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時浮現的美麗詩情
你我的邂逅應闊如山水格局,像徐霞客跋涉大江南北探幽尋秘,不畏艱險露宿荒野,而鍾情於旅遊仍是為著地經圖志的編寫,「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是少年即立的大志。
一位歷史奇葩醫學妙手李時珍,讀萬卷書尚覺疏稀,一生跋山涉水深入曠野,只為採訪四方遍訪醫家宿儒,三、四十寒暑嘔心瀝血,只為搜羅民間驗方和草本藥物,成就人類知識遺產的寶貴,完成國際藥學大典《本草綱目》。一千一百年前踢踏步履響聲,驚動了時空深處的人心,挪移了缺失的姿態以另一種角度呈現,司馬遷足跡遍及中國土地,不為觀覽山水尋幽探勝,是鑄造史實厚度而尋根究柢,寫作筆尖所到之處義憤填膺地延伸正直,採集風俗、察考傳說是為增加品學兼優的智德,而建築偉岸的時間軌跡裏,你我讀到的《史記》,是如此清晰亮潔。十四載顛沛流離的歲月,豈是為著仕途發達,孔子周遊列國為了施展理念、落實主張而艱苦奔波,與弟子失散於鄭國郭東門似喪家犬般丟人,亦常為人所嫉而招殺身之禍,如過宋之危:險遭桓魋毒手,受困陳蔡:陳蔡大夫恐懼孔子為楚國所用,而設計圍困孔子師徒一群人,七日絕糧、弟子多人病倒不起,悲慘啊!悲慘!如此險厄遭遇並未掩埋文化的火種,反而因他寬闊胸襟和堅定意志,立下悠揚綿長的德行典範,影響千秋萬世。
人永遠走在尋求的路上,人們冀盼、留戀的是美麗遐想,如唐詩人崔護在「題都城南莊」詩中的營造伊人倩影,一種未曾面識的際遇,「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城南的那一場桃花下的邂逅,才子佳人的純真之情好讓人伴夢入睡,思緒隨之流連忘返,好夢卻難成。一開始就知道有醒的時候,留人掙扎的不如馮夢龍《醒世恆言》裏的故事明白,那位朝思暮想的癡情漢,賣油郎秦重暗慕花魁女,節衣縮食籌足碎花銀,僅與花魁女共聚良宵一夜,終於打動了伊人芳心。鄭愁予的經典詩作《錯誤》:「…….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我噠噠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詩人的多愁善感能讀出怨婦哀訴,短暫的傾聽撩起波光蕩漾的情思,習慣於掩身窗內的人們,那聽得到淒然倉惶的人語笑聲?
有情人終成眷屬,書生張君瑞借宿山西普救寺與崔相國的女兒崔鶯鶯偶遇,西廂記中這樣的邂逅不是「始亂終棄」;白蛇傳裏許仙和白素貞在細雨霏霏的清明時節,西湖斷橋上的借傘巧遇,曲折愛情不只留在宮廷說書人的話本裏,亦為民間代代流傳戲曲中演繹的故事。
不知曾有多少留戀和邂逅依然殘存?昨日綻開的微笑早已翻作院落裏的腐土,我記憶中篋藏,仍心怡於先聖哲人們的胸懷,孔子、司馬遷、李時珍、徐霞客那些沒有遐想的故事,再一次被記起!
五、七篇短文做結語
愛子心切,每位父母共有的情緒與關懷,在此就將寫給就讀國中小犬的作文範例做為結語,其中有我內心深處的語彙,不希望有絲毫掙扎而呈展出有序排列,請讀它吧!
◆題目一:感動
感動是一種心靈的洗禮,是一種生命的謙卑,一種來自真理源頭的力量,一種與生俱來的偉大力量,它無所不摧,但從來不曾摧毀什麼!就像上帝不曾試探人,也不受人試探一樣,是至高無上的純潔與包容!
感動出現,當我們內心跟美麗對話時,向來欽慕晨曦暮霞、月朗風清,向來仰敬親恩似海、行義如山,向來歌頌青春燦爛、兒女情長,一層層無可替代的莊嚴和無瑕。
感動出現,當我們內心跟熱情對話時,樸實直白的思維像一縷陽光普照萬物,廣博慈悲的胸襟如一淙泉水隱若滋潤萬方,一疊疊如假包換的歡顏和率真。
感動,它觸及了渴望,它激化了思念,它塵揚了天良,它讓我仰望浩瀚星空而淚流滿面。
◆題目二:高尚品德簡潔扼要
一幅好畫不一定要把顏色和圖形塞滿整個版面,適度留白會讓空間經營更具意趣;一齣好戲巧妙運用默劇表現,會有意想不到的戲劇張力,帶來震撼。
簡潔扼要的語文表達,一直以來被東西方文化推崇是一種高尚品德──「儉」的表現。
好文不在長,一句佳言便名留千古,少年得志的唐代文人王勃,其所撰「登滕王閣序」,洋洋灑灑七百六十五字,絢麗多采,僅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成為絕唱,常留後人讚嘆!
諸葛亮處事謹慎練達,其文章亦復如此,譬如出師表、誡子文均簡捷清楚,與宋代文天祥正氣歌一樣,可以驚天地泣鬼神呢!
歷史上稱得上有成就的人物,大都「沉默寡言」,這就是一種「儉德」的表現。扼要簡單,只要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解決問題,何需長篇大論呢?
◆題目三:看事物的角度
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都會得到迥異的答案和看法,這就是觀點和成見偏執的來源,倘若在團體中觀點愈多,愈顯得駁雜紛亂,意見分歧給人有一種不團結的印象,甚至讓人懷疑起,什麼才是該依循的道理呢!
人際間能和睦相處要靠相互尊重和體諒,但往往事與願違,為了己利彼此競鬥爭論,甚至為著雞毛蒜皮芝麻小事反臉無情呢!我們從社會中層出不窮的事件如兄弟鬩牆、夫妻離異、至友反目,不難發覺出寡情與功利充塞你我的價值觀中,毋寧說是我們缺乏尊重和體諒的涵養。
每個人應當小心陷入夜郎自大、以蠡測海、以管窺天的井蛙之見,狹隘淺薄見識只會阻礙前行之路,故當培養恢宏氣度、高瞻遠矚的視野、多角度思考模式才對。
◆題目四:正直和正派
儒家價值觀中標榜人格正直和正派,引領中華民族生存思維二千五百餘年,雖然多次遭受異族統治均能化險為夷,主要是優質文化內涵令四夷拳拳服膺。那怕在窮鄉僻壤、市井小民都能將小道理大哲問朗朗上口,譬如「不因小善而不為,不因小惡而為之」,「小時偷摘葫,長大偷牽牛」,可見儒家善知識影響眾生至深。
孔子說:「釣而不綱,弋不射宿」,這句話不僅顯露他內心的仁慈,更隱含一股凜然正氣,不做趕盡殺絕、和陰謀巧佞的事,雖然法家講帝王霸術、縱橫家謀略勢勝學、兵法家講詭詐之術,但在人才人格養成上卻是差異不大,「五德:仁智義禮信」成為共同追尋的目標,因為那是人性的綱常啊!
二次世戰中希特勒和其特務集團,對歐洲人民無情殺戮令人髮指,反觀中國明代歷史也是一連串特務集團鬥爭史,他們謀害忠良、箝制人民,弄得國運頹廢、民生凋敝,始作俑者是心胸狹窄善嫉的朱元璋,設立錦衣衛監視朝臣,篡位的明成祖又設東廠,明憲宗又設西廠,明武宗時宦官劉瑾專權,又設內行廠排除異己,真是悲慘啊!最終他們都遭到唾棄而滅亡,這些故事提醒我們,無論治家、治企業、治國都秉持正直和正派行事呢!
◆題目五:兩則關愛故事的啟發
春秋戰國時代有兩位偉人,都非常照顧關愛自己的後輩,第一則:冉伯牛患了傳染病快要死了,孔子隔看窗牖握住學生的手,落下傷心的淚水,至聖先師如此做,是出於一片仁慈與不捨。第二則:統兵千萬的軍事家吳起,親自為受箭傷的士兵吸吮瘡口,他如此做,是要讓他的部屬感動,才會將士用命,以命報效呢!
以上二則故事,一是出自真心,一是出於權謀,古人云:「無權謀,無以取天下;無真心,無以治家邦。」台灣目前的政局,就像故事所言情形,其中一黨有真心,而不會權謀;另一黨有權謀,而無真心,造成社會秩序紊亂,民生每下愈況!
全民應深自覺悟,自己做主人,遑論政客們的權謀與真心,他們是否遺臭千古?還是留芳百世?就留給歷史學家去評斷吧!
西方哲人蘇格拉底,早在二千年前就這樣告誡我們:「誰不能主宰自己?誰就永遠是一個奴隸;想左右天下的人,須先左右自己。」
◆題目六:需要傾聽
聆聽一曲曠世樂章、賞析一席卓越講譚,都會讓我們內心充滿無名的悸動,令思維泛起波波漣漪;而傾聽恰如雷霆一般,震憾著我們「身、心、靈」。
我們學習,以一種極卑微和虔誠的態度,攫取來自宇宙、來自自然、來自古聖先賢、來自周匝人景事物、來自我身外,不同於我的一切,那些比聆聽、賞析更深層的傾聽!
只要你曾傾聽過,也曾付出過,再多的流言蜚語、突如其來的失常,就無所畏懼,了無遺憾了;像遠方遊子懷抱慈母的叮嚀、殷勤學子謹守師長的訓誨、勇悍士卒嚴遵兵陣軍紀一樣,沒有轉圜、沒有妥協、也沒有掛礙,只有勇往直前!
人生旅途中,除了相信自己外,更要聽取別人的諍諫,才能舖陳浩瀚的品味,造就亮潔的情操;當三五知己共剪西窗燭,長夜高談闊論,為著經世濟民、為蒼生懷憂,互相砌磋砥礪,此豈非人生快事!
用你卑躬、用你純潔、用你真摯,傾聽來自弦外的天籟,來自人心深處的慈悲召喚,一種綿延不盡的關照和對話。
有用心的傾聽,它將融化餘留青史上的疑惑,釋放萬民的苦楚,摒棄人際間的阻隔、智慧裏的藩籬、人性面具下的偽裝;用心傾聽,你將認清自己,擁抱世界。
◆題目七:雪花紛飛的景緻
高中畢業前有關故鄉金門的冬天,腦海中下過幾次冰雹、結過幾次霜?早已不復記憶,但去年人在蘇州渡過的冬季,一場場雪令我感懷。
雪花飄零如長揚般的落寞,蟄伏了三季的淒切,兀自抖落著愁緒,飄落在你我的髮際間、雙肩頭、鞋面上,層層疊疊地無規律的積累,在樹梢頭、百欉間、在瓦檐上、門檻前庭院裏、街衢道上,白皚皚、厚甸甸,那般純潔素性、那般樸實無華。在北國多少人喜歡初冬的第一場雪,捧起積雪往臉龐抹去,那是豆蔻年華少女的憧憬行為,想讓自己在愛情漩渦中保持清醒;慘綠少年們突兀地抓起一把雪往同儕身上丟擲,那是盼望成長的訊息,一種競逐的衝動;三五成群的孩童們聚集一起,喧嘩嘈雜地自顧自玩著堆「雪人」的遊戲,這是空曠廣場上每年必演的戲碼。
一夕凜冽的寒風、猖狂的暴雪,使整個交通受阻,電力和通訊中斷,極不願意見此情景,生活在亞熱帶的我們是無法欣賞到一塵不染的景緻,還有冰寒澈骨的體驗;我倒喜歡寶島冬季的合歡山,遠眺雄峙山巒像披了白色鎧甲的戰士,或許你會趁機「踏雪」去,雪花紛飛的山中真有「梅花」讓你尋得呢!寶島四季都有珍寶讓人可尋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