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紀行

發布日期:
作者: 鄭啟五。
點閱率:486
字型大小:

我在刺眼的陽光下找得眼冒金星,頭昏眼花。一直未果。可能是兵將有別,將軍們另有所葬;也可能是墓園太大,找不勝找;還有一說,尚待查證:當時被炸得血肉橫飛的三位副司令中,居然吉星文一息尚存,這個堅強的生命似乎不願意斷氣在這個荒草萋萋的島嶼上,于是被快艇在彈雨中強行送往台灣,結果艇至澎湖時終于不治身亡,在驚濤駭浪中畫上了人生的句號。死不瞑目的他最後是被葬在了澎湖的馬公島上,金門到澎湖激浪的翻滾,送走了氣血方剛的中國職業軍人、一代名將吉星文,痛,痛,痛,他那隻當年扣動盧溝橋手槍扳機的手指終于僵硬了,嗚呼哀哉!

旅遊團的導游和團長雙雙都催促我趕快上山,上北太武山,這些墓園不是我們參觀的對象,也許我多看或偷窺幾眼,會導致導遊被扣分,或團長被批評?呵呵,還不至于吧。我一邊小跑,一邊在心裡嘀咕著,中斷了關于吉星文的回憶與感慨感嘆,猛一抬頭,嘿,正面對上北太武山的路口,那路口邊有一個哨位,一個身穿迷彩服的軍人正在站崗,熟悉的陌生,陌生的熟悉,那一刻,你還真的分不出眼前的這位哨兵與解放軍廈門警備區的哨兵有什麼不同:完全相同的迷彩服,完全相同的黑頭髮,完全相同的粗眉大眼,完全相同的黃皮膚,道道地地百分之百的中國軍人!不敢細看?不好細看,沒有時間細看,還是那驚鴻一瞥已經足矣?我繼續一陣小跑,追上登山的「大部隊」::

北太武山啊北太武山,真的大名久仰,從小到大,我時常在廈大胡里山的海濱游泳,總是要與對面漳州市龍海縣的南太武打照面,小小的我甚至一度萌生了游泳游到南太武的想法。2003年廈門大學在那山下建起了恢弘的漳州校區,從此我就經常光顧那裡了。到了南太武山上遠眺,才知道山外有山,它的相對應的大山叫「北太武」,就是經常在談論金門的文章裡出現的那座大山。仿佛那遙不可及的大山一下子如望遠鏡一樣被拉到了眼前,變得異常親近。關于北太武山,印象最深的是1949年10月22日的「金門登陸戰」,那位隻身逃脫並成功潛伏的解放軍團長徐博就是在這座山上等待他的戰友,一直等到過了1950年,才無奈地落入搜山的「國軍」之手,這同樣是一個堅強而堅韌的生命啊!

我們隨著公路上山,風景絕好,哪有什麼荒草萋萋,哪有什麼寒風凜冽,全然是一派柳綠花紅鶯歌燕舞的景致。山也沒有想像中的高,更沒有想像中的險峻,與閩南的許多山大同小異,只是到了山頂,老蔣的題字「毋忘在莒」鮮紅的超大石刻,才讓人想到此時此刻我們身在大金門的島上!「毋忘在莒」的石刻附近不足50米,另有小蔣的題字「梅園」,我等同仁大都先後與這兩幅鮮紅的題字合影了,導遊說,兩幅題字被保留得如此之好,主要還是因為在金門,如果在台灣本島,恐怕已經被人鑿掉了。無論是石刻,還是父子執政,無論是鑿掉先人的石刻,還是鑿掉別人的換上自己的,這些都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東西。我們拍照,我想倒不是表示對被鑿掉的擔心,更非對題字人的尊敬,而是對自己「到此一遊」的紀念,因為沒有這樣的石刻,那麼所有北太武山的留影,大概都會被人認為是在廈門南普陀寺後山的攝影,那些相思樹、花崗岩和蘆葦叢,與廈門的絕對一模一樣!我是第一次單獨使用數碼相機,這台日本產的先進名堂,是同單位的老師贈送的,說明書是全日文的,我一直沒有弄明白,用起來手生得很,因為過去出門,都有學生代為操作,再一一發送到我的電腦上,實在方便,現在自力更生,瞎糊弄,總算拿下來了,「兩蔣石刻」成就了我數碼攝影的第一次成功實踐。

山頂還有一個寺廟,叫「海印寺」,正在修繕中,男女同仁們魚貫到廟裡去,是因為那裡有洗手間。我沒有去,我真想趁著無人的當頭,閃進林子間,然後就地解決,這樣最好:在缺水的金門,在極度缺水的北太武山頂,既不會髒了海印寺的空氣,浪費了沖廁的淨水,又有可以讓北太武蒼青的林木喝一口來自廈門的熱湯,呵呵,很環保的一舉兩得啊!

下山時發現北太武山還有一些舊的軍事遺址,就在路邊,這于我們廈門大學後面的西山很像,記得1975年的夏天,我隨廈門大學外文系日語專業1974級的工農兵學員到廈門西山的解放軍連隊學軍,就在山上的營房和戰士同住同吃同站崗同訓練,我很熟悉那兵的生活與營房的氣味。不論刮風下雨,我們晚上要起來輪流站崗,守衛山上的彈藥庫,這些彈藥庫與北太武山的簡直如出一轍,而現在兩岸兩山的軍事設施也都一同廢棄了!西山駐軍除了站崗守倉庫,就是訓練反空降,我們天天和戰士一起端著步槍瞄天空,聽班長講解什麼「運輸機」,什麼「彩色傘」……,大概彩色降落傘是指揮官,要先把他打掉……,當年的解放軍擔心金門的傘兵,當年金門的「國軍」看來也有同樣的擔心,在金門海灘上是防登陸的設施,陸地上也有很多的「防空降樁」,是不是傘兵從天而降,在急速下降中撞上這樣的條樁,就會人仰馬翻,肝腦塗地?可當年我在廈門西山演習反空降,對金門的這樣的「新式武器」一無所知。但我還清楚地記得,就是在那一個月的軍旅生涯裡,居然撞上了一次「一級戰備」,一連幾天,仿佛如臨大敵,戰士們甚至吃飯時都全副武裝,簡直有大戰一觸即發的感覺。事後才知道是蔣介石去世了,去世的消息 一公布,金門方面擔心解放軍乘機打過去,于是全島進入特級戰備,廈門解放軍發現金門緊張的動態,也擔心人家乘機「反攻大陸」,于是也「特級」一下,無數的槍炮嚴陣以待,24小時全天候待命!其實這種杯弓蛇影,一觸即發的戰備互動,半個多世紀來,在北太武和南太武,在廈門西山的戰壕和金門坑道掩體里,不知重複過多少次了!

據台灣媒體報導,「國軍」近日再次在金門進行大規模裁軍,自2007年11月1日起,原本屬于軍團級的「金防部」正式降編為軍級的「指揮部」,自此,金門兵力只剩幾千人。呵呵,「物以稀為貴」,人亦然,在北太武山這樣的軍事要地我僅僅看見一名站崗的「國軍」,真的很不過癮,總不至于比大熊貓還珍稀吧。隔天我們前往小金門時在碼頭候船時,時機來了,竟一下發現了三位士兵,這次我放肆地看了很久,因為無所事事,又因為是公共場合,所以再怎麼看,也不至于犯規吧。他們三個人穿著和解放軍一樣的迷彩服,其中一個還戴著眼鏡,很面善,和我們廈門大學學軍的大學生一般般。不同的似乎是鞋子,都穿著半高筒的黑皮鞋,(其實後來回廈門一看,解放軍也有穿同樣皮鞋的,只是自己平時觀察不仔細罷了)。

三個軍人搬運的居然是報紙,有什麼︽青年日報︾和︽金門日報︾等,這麼多,回營房是人手一份嗎,呵呵,兩岸的軍人都一樣注重政治學習哦。

在小金門,我們還參觀了一個據說是「不能參觀」的軍事展覽處──湖井頭戰史館,門口有蔣經國頭戴鋼盔視察該處的大型紅色浮雕(泥雕?),內裡的文字介紹居然看見了「廈門大學」四個字,說是1950年某月曾有700余解放軍從廈門大學出發前來登陸小金門,結果發生激戰,結果自然是「國軍」大勝,宣傳的近乎是「古寧頭大捷」的翻版,姑且當成是「小古寧頭」吧!這個展覽館最可看的當然是它正對廈門的堡壘式的觀察哨了,我們用肉眼就可以清晰地看見廈門的前埔,廈門環島路上那「一國兩制」的牌子,我們甚至很熟悉地指出哪一座樓的樓名,有一位同行居然看見了他家的住處,那依稀可見的家的窗戶!

千百次從廈門看金門,看的就是我們現在的所在,現在從金門看廈門,看我們日夜生活的廈門,看我一輩子離不開的廈門,可惜並沒有原來以為的驚喜與興奮,反倒有些茫然,特別像我這樣的近視眼,用望遠鏡竟越用越模糊了,怎麼調也無法看清晰,還不如放棄,還不如就用肉眼::

我用肉眼非常清楚地看見小金門與廈門之間,居然還有一個小嶼,無人小島?記得我在幼兒園的時候(上個世紀50年代)就看過一本叫︽拔敵旗︾的連環畫,畫的是金門和廈門的軍人是如何把對方的旗子拔掉而換上自己的旗子,你拔我插,我插你拔,周而復始……。看來這個就是那本連環畫所畫的小島,至少是那小島的原形之一,我在這個金門的觀察哨裡呆呆地看著這個無人小島,沒有看見任何飄揚的旗子,只有叢叢綠色的灌木在海風中搖曳著,不停地搖曳著,藍色的海浪擊打著綠色的小島,小島的周邊留下一圈又一圈白色的浪沫::(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