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1到0的距離

發布日期:
作者: 妍音。
點閱率:522

其實我只是希望更清楚自己。我想當一個人能更透徹自己,將更能接受自己,才不會因為旁人的打擊而失去信心,也才能更無怨的在生活裡。

對於我的同學映秋,我也這麼建議。

然而,自我探索一事若非是自己察覺有此必要,而願意改變自己,否則是無效的。倘若是來自於他人的建議,反而容易形成個人的防衛機轉。牆,於是越築越高。

看著映秋越來越沒笑容,越來越愁眉不展,其實是不捨,但就算我說再多,如果不是她自己願意掀開表面已結痂的多年瘡疤,好好清一清其中的膿瘍,她當然是見不到能夠真正痊癒的時候。

「妳很有勇氣,一次又一次分析自己。」

「你不是說要讓自己快樂嗎?」

「說的也是。」

「我這樣無非是要讓自己可以快樂,真正快樂,不致人生來去一遭,卻是迷迷糊糊走著前人走過的路,憨憨傻傻的,不知所以然的重蹈前人覆轍,然後在同一式的窠臼裡跳脫不出。」

真的,心靈能夠快樂平靜的人,通常對自己各式各樣的行為,都能坦然接受,因為他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做,最重要的是,他也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因此他必然不會做不該做的事。

要清楚什麼事是該做什麼事是不該做,也得經歷一番練習啊。你說我有勇氣剖析自己,其實大半動力來自於你不斷的鼓勵、支持與協助。

「奇怪了,我們在談論四這個數字,談論翁森的『四時讀書樂』,怎麼變成談到自我解析這上頭?」我詫異什麼時候話題岔開了。

「是在講『迥然吾亦見真吾』這一句,自然連結過來。」你回答得自然。

「喔。」

好吧,即使是因為聯想而把話題岔開,就讓我再把它導正回原來的重心吧。

「人們不喜歡四這個數字,或許和另一個有關生離死別的節氣也有關。」

「妳是說清明?」

「嗯,清明。」說了清明,情緒自然就肅穆起來。

清明就在四月初,梅雨紛紛落,彷彿老天陪著不捨離開人世的親人。

「你有這樣的經驗。」

「妳有這樣的經驗。」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