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若有情
然而,在統治者的忙碌緊張作業中,時常做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錯誤判斷。當年,杜恆、諶潔在屏東是受到列管的人物。童沐天從綠島回來,勸導杜恆暫時離開教育機構,到漁船去做討海人,這是明智的道路,猶如秦朝戰亂年代的難民,為了過和平安寧的農民生活,扶老攜幼奔向風光秀麗的桃花源一樣。
杜恆在順風號漁船當水手,連報紙也不看,同伴知道他不是文盲,但卻認為他自幼家境貧寒,沒唸過幾天書。否則不會跑漁船受這種罪。
當時馬公漁港的阿珠麵攤生意不錯,凡是順風號水手來麵攤喝酒、吃麵,她招待特別親切。
你們船上兩位佛教徒又去廟裡拜拜啦。
水手聽了哄然大笑。倒使阿珠茫然不解。
「剛才他們兩個還在我攤子吃麵呢。那個高個子長得像日本電影明星寶田明……」
「寶田明?」四個水手想了一下,迅即得出答案:「妳說的一定是杜恆,長得挺帥。他是東北人,日本話說得很棒。」
「那個姓杜的住在基隆?」
「于浩住在基隆,聽說離婚了。」有水手接話。
「姓杜的也離婚了?」
水手噗哧笑了,酒噴濺在桌上。阿珠急忙過來揩拭桌面,並斟酒:「酒免錢,我請客,歹勢!」
那水手告訴她:杜恆是光棍漢,他沒結過婚,怎麼會離婚呢?「他們倆到廟裡不是拜拜,是去偷小菩薩座像。」於是,四人又笑成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