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樓
校長嘆氣。父母追在後頭,說無論如何都不能收下餅。校長只管走。從那天起,村指導員便常來李家,說是串門子,卻暗暗觀察李其融。而今想起,李其融覺得那像前塵往事,他多麼適合這個大城市的嘈雜跟冷漠,他為自己早已適應城市步調而自豪。
冬天過一半,家裡來信,要他別回家過年。信裡也不好多說,李其融卻都明白。家裡還寄新曬的花生、地瓜籤。一大袋放在客廳,姑姑早料到裡頭的東西,還是等李其融回家。姑姑煮地瓜籤,翻動瓜籤時,卻找到一封信,覺得不尋常,交給丈夫。他說,信上寫著,校長、指導員還常來家裡關心他。他不知道這樣一封家書何以要放在地瓜籤堆裡,還深深埋著?
那年冬天,姑丈只為李其融煩擾過一件事情。一天,李其融導師循例家庭訪問,姑丈幹公務員幾十年,很能應對師長,警覺到導師眼神閃爍,尾隨導師下樓。導師果躑躅巷口,看姑丈來到,欣然一笑。姑丈走近,他馬上開口說,剛剛夫人在,不好多說。他停半晌,正色說,李其融優秀,老實、聰明,跟同學相處也好,但就是有一件事情讓他不安。他說完,從胸口抽出一張折得方方正正的紙,打開一看,原是作文影印。李其融的作文,題目〈國家與人民〉。姑丈點點頭,這題目好發揮,往下看,臉色也變了。李其融作文寫著,國民黨就是失去大陸同胞民心,才會退守金馬臺澎。他不舉國父、蔣中正或胡適佳句,卻大肆讚揚魯迅。結論是:左派者,為民喉舌,右派的人,卻是政府跟資本主義走狗。
姑丈神色遽變,卻冷靜問導師正本作文呢?他說還在學校。姑丈服役金門,熟軍法,囑咐導師撕下該頁,補充說,這樣的作文讓人看了,導師也會受連累。導師沒料到事情嚴重。姑丈眨眨眼,又問別的作文有沒有問題?導師搖頭,又點頭。他們相約第二天下課後帶作文簿,到巷口。白色恐怖時代多冤獄,有人被帶去調查,再無下落,幸好李其融姑丈甚能謀斷,看見姑丈如期站在巷口,導師也放心不少。姑丈翻閱作文,題目〈家園〉這篇,李其融批評軍政扭曲民間價值,營長利用職權逼淫民女。只看過這一篇,姑丈就大氣喘、眼珠直,左手撐靠著牆,眉頭緊蹙,右手擰住簿子,脖子垂垂掛著,彷彿只欠劊子手砍下最後一刀。導師見狀,嚇一大跳,訥訥地問怎麼一回事。姑丈沉吟了一陣子說,有些事情可大可小,大的,就得進軍法,小的就沒事了。姑丈走進一條死巷,背對巷口,一小截一小截撕得粉碎,再精細地一點點塞進排水溝,處理完後,姑丈突然欺近導師,按著他的肩頭說,把李其融看緊一點,事情處理不好,會沒命的。導師大驚後,反而鬆了一口氣,姑丈知道該怎麼處理,他正在交代他、教導他怎麼做。
姑丈本就寡言,話來得更少時,李其融也不以為意。倒是有一次,他進公寓,過姑丈大門,正要走上小樓時,聽見門後表姊嚷嚷著說,那是你們自找的啦,為什麼要我去找他?我要跟他問什麼?姑丈平時沉默,這時卻大聲斥喝,要你做,你就做,還哭、還辯?姑丈罵完,再一口氣地,呼哩呼拉地不知道說些什麼。一陣沉默之後,姑姑放聲哭道,這要怎樣對阿兄、阿母、阿爸交代,早知道,房子租了,就沒事了。表姊聲音又高起,那本來是我的房間,誰叫你們那樣,你們都活該啦。
這事,好像跟違章有關。李其融沒聽懂。他站在門外一會兒。門後突然噤聲。憑著本能的機警,李其融盯著門鎖。不一會兒,門鎖轉動,李其融不知道為何要跑,三步做兩步,快速、鞋尖輕點,溜上樓。他按捺,心跳卻一陣快過一陣,碰碰碰響地,會傳下樓去嗎?樓下,門被推開,有人張望。明知道那人不是姑丈、就是姑姑、表姊,但這一刻,卻像是旁的人在樓下窺視,李其融一雙眼睛不自禁放大。那人說了話,就說沒有人啊,你們就不信。那是表姊。李其融一陣虛脫。這感覺似曾相識。是了,走出教官辦公室也是這樣。像是地板不見了、牆不見、樹跟人也都不見了。婉拒教官時,李其融還得鼓起力氣走,而今卻跌坐,小聲喘息。
晚上,姑姑嚷了多回,李其融才下樓吃飯。姑姑問他怎麼了?他說讀書累,睡了一下。姑丈又問讀什麼書?李其融說就要聯考,算數學。姑丈問了這句又沒下句,隔了好一會兒才說,你們導師說你功課很好。該不該說作文那事?他猶豫了一下才說,聯考作文要好好寫,聯考嘛,要拚分數才行。說完又怕李其融不懂,補充說作文得寫閱卷官愛讀的才行。女兒跟李其融同一年聯考,他轉頭又跟女兒說了一次。
春天後,學校舉辦模擬考,李其融跟表姊都考得不錯。導師定期跟姑丈聯絡,導師說,李其融沒再出錯,作文都盡量迎合聯招需要。隔幾週,他們再聚,導師沒帶作文簿,卻拿另一名同學週記,其中記載「李其融同學以為:金門地區鼓勵從軍,說穿了,就是一種軍國主義,金馬自衛隊就在軍國主義的催眠下成立了;又說,在金門建造方東美教授紀念亭沒有必要,太多的蔣公塑像更顯這還是帝制時期,而非民主時代」,學生的結論是,「李其融思想有開創性」。姑丈照例撕了週記。他跟導師說,這已是煽動言論了。說完臉色一灰,隔了好一會兒,才振奮精神說,聯考到了,捱過再說。
家有兩名考生,姑姑心思放在食補上,還說,如果都上台大,就好極了。沒人搭理,又自個說,不然,考上國立大學也很好。冬天過後,李其融就不再上牯嶺街跟台大地下道買書,心思都放課業。模擬考後,他留下溫習試卷,遲些時間回家。他抄近路,繞學校停車場,正要翻牆而出,卻見表姊跟一名同校生拉扯。學生想強吻,卻被推開,再做強親吻時,表姊又推又跳,空間拉開,見著牆上坐著一人,驚慌大叫。李其融啪拉落地,佯作沒看見,掩臉,快步走。兩人吃一驚,停頓半晌。也只半晌,男同學又哀求繼續交往。表姊的態度倒果決。
表姊沒發現牆上是誰。吃飯時,一切如故。李其融想,握有旁人秘密,佯作不知,眼下的人像是透明了,被瞧得清清楚楚。金門許多人都是這樣。被情資、軍方,看得清清楚楚。他希望忘了表姊這事情。但見表姊肅靜、冷漠,卻不禁想像她竟能空出另一種表情,站在男人面前;那會是嫵媚多姿嗎?李其融暗暗一笑。
五月中,天氣漸炎,姑姑為他架電風扇。李其融想,竟這麼快嗎?到台灣都快十個月了。李習理好嗎,其他同學呢?從軍、務農、升學?他惦念李習理,出乎意料的是,竟見著王德隆走在他回家的巷弄,還轉進公寓。李其融啐自己想多了,但不遠前那享特權、蓄短髮、個頭小的男生,不是王德隆是誰?那走路像駛風,一擺一搖,除王德隆外,誰還這樣走?
家裡前一封信提到,事情還沒了,宜多小心,指的這事嗎?李其融忽然覺得台北這一切再不能失去了,望著王德隆走進公寓,鼻腔乍涼。他強忍著。這不需要怕呀,只是一個小人、一個密告體制者,不需要怕呀。大哥說,他看見砲彈轟轟追著,還笑呢。但如果追著你的,不是火,卻是風裡的針,又怎麼防?
李其融跟著進公寓。過姑丈門口時,沒聽見動靜,難道進他的房間?李其融輕聲走上去,悄推門,果見一團黑影浮來漂去,像一副尖牙,咀嚼著黑。李其融吸一口氣,跳上去,倒書架、歪衣櫃、亂床鋪,他抱住王德隆,嚷嚷著說,你真大膽,從金門跑來。王德隆說,我來拿一本日記,你撞痛我了。姑丈在客廳聽見樓上異響,衝上樓,扭開燈。李其融聽見王德隆說話,覺得他嗓音變了,燈閃亮,被制服的竟是表姊。怕熱,表姊聽了媽媽建議,理短髮,好用功讀書。李其融、表姊、姑丈,三個人都呆了,姑姑尖叫著什麼歹誌、什麼歹誌,跑上樓,一看之下,也呆了。
李其融站起來,表姊邊起身,邊把日記本暗藏腰後。書桌抽屜被拉出,表姊利用抽屜跟底層空隙藏了秘密。同校男生要表姊還他日記,原是藏在這裡。李其融正要解釋時,表姊卻哽咽哀泣。這一哭,竟似一種說明了。姑姑護著女兒,哄她下樓。姑丈盯著李其融。李其融哎哎地,欲作解釋。姑丈遇事,話也少,手一擺,就說,東西收一收吧。
姑丈下樓。走到一半,定住沒動。隔許久,樓上傳出收拾桌椅跟紙張的聲音。再聽見咻咻咻,是李其融拉開行李袋長長的拉鍊。發出碰碰的是書籍,收拾衣物時,或棉或毛的衣物互相摺疊,一種輕輕的刷刷聲,怎麼聽,都溫暖幸福。姑丈沒聽著樓上別的聲音,倒是女兒還在一抽一喘。太太掩了門窗,免得鄰居聽見。他深吸氣,走下樓,開門進屋。他拉好門,就要關上,這時,他不禁渴望李其融跑下來跟他解釋,他會聽、會懂,也要罵他該懂事了,別做損己傷人的事。隔層樓,再聽不到房內動靜,門縫越來越小、越黑、越是遠離,啪拉一聲,扣門鎖,留李其融一個人在樓上。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