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邊境德天遊
大伙兒進了仙人洞經過長壽洞,我才「龜兔賽跑」似來到飛來石湖,這湖有「飛來石」和「聖醫采葯」的湖中倒影,整個景看起來很有雲南小石林的景色,又走回原來的迎賓廣場,不死心再瞧一下那隻不起眼的似鱉的小烏龜,原來邱太太也沒找到,看來三分像七分靠想像,還是有同伴跟我一樣會凸槌。
其實石景林不是像我們走一個小時就玩完了,它占地一千五百畝,我們只走了不到五分之一景區,而園區主要的是有二百七十二種中草葯,和與恐龍同時代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中華一號鐵線蕨」,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龍血樹」等一些珍貴植物,還有各種攀緣植物像愛玉子,一直想這種植物金門也有,叫什麼來的,想了半天就是薜荔,可見老大年紀,記不得那麼多植物名稱,尤其很少去注意的東西,忘得更快。
走過石景林,驅車過崇左市區到另一左江上的崇左斜塔,卻碰上大塞車,原來是來到鐵路平交道,不是搞軌案,是火車穿過來穿過去,不知在玩什麼把戲,運重要貨物也不要佔用近半小時,也不給個空檔,讓來往大排長龍的汽車通過,耗著時間也真不是辦法,陸師傅下了車,去前方瞧個究竟,從十一點等快十二點了,還是先回市區填飽肚子再說。
午餐後,這回陸師傅學聰明,問了另一條正在修建的公路,路面雖差,但不受塞車影響,很快來到左江斜塔,又名歸龍塔、水寶塔,是世界八大斜塔之一,在左江江中島上斜立的寶塔,是五層磚塔,八角面體、八面正檐,在兩岸青山綠水的環抱裡,那景可是引人的,拍個照還不錯,只是周邊環境沒有整理出如園林公園似的附帶休閒區,光有一個歷史性的斜塔,以旅遊觀光來說是單調了點,況且大家又沒興趣去花個二塊錢,划個小船過島,上塔去觀覽。
小甘說為什麼要在這急流彎道上建塔,又是座刻意設計成傾斜的塔,古人常說「天王鎮地府、寶塔鎮河妖」,因左江來到崇左附近,與高出江中二丈多高的石頭島鰲頭峰頭,成了九十度轉彎,江面湍急,波濤滾滾,呈漩渦翻卷,行船危險,常發生船難,在明朝時有一知府李友梅在天啟元年於鰲頭峰頭上建三層,後在清康熙續建二層,因地基關係,在第一層東面砌磚四十五塊,西面砌磚四十三塊,故整座塔呈傾斜,又與江水的流向正好相逆,所以從那個方向觀看,都是傾斜欲倒的樣子,歷經三百多年,屢遭洪水沖擊,仍屹立不倒,可見古代人用心觀察地質地理,且建築技術高超。
可能是中午剛吃飽,所以這有建築性的斜塔竟沒多少人願意逗留,寧願回車上小憩,大伙兒一上車,也沒幾個聽著小甘說要去「白頭葉猴生態公園」的介紹
,都閉目養神,不知否呼呼大睡,因為我自己也向周公瞌頭去了。
車子晃著人也跟著晃,坐了多久不知道,被小甘叫醒還兩眼睜不開,看了車上的時鐘竟然坐了快一個小時,下午二點多快三點了,我的媽!這什麼地方,深山林內,好偏僻,覺得好似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終於來了位不知是管理員還是園長的老先生,請我們到一間不知多久沒開放過的視聽室,播放一九九六年北京大學潘文石教授率學生到崇左弄官自然保護區,研究進行以白頭葉猴為主的生物多樣性研究的記錄影片,哇!怎麼有長得這麼不一樣的猴子,頭上像戴一頂尖尖的白帽,面部是黑的,身子也是黑的,長長的尾巴是白色,是身長的一點五倍,用來攀岩平衡,是世界珍稀動物,比四川大熊貓來得珍奇,據當地傳說這些猴子是當年村裡貪玩的小孩,到山裡頭玩了迷路,因沒人照顧演變而成,聽影片裡當地的老太婆用著方言說故事,有著白頭宮女話當年,好有意思的故事,想必是此地父母哄小孩的警惕故事,全球只有七百隻左右,這生態園區有十八群二百五十隻左右,可是要見到牠得靠機緣,因為旅遊資料早預先通知要看到白頭葉猴只有早上和晚上才有機會,聽說很多人都是敗興而歸。
看不到沒關係,我們幾個女人家,乾脆在百香果的大棚下,開始尋尋覓覓搜集百香果,男士們則盤古開天說天地,拿著園區的望遠鏡眺望山頭上是否有白頭葉猴的蹤跡,邱先生有備而來自帶小的望遠鏡,而阿瑞和煙斗、海哥也加入幫老婆找甜甜酸酸的情人果,當大家開始有點失望時,來了位研究員,帶我們參觀生態基地。
白頭葉猴生態園區占地面積約三十點五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二萬平方米有接待服務中心、影視廳、圖片展廳、標本館、科普館、學術交流中心、北大研究基地等,有供人住宿觀賞白頭葉猴,我們繞了一大圈,到處都半荒廢狀態好可惜,這麼大的研究基地是要有很多的經費資助及人力支援。
這位年輕的研究員,看我們很有心,不怨其煩拿著手機聯絡其他組員,有否見到白頭葉猴,有訊息了,得走一段不甚好走的山間小路,以為十來分鐘,走了快二十分鐘還沒見個影,阿瑞一路上沒事裝白頭葉猴,逗大家窮開心,我看不像猴,比較像猩猩,無聊又學蝴蝶飛,蝴蝶蝴蝶一點也不美麗,又要學燕子,以為自己身輕如燕,逗得大家又累又好笑,玉珍和邱太太兩位先告投降,不再去探險了,那位帶隊研究員一直打氣說快到了,他們幾位男士像國泰、四兄、許先生一馬當先衝頭陣去瞧個究竟,遠遠地向我們打手勢「看到了」,我們隨後的一堆人,大步小步的趕過去,真怕牠躲了起來沒看到,先看到大隻的母猴攀在山腰的大樹,右邊一隻左邊有兩隻,還有一、二、三、四、五隻好可愛的小猴探頭探腦,窺視我們這群不知那裡跑出來,到底是誰看誰咧,太可愛的白頭葉猴,頭也仰得快僵了,再看下去得仰天長嘯被同化,太棒了,真的不虛此行,大家好樂因為全球七百多隻,就看到八隻,何況全世界看到牠的真面目也沒幾萬人。
看到白頭葉猴,大家樂得忘了像廢墟的基地,覺得這才是動植物生長的家園,不在「崇左生態公園」的景徽標誌留個影,怎能忘了追牠的辛苦,我們一再的謝謝老先生和研究員,心想如果設有認養基金,我會捐個幾塊錢意思意思。
揮一揮手,帶走了百香果,沒帶走了白頭葉猴,卻帶了一顆觀賞後的歡心,要到憑祥的一路上,大家還高興地談論著可愛的白頭葉猴,也沒注意聽著小甘說著邊境小鎮,是中國最小的國際化邊陲城市,人口約十五萬人,憑祥在壯語是「集市的床」,自古以來一直是中越邊境貿易的集散地,也是南方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戰時是邊城要塞,和平時是商貿口岸,在七九年中越戰爭雖然打不到一個月,但憑祥人民都遷走他鄉,近年來卻成為中越重要的邊貿點之一,離友誼關不到十三公里。
晚上就在憑祥的中越國際大酒店過夜,號稱是憑祥最好的酒店,我們分到房間卻是一股霉味,我和瓊芳趕緊向阿洲反應,從四樓換到六樓,狀況好一些,睡到半夜卻被火車的汽笛聲叫醒,原來這酒店離火車站才隔一條街。
以為是個小地方,晚上還真是熱鬧得很,小甘怕我們人生地不熟,尤其又是邊貿山城,龍蛇混雜,就帶著我們一群人去逛街,從酒店看過去的五、六條街道都是來往的人潮,我們沿著河旁大道,看了水果集市,一人提一袋,小蜜柑正是時候,但有人買了新疆來的香梨,大陸人士可真是愛跳舞,到那個城市都看得到,但是像這樣沿著河旁的休閒公園,全是一群一伙一堆人馬拚著不同音樂跳著不同的舞,還真少見,不知內情,還以為是在拚場子,繞河的另一邊走回來,看見了毛衣店擺滿了各式毛線,小華、招治這些愛打毛衣的專家,忍不住進去看有什麼好貨,還真有收穫,光棒針就便宜好幾塊,可憐男士們等了還真無聊,有人就先行逛別的地方,最有耐性等的當然是她們自家的老公了。
又去逛燒烤街,小甘說他們廣西的夜市,大都以燒烤為主,有賣玉米、涼薯(木薯)、花生等煮熟的,我買個五塊錢花生,要大家一起來吃,但付錢的卻是煙斗,真是不好意思,我是想花的錢不多,但買來的東西要有人吃,不想做無謂的浪費。
肚子不餓,對燒烤又沒興趣,大家眼光被火車站廣場的活動吸引,不知辦什麼活動,又是唱歌又是跳舞,節目還不少,看的人還真多,但走了腿酸、站了腳也酸,還是回酒店休息就寢,明天還有行程要走呢。
十一月十二日,八點出發前往友誼關,就是清朝中法戰爭打勝法國的「鎮南關大捷」的鎮南關,也是中國九大名關之一,小甘說友誼關是九大名關唯一仍是中國邊關,像山海關、居庸關、嘉峪關等都不再是邊關了,有段時間中越友好時因鎮南關的名稱覺得太霸氣改稱睦南關,現中越關係如朋友又稱友誼關,有「中國南大門」的稱號。
來到友誼關廣場,前方是中越零公里處,但有欄杆圍離,要到對方越南仍需辦理簽証,從通關大樓通關經過新建長廊,還有不少人帶著大包小包去通關,當然也有跟我們一樣純觀光,遠遠望過去有棟白色法式樓房,小甘說是越南通關辦事處,也看見很多要進入中國的大貨車,接受盤查進關。
小甘說在通關大樓後面的山稱為金雞山,也是右輔山,孫中山先生十次革命中親自拉起鎮北台的大炮的鎮南關起義,就在金雞山,今天十一月十二日不正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的誕辰紀念日,被去中去蔣搞得我們國父首創革命,革命血如花,創造民國,締建中華,豐功偉績,都被一一抹殺,被鬥得只知道鎖國政策的本土台灣,怪不得說大陸經濟在起飛,不知文革正在台灣搞,老孫老蔣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中法鎮南關大捷在近代史上是不可抹滅的一頁,因為它在台灣的歷史上理應記上一筆,中法之戰的英雄是馮子材,還有一位黑旗軍的將領劉永福,一八八五年法國曾在中法戰爭時攻擊澎湖、基隆,也是靠劉永福領著黑旗軍支援台灣清軍,在中日甲午戰役割讓台灣,也曾盡棉薄之力,只是很奇怪有某台電視節目,整天吹噓互捧當年日治時代,日本對台的政績有多好,而忘了更多先民的努力,有時覺得對歷史政治人物有褒貶,但也得客觀忠於事實,別太離譜,道聽塗說誤導民眾,中國著名詩人田漢曾說「近百年來多痛史,論人不應失劉馮」,就是記念劉永福、馮子材兩人在近代史真正打了一場讓國人揚眉吐氣的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