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傳奇小說問鼎

發布日期:
作者: 稼軒。
點閱率:537

因此中共非中國;中國非中共!中共政權和漢、唐一樣只不過是中國歷史長河中的一小段,所以我們怎可隨政客似是而非之謬見,將先人所遺留之中國名號拱手讓予中共獨享?

或以為中共在國際上圍我甚囂,不如此何以區別解困?問題是不認同中國並不能改變國際強權政治,反倒是內則帶來文化斷層;外則徒增兩岸的緊張。倒不如勇敢地以正統中國後人自居,不但可免上述之危害;又可以民族主義阻止中共軍事冒險。

又有論者以為就算其先人是移自中國,卻是為了避中國之「暴政」,而今與中國區隔,正是繼承其先人遺志。持此論者其實是昧於史實。以今日台灣住民來論,除少數原住民及明清時代被流放或偷渡來台者之外,絕大部份是透過兩次有名的大遷徙而來的:明末鄭成功率部來台;及民國三十八年間國府播遷來台。

這兩次大遷徙,內含無數精壯的武裝部隊、知識份子、技術官僚。也可以說是自五胡亂華以來,中原精英份子最有組織的二次大遷徙,對台灣之貢獻無以倫比,而今台灣住民絕大數是他們的後人。若想探索這些先人們對中國的心態,且以鄭成功為例,鄭臨終之際,因愧於反清復明大業不成、未能匡復中原,以手捉臉血流滿面痛哭:「未能匡復中原,何面目見先帝於地下」;至於國民政府在李登輝之前,向就以光復河山;心懷統一為志。

所謂大孝承志為先,若堅持以中國後人為榮,志在中原,內則不辜先人;外則誰征誰討,尚不得而知。若連中國人都不敢自承,不但篡改先人遺志,且奪紫為朱:偏安妄稱英雄,苟且竟成豪傑,若如是,真不知如何教育後代子孫!而妄想以主權不及於中國大陸,希冀換取和平之癡夢,徒增中共輕我之心。

又有論者以有唐山公,無唐山母,因此今日台灣人早已非是中國人了。持此論者尤謬:晉文公母親是狄人;明成祖的母親是韓國人、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但幾曾影響到他們在血統上的認同?因為我國自古以來族群之認同是以文化而非血統,所謂夷狄入諸夏則夏之語也;至於以比北京話更中國化之河洛話(台語)來區別中國與台灣,對此種荒謬無知之論,實不屑贅言辨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