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傳奇小說問鼎

發布日期:
作者: 稼軒。
點閱率:603

誠如他改宮花寂寞紅為「村花寂寞紅」的那幅畫,曾停足良久,到底明白了他的用意:他吸收西畫之華於其作品中,卻又超越之。

清人沈宗騫在《茶舟學畫篇》有言:「蓋畫以骨幹為主,骨幹只須以筆墨寫出。筆墨有神,則未設色之前,天然有一種應得之色隱於衣裳環珮之間,因而附之,自然深淺得宜,神采煥發。」可知中畫之筆墨骨法與西畫之雕塑描法,用意自不同,但觀鼎仁之畫,卻又無從異之,真為故人而慶。

心有所悅,豈能不與故人分享?是以當日夜,我即與妻至根陣家,余戲稱為和平新村第一別業的根陣家拜訪鼎仁。當是時,根陣家前已是車水馬龍,原來是版畫大師──李錫奇鄉賢特地來金為鼎仁助陣,夜宿盧家,入屋後但見杯盤狼藉,眾人團盤大師浪聲而談,一時間,竟是勝友如雲,座無虛處。

返台後,曾將心中所感,就教好友傅台生教授,不久後,他回電說:「景、情、形是藝術的三鼎足。只有從感觀世界解脫後的純潔心靈才能接觸它,所以貴在於真。但開放純真的心靈,與廣闊的出世觀更為重要,是以古人遍遊名山大澤後功力自進之說法,是有其道理的。觀汝友之風格,功力可期!」僅以此言為故人賀!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四月十六日寫於千乘堂

關上電腦,重耳換上運動服,下樓準備到對面國小運動場運動,經過管理室,管理員小張迎面過來:「報告主委,有您的信!」打開一看,真不敢相信;是二哥轉來朝明檢察長的賀卡:

吾兄才華縱橫,一時受挫,無礙憂民愛國之志,期待東山再起,奮袂布衣;共濟國是!

另附上一張信紙,只寫了這幾個字:「雯娘還沒回家嗎?真是的,什麼時候了,你想開一點。」

拿著檢察長的賀卡,重耳真的不敢相信,更是感動的久久不能自己;轉身立即上樓,迫不及待地回了信: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