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頌
戊子年季秋,第三屆世界金門日(翔安)大會于翔安舉行,兩岸鄉親相約相聚、共敘共議,親情益深、親誼益長,逢此盛事,喜極遂作此篇,以賀之。
金廈雄風,閩台要津,浯洲自古妖嬈。
燕南牧馬{1},烈嶼風獅{2},人道紫陽過化。
料羅吞瀚海,太武攬明月{3},起鳳騰蛟。
三秋翠幕{4},萬傾晴沙,任逍遙。
天弧天角{5}山川,有鳥掠薄雲,魚戲淺濤。
虹橋飛架,龍躍渡江{6},笑看天塹滔滔。
高粱釀美酒,彈炮鑄鋼刀,貢糖禦肴{7}。
兩岸和平三通,要衝橋頭堡!
{1}燕南:指燕南山下的朱熹書院;牧馬:恩主公牧馬侯陳淵開闢金門。{2}烈嶼:小金門,傳為宋幼帝昺途經之地;風獅:金門縣的鎮風圖騰——風獅爺。{3}料羅:料羅灣,金門最主要港灣,面對太平洋;太武,北太武山,俗稱『仙山』。{4}翠幕:金門島上常年披綠。{5}天弧天角:古文獻《滄海紀遺》對金門優越的地理形勢地描述。{6}兩句:指兩岸正積極協商籌建的『金(門)(大)嶝大橋』貫通後,兩岸華夏兒女龍的傳人可自由渡海往來。{7}三句:指貢糖、菜刀、高粱酒等『金門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