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若有情
杜恆寫了大半籃的稿紙,誰也不知道他寫些什麼。一日,金花問他,他回答說《海客》。
你的《海客》已經出版,印了八千多本,你還寫它幹什麼?
不滿意。有些事情還沒寫進去。
你是寫續集?
不,還是《海客》。
金花氣得臉色發青,「老杜,你寫了這麼多稿紙,耗費了這麼多精力,你這不是白費工夫嗎?」
杜恆斬釘截鐵地說:「我把它重印出來,賠錢我也得對得起讀者。」
金花感到啼笑皆非,既然杜恆從頭寫起,為何不另外寫一部作品,換一個題材和書名,讀者也許會買書;如今重寫《海客》,看過的絕對不願再看,除非印出十本,留做紀念。
不,我打算初版印兩千本。
我跟你打賭,能賣出去十本,我要偷笑。
杜恆從此不再和老伴談論此事。繼續埋首創作。這件事傳到童老那裡,他也覺得杜恆有些固執愚拙,但是童老卻囑咐金花不必干涉他的行動。「也許他有重寫的理由,等完成以後便見分曉。」
杜恆重寫《海客》,比上次寫作時間還超出兩個月。脫稿以後,他已白髮皤皤,眨眼間老了十歲。他握著裝釘的一厚疊完成的書稿,激動地淌下了熱淚。
杜台和召集營業、發行主管開會,討論出版《海客》問題。不少有發行經驗的認為,讀者群是有區域性的。《海客》的讀者皆為外省籍中老年退休人員、學者、以及極少數文學青年,過去已賣出去八千多冊,如今進入滯銷狀態。若是再印一兩千冊《海客》,恐怕造成書店拒收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