌尊重。
或許,是媒體過度渲染;又或許有部份真是如此。
但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哪!至少我周邊很多七年級都不是草莓。
雖然,我的一雙兒女,偶而也會有發表個人看法的時候,可是在生活中真要他們幫忙協助時,他們並不會推諉排斥。洗碗、掃地,舉手之勞,他們都會經常體貼父母,願意快樂做著。但是難能可貴的是,病榻前的服侍,而且還年近八旬的老人家。
話說兒子在高三準備邁進大學之路時,他就規劃只要確定通過甄試,他想要有個輕鬆的暑假和同學聚聚。
但人生事常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兒子畢業典禮才舉行過,公公檢查確定,還未安排手術的喉癌突然發生狀況,在鄉下先做了急救並插管之後,轉院至教學醫院。但因公公的主治醫師出國,公公便在急診室待了五天,才進行手術切除喉部腫瘤,連帶將聲帶一併切除。手術後的照顧,兒子便是參與其中,而且和顏悅色,心甘情願。
公公的手術算是大手術,另外再是高齡,所以術後在醫院住了一個半月。從公公送入急診,兒子便放棄原先計劃,白天由他負起照顧爺爺的責任,而他除了照顧爺爺之外,還要陪伴奶奶。狀況是這樣的,每日下班後我前去醫院,探望公公之外,再將婆婆接回家裡。第二天早晨,兒子再帶著奶奶去醫院,小的當看護,老的當守護。
兒子的懂事貼心,真讓我感到安慰。他何需學業成績出類拔萃,他何須出身名校,但知人間至高至善是孝行就足夠了。照顧爺爺的工作事項,包含仔細記錄爺爺以鼻胃管進食的時間及份量,注意氣切處的傷口狀況,蒸氣化痰的藥劑,點滴施打的情形,他都不得疏忽。兼還要扮演現代小萊子,說笑話逗爺爺開心,看爺爺咧嘴笑得愉快,他覺得他的撇步奏效了——讓爺爺笑笑,心情愉快些,術後復原也才會順利。
一個原是兒子可以完全放輕鬆的暑假,他甘心在藥劑裡穿梭,並且樂在其中。去探望公公的親朋好友,都對他翹起大拇指稱讚;醫院裡的護理人員,也對他讚不絕口,他甚至也幫忙照顧鄰房生病的小朋友。有子如是,夫復何求。
有什麼比生養一個懂事孝順並樂意助人的孩子,更叫人安慰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應只是人生標語,應該是可以落實到生活中,真真切切去身體力行。兒子一人飾兩角,是爺爺的貼身看護,同時也是奶奶說故事的忠實聽眾兼跑腿打雜。
結果是公公出院後的護理工作,包含以抽痰機抽痰,及一日數回的傷口護理,公公都是指定兒子一人,他說婆婆手腳不夠輕靈,常過度使力,害他氣切傷口疼痛。而兒子則是輕輕巧巧,一邊擦藥一邊輕聲問:「阿公,會痛嗎?」未及弱冠,不曾有如是的經驗,他卻偏就懂得設身處地的為人著想。
我兒如此乖巧,分擔了許多我及先生為人子媳的責任,真是我莫大福份啊!而令我欣慰的是,除了兒子是知曉人倫孝道之外,女兒也不讓哥哥專美於前。幾年前我娘家母親不小心摔傷,動了人工髖關節手術。手術後回家休養,一來當時母親乃一人獨居,二來手術剛過許多事不能親為,於是由剛考完基測的女兒前去台中與母親作伴,並負責照顧外婆生活起居之事。不滿十五歲的小女生,邊摸索邊學習,她要料理三餐,並且要幫外婆洗頭擦澡,還要操作洗衣機洗衣,打掃室內整潔,當然還包括要說笑。
起初與女兒商量時,她並無推諉,也無不悅。大考後沒任何休憩的她,即刻離家由港都至文化城,照料手術後復原中的外婆,展現的正是海洋城市的雍容大度,與倫常文化的和諧。
我的幸福便是我擁有新世代孝子,不但能兼容傳統倫理,還能扮演時代搞笑秀,有兒女如此,我怎不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