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小故事
二十一、選賢與能
達官顯貴令人羨,爾虞我詐上戰場。親兄弟,明算帳,同黨不同心,哪邊有福哪邊站、哪邊有利哪邊靠!
政黨拚輸贏,上下一條心。選戰開鑼,各式文宣,大街小巷亂飛揚,信箱塞滿滿。宣傳車上擴音響,不分白晝與夜晚,擾人清夢,耳膜遭殃!候選人,披綵帶,挨家挨戶,打躬作揖,「一張票、一世情」?
樁腳嶄露頭角,親戚、朋友、鄰居、同學:………,只要喊得出名字,便扯得上關係。此刻,有人大發選舉財,一票應允多人,「誠信」如何寫?「人格」如何唸?全拋諸腦後。
「賄選島嶼」就此誕生,每回選舉,總是「賄聲賄影」,賺到爽到、賺不到「暗粗」,此種選舉文化,不投也罷!
有人當官,除本身才能,政黨的扶搖直上,亦是重要原因,「吃果樹、拜樹頭」,人之異於禽獸,在於有「思維」的力量,當書中的知識呈現,「羔羊有跪乳之恩」,身為人類,又豈能無知?
坐上「龍椅」的那一霎那,回頭審視,有多少人的血汗,一路陪伴,當登上這一座山、又覬覦另一座山,早已忘記來自何處?那羽翼的庇蔭,過河拆橋,腦海已忘、心海已除,恩情蕩然無存。
政治詭譎多變,時而平靜無波,時而風起雲湧。有擔當,不辜負選民所託,拿出魄力向前衝!沒擔當,雙手一攤,就擺爛,天塌下來,自有高個兒擋。
選民擦亮眼,選人才、費思量,「君子重平數」,投票時刻,先考慮候選人平日為人再說。
二十二、紅色炸彈
年關將近,婚嫁頻頻,紅色炸彈滿天飛,親朋好友來相隨。
看交情,少則一千、多則數千,一月炸個數張,人多收入少的家庭,肩頭負荷沉重。
旅居他鄉的遊子、點頭之交但稱不上朋友、曾居村落已搬離許久,影像已模糊………,此時此刻,紛紛現身,見者有份。
結婚,邁入人生另一個旅程,親朋好友的祝福,點綴著喜悅的氣氛!然則,變相的宴客,逢人便炸,趁機撈一筆者,大有人在。而桌數有限,人頭無限,擁擠的場面,凸顯主人的不夠誠意。
婚禮的舖張,掙了面子、亦掙了銀子,但卻苦了新娘子,化妝、做頭髮、換禮服,與新郎倌一桌敬過一桌,中午敬、晚上敬,今天、明天、後天………。
簡單隆重,輕鬆自己、放過別人,「紅色炸彈」該炸的炸,不該炸的就免了!
二十三、鐵腳
現年九十二歲的她,由金城搭公車到山外,她倚著車上的扶手,好幾站了,許多年輕的乘客,紛紛讓位,老人家說什麼也不肯就座!
我就站在她的身旁,一樣倚著車上的扶手,總覺頭昏昏、腦脹脹、雙腳站不穩。
豎耳聽她暢談人生史,親人在台,從年輕到現在,一肩挑起金門的拜拜。每日,她都要出門,公車是她的代步工具,多年來,她已練就一身好體力,她的一雙「鐵腳」無人比!
她說:「現代年輕人,欠磨練,軟腳比不上我的鐵腳!」
親身體驗,很想呼應:「您老說得是!」但古有名訓:「囝仔有耳無嘴、有尻瘡無臭屁!」只得乖乖的洗耳恭聽。
車上七嘴八舌,紛紛問他如何保養?已經這麼高齡了,還這麼康健!
她說:「頭腦要清楚、反應要快速;不要關在家裡,要出門走動。」
老人家耿耿於懷的是,一路走來,健健康康,唯一遺憾,頸部長瘤,怕人瞧見了眼睛不舒服,用絲巾圍住。
「長壽」的老人家,除重養生之道,尚有一顆善良的心。
二十四、年糕情
糯米所做成的食物,胃不是很能接受的我,今年,竟愛上了年糕的甜滋味!
德高望重的九十歲老婆婆,村內的婚喪喜慶,都有她的足跡,「炊粿綁粽」更是難不倒她!
由砂糖、糯米粉、麵粉、水組合而成,將它們攪拌均勻,倒入圓形器皿,再放入蒸籠,火候的拿捏、時間的控管,影響著年糕的口感。
有個傳說,家裡蒸年糕時,如果來了孕婦,年糕的中央會蒸不熟!因此,許多婦女逢此「年糕事」,總是小心翼翼!
接過老婆婆親手製作,剛出爐、尚溫溫熱熱的年糕,在這夜深人靜、風大雨大的夜晚,心頭一陣暖馨。迫不急待地淺嚐,那甜度適中的年糕,有慈母的愛!
吃在嘴裡、甜在心裡,「老婆婆,明年,我還要,要您的年糕、要您的愛!」
二十五、血光之災
大年初六開學了,校園冷冷清清的早晨,沒什麼人影。戰慄許久的身軀,哆索了起來!
離開校園後,有些失落,這蕭瑟的天候,還要等多久,才會有一絲暖和!
坐在電腦前面,思緒縷縷,正敲打著鍵盤,突然電話響,大兒子出事了!
電話那端,傳來訊息,兒子使用美工刀,不慎割到手!
立刻奔到校園,保健室那頭,老師正用紅藥水幫大兒子擦拭,看到半公分多的傷口,不斷鮮血滴淌,問大兒子痛不痛?他很勇敢的回答不痛。
「你的手滴血,媽媽的心也在滴血,你不痛,媽媽心痛啊!」
帶他急診,剛好遇到熟識,當傷口處理完畢,閒聊一陣,人家讚嘆兒子帥,回程的路上,我卻怪他皮,早警告他,小手還不穩,持刀要大人在場,免生意外。
他告訴我,「女朋友」叫他割的!
「你把媽媽的話當耳邊風,將來討了老婆還得了!」八字還沒一撇,婆媳戰爭就要開打。
大兒子低頭思過般,一臉無辜的樣子,「媽媽,以後我會聽您的話。」
輕咳一聲,「嗯,乖兒子,這還差不多!」
二十六、寒冬送暖
獨居的他,總是蓬頭垢臉、一身邋遢,不與人打交道的個性,拒絕外力支援。
今年的寒冬特別冷,各界紛紛展愛心,禦寒衣物、裹腹食材,送到需要的家庭。
帽子、外套、鞋子、襪子,整組搭配,既美觀又實惠,期望他們穿在身上,既保暖、亦過—個好年!
來到低矮而簡陋的柴房,輕推那一扇老舊的木板門,他就待在裡面。當道明來意,遞上愛心的時刻,碰壁了!
苦口婆心地勸導,他終於收下了!
數日後,很不放心的再走一趟,「檢查」他的衣服是否安在?有否穿著?
他輕描淡寫,已將衣物丟於屋外,那不祥之物,不能入屋。
在他的帶領下,尋覓一陣,衣物何處?不見蹤影!
寒冬送暖,「熱心」而去,「寒心」而歸!
二十七、愛心捐款
許多店家,總在醒眼的地方,擺上一個「愛心捐款箱」,無論發票與鈔票,來者不拒。
某日,帶著孩子上了一家休閒飲品,正聽見一則對話:「老闆,我是基督徒,請問你,這愛心捐款,什麼時候送出去,是每個月送,還是多久?」
年輕人回答:「每個月底,這是要幫助顏面傷殘的人。」
「這當然,我們有手有腳,哪需要這一些。」
無論問話的那位先生是居於誠意、抑是質疑,這個社會,好心人有之、壞心眼的也有。擔怕的是,假愛心之名、行斂財之實!
社會變質、人心也變了,許多心存善念之人,省自己的胃,盡量捐,自己營養不良,有心人士卻肥了肚腸。
因此,無論發票與現金的捐獻,除衡量自身狀況,亦須了解對方所為何來?是否煞有其事?
二十八、志工
少校退役,擔任志工數年的他,過著簡樸的生活,助人最樂!
照顧服務,一個接一個,經濟不佳的人家,他抱著做善事的心態,竭盡所能的,不問收入、只問付出。
接受訓練的他,居家服務,不落人後。就連素齋結緣,他亦一馬當先。
他的身上,沒有華麗的包裝;他的談吐,沒有很深的內涵。但他,就是有一顆善良的心!
而某些假藉愛心,美其名為「義工」,卻搞小團體,穿起了愛心背心,卻心胸狹宰,不解「愛心」為何物?實際需求「搶鋒頭」,為了「名」與「利」,凡事先盤算己得利益,再決定付出多寡,這等愛心,不要也罷!
志工,只要有心,皆可當。端看心思為何?
二十九、運將
走過木棉道,排排的小黃、辛苦的運將,總是那幾輛、總是那些人!
艷陽高照,見不到他們雪白的肌膚;寒風刺骨,他們縮著身子打寒顫;滂沱雨勢,駕駛座上聽雨聲。
隨著島嶼,軍隊撤離,賴以維生的阿兵哥,紛紛跟戰地說拜拜,走了再也不回來!
以往收入不錯的運將,現在望天興嘆!從早到晚,來往的人潮,一波波,等了又等、盼了又盼,有幾個人上車?
上有父母、下有妻小,今日載客量的多少?關係明日生計的維繫。
軍隊裁了、百姓搭免費公車。辛苦的運將、熟悉的面孔,收入越來越少了,往後,何去何從?
三十、物價上漲
薪水不漲、物價漲!
有錢人,還是有錢;沒錢人,更慘!
漲聲連連、叫苦連天!民生用品,無一不漲。
反應成本,加諸在消費者身上。民以食為天,就從饅頭與西點講起,麵粉上漲、售價調整,掂了掂重量,沒以前的大,少吃了好幾口!
三餐「老外」的更慘,沒漲的便當,菜色縮水了。想吃豐盛一點,就要多做盤算了!
避免苦哈哈日子的到來,頭髮自己洗、三餐自己煮、衣服自己縫、種稻米、養雞鴨、餵豬羊、出門搭公車、肚子餓了,勒緊褲帶勤減肥。瓦斯太貴少沾惹,最好是學古人,建爐灶,上山砍柴,偏偏島上的木麻黃,越來越少,上哪兒找「米粉秋」?
食衣住行,漲得離譜,小則衛生紙,張數越抽越少、品質越來越差,趕快去找高粱田,尋覓「高粱稈」!大至無殼蝸牛,望屋興嘆!一棟房子,比先前高出數十萬的成本,努力存錢,計畫跟不上變化!
什麼時候,人們才可以脫離這種苦日子?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