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正義─我的心愛
歲月悠悠,時光冉冉。保不住紅顏黑髮,留不了綠水青山。
正義八年轉眼間,如今即將揮手告別時。回憶當年載欣載奔來到正義,師生歡聚一堂,溫馨和熙,當時打從心底就訂下一個宏願,我要盡其所能把正義國小建構一個有特色、有內涵的學校;我要用真誠來形塑優質的學校氛圍,凝聚同仁的向心力;我要用愛心來關懷每一個孩子讓他們充滿信心與安全感。
剛接掌學校時,它是一個從敗部復活的學校,說來有點可悲,只因校地狹小,就被兼併成分校,二十六載的分校代價,換來的是設備簡陋、空間不足、家長沒信心、學生缺鬥志;可是當獨立鐘聲敲響時,正義如同一隻睡醒的獅子,精神百倍、蓄勢待發。我來的正是時候,這股遲來的「正義」對我和學校來說都很貼切,我是以第一名考上候用校長,卻久久被壓在卷宗下九年,正義是長久以來學生數充足、校舍完整而被降為分校,真有點巧合,命運多舛吧!還是好事多磨?
既然來到正義國小,我有一顆旺盛的企圖心和一股濃烈的使命感,那就是要把校地擴大、把學校辦好,於是託請在地政局服務陳國棟兄協助調查校地概況,結果發現學校的用地還是大部分是私人用地,而西側卻有一大片土地是國有地與縣有地,目前是國軍佔有的營區。經多次與家長溝通,擬透過立委李炷烽與陳清寶協商軍方後退三十公尺,讓學校闢建一個運動場,而這個運動場是軍民共用。此方案獲得二位立法委員的認同,大力支持爭取,因國軍近年來大量撤軍,實質駐軍已很少。有一天陳立委來電要家長會長(陳應龍)與校長第二天赴台到立法院簡報與軍方協商校地擴充事宜,事出突然,當時我先電話向教育局報備,同時也辦差假事宜。第二天如約前往對談,對方國防部來了十幾個將軍,星光閃閃,我方只有區區三人,爭執了一、二個小時,軍方還是以軍事第一安全至上,不肯讓步,我們也只好息鼓收兵,無功而返。辦完了事當天,我們立即回金門,沒想到回學校後,教育局已來電要記校長的過,理由是因為假還沒有核准,就擅離職守,當時好在有幾位鄉親和立委說情才免以受處,真是很感恩。
校地拓展不成,只好退而求其次,於是全力投入徵收私人土地,變更為校地,經多方努力向教育局長官爭取了八百萬元的校地徵收預算,幾經多次開會,討價還價,鄉親們還都能體認教育是百年大計,也受真誠感動,最後大都同意接受學校價購,總共花了六百多萬元徵收了六塊土地,才把校地搞定,也奠定了日後建築校舍的基石,因為沒有土地權狀,既使政府有錢,也是無法去蓋一磚半瓦的。
要改變一個人,必須先改變他的環境、要變化學生的氣質,當然要從學校境教做起,但在規劃當中,嘔心瀝血、絞盡腦汁,要如何形塑精緻校園的特色,日夜縈繞腦海中。期間曾參訪台省多所中小學校,參閱許多校園美景的書刊,也親往教育部目睹921地震後,災區各國小重建模型立體圖,綜合了各校的優點,融入於本校的規劃架構中,最後又要和社區原有建物風貌結合,融為一體,搞得一些建築師一個頭兩個頭大。但最後終究美夢成真,心血沒有白流。
至於預算的爭取也是一門學問,我是以漸進的方式著手,以誠懇的心來辦學,獲得了許多家長、好友、長官、同仁的襄助、支持。由無到有,由少而多,首先訂個幾百萬元目標,讓長官不覺得太突然,容易答應,等案子確定了之後,再以真誠的訴求,私底下拜託長官友持,所以由原訂的800萬,增加到1200 萬,到後來的2400萬,最後連二期工程、周邊環境工程總共高達3600萬,真有些離譜,連做夢都在偷笑,如果今天我不說出來,許多人還不知道其中之奧秘──「建校有道,秉持精誠與謙和。」
營造優質的組織氣氛,回歸教育本體才是辦學的重心,硬體建設是表象,真正落實教學方是重要,而教學要提昇,教師的良窳最關鍵。團隊的氣氛祥和更要緊,讓每一位同仁都願意全力以赴,為學校、為學生奉獻心力。我一向主張柔性領導、民主決策、共同參與、公開透明,所以每一個教師、職工在本校都能戰戰兢兢為自己的工作負責盡職而不斷在追求卓越。接掌本校不久,E化時代來臨,電腦普遍化,資訊融入教學,一些年長的老師也趁這個風潮退休,本校國小部十位老師,前後有六位榮退,形成教師大換血,而政府又面臨少子化可能會併校裁員問題,控管各校聘用正式教師,而以代課代理教師取代,於是形成教師流動性很高,每年卻在換導師,導致家長微辭不斷。可是你們不知道校長辦學之苦楚,有時為了慰留一位良師,或是要聘用一位好老師,曾與會長、委員三顧茅蘆,請託再三,「有嘴講甲無瀾」,甚至拜訪至深夜,為的就是要禮聘優秀老師使學校辦得更出色,雖然無法一一如願,但有努力還是勉可安慰。這只能歸咎於目前教師的聘用制度不好,教評會功能無法發揮所致,家長是很難理解其中之「棉角」。迨至目前為正,本校的教師陣容大體上算是很堅強,有專科的語文、體育、音樂、電腦、英語教師,有經驗豐富的主任,有年輕熱忱的組長們,他們工作有效率、教學很熱心、為人很和藹,親師生一團和氣,有話直說無是非,感恩啊。
「學生第一、老師至上、家長為重」是我辦學的鐵三角,所以一切措施、設備、活動還是以學生為第一考慮,所以我常自勉,「教育無它,唯愛與榜樣。」同時也要求老師們只要有愛心、學生就會專心,就會出類拔萃。我和正義的孩子好像很有緣份,我很喜歡他們,他們也喜歡校長,有什麼事都會跑來告訴校長,生日禮物少不了一份校長的,午餐太辣也會來向校長抱怨,自然科學的疑問也會來向校長求救,我也雞婆主動指導學生的繪畫,糾正他們寫字的筆法,改過他們的作文,甚至於與他們分憂解困,分享成功的喜樂。曾幾何時,我們的學子展現了非凡的成績,建立了正義學童的信心。在推展「賞識教育」下,鼓勵學生要有榮譽心上進心;在推廣讀經、即席演講過程中,涵養小朋友品格力和上台風;在倡導閱讀與寫作的培育裡,激發創造力,落實語文教育基礎;在提倡運動與健康的風氣下,鍛鍊學生強健體魄,也紮實了體適能;這些種種的措施在同仁的高度配合下,一一融入於潛在課程,且長期有效的在貫徹,從不間斷,深植在孩子的生活裡,除了表面上常見到我們學子受獎累累,表現優異,打破紀錄,名列前矛,甚至於榮登總統獎,其實最主要的是正常的優質教育在每一個兒童的心中類化、萌芽、茁壯,落實我們的願景「健康的成長、快樂的學習。」期盼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未來各行業的翹楚。
家長的配合度也是辦學成敗的關鍵,正義家長的熱心參與度很高,任內的幾位會長、委員都發揮他們應有的功能,協助校長禮聘老師、建立制度章程,規劃建校藍圖、爭取籌募經費、制定校徽校歌校訓,更投入導護志工和愛心媽媽服務行列,他們犧牲自己的時間、付出自己的心力,不求代價與回報,不爭丁點名利,無怨無悔,無時無刻,協助推展校務,真教我感動。更有一些熱心教育鄉紳父老、華僑富豪為了獎勵學子,捐獻大筆資金設置獎學金、捐地給學校蓋教室,精神殊為可敬,讓我們身為教育工作者自嘆不如,實在很甘心。
辦教育猶如參加一場接力賽,一任四年,再連任四年,勇往直前奔馳,到最後衝刺,期望把棒子交給下一位更優秀的校長去發揮。尤其到了最後這一年,戒慎恐懼不敢稍怠,把一天當二天用,把一塊錢當二塊錢花,只希望留個美好的回憶。譬如:最近完成了活動中舞台布幕的安裝,冷氣空調的增置,這都是極力向教育局與鎮公所爭取來的,最近又剛完成的安全電動大門與安全防撞條、地墊、防爆玻璃的改裝、和學校違章建物鐵皮屋的拆除以及專科教室、保健室的設備改造和充實,都想在退休之前能有個完善的段落。
在告別之前當然對學校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會提供幾點淺見給新任校長卓參。第一,學校缺乏一個運動場急需闢建,八年前爭取未果,現在兵已撤走,再努力正是時候,只差臨門一腳。第二,學校後面坡崁頂上的鐵皮圍籬,是廢物利用。已陳報縣府編列預算改建成透空親和性木質圍欄,讓視野擴大。第三,籃球場東面圍牆外增闢一植物蔭棚,形成一個生態教材園區。第四,幼生教室上面加蓋一綜合視聽教室,做為教師進修場所與學生宣教影片播放空間,也讓學校硬體建設更為完整美觀。第五,期望能賡續倡導「一人一才藝」「一人一樂器」「一人一花木」「一人一運動」的多元化學習情懷與發展學校本位課程特色。
現在該是說再見的時候了,臨別依依情難卻,漫步校園繞一周,巍峨校門猶如母羊含情帶小羊,壯觀黌宇像似慈母拱手抱孩嬰;花草欣欣都含笑,樹木向榮也揮別,莫非相辭別離情,此去何日再歸來。攀登二樓走廊,憑欄佇立,遠望南海,茫茫蒼蒼,水天一色;感天際之無限,慨人生有盡時,人生畢竟還是太渺小、太短促,你為教育留下什麼!葬送畢生青春年華,數十歲月人已老,粉筆生涯曲將終,蠟炬成灰淚始乾。往事如煙成追憶、一磚一瓦永惆悵;師生笑顏難磨滅,家長嘉勉常縈懷,正義是個好地方,同仁情深相祝福。別了!正義,我的心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