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浯鄉見聞錄

發布日期:
作者: 寒玉。
點閱率:521
字型大小:

六、溫情

為了全國社區評鑑,白晝到夜晚,長時間地忙得暈頭轉向。從樓梯間摔下的那個上午,孩子緊急去電給正在開會的另一半,平日中規中矩的打扮,今日T恤短褲加拖鞋,外帶一身傷,一拐一拐的上醫院。以為一切就緒,那個平日「包山包海」、擁有一顆悲天憫人的愛心的誠,他那念醫學院的弟弟,骨科高手此刻正好派上用場,為我診斷一番。

然而,天不從人願,走入診間,來者何人?原是泌尿外科醫生。小姐建議,身上的傷,還是看隔壁診的骨科大夫。熟人不在家,心沉了下來。亟需安全感的人家,平日看診,就是喜歡找那些熟識的,至少有任何問題,島嶼這麼小,逃也逃不掉,要問根源找得到。

心裡嘀咕,聽得心花怒放的「為美女服務是我的榮幸」的誠,他家的高材生,身在何處?原來鮮少休假的他,這個時候休了,人不在外島。不過人家哥哥肩上三顆花,一路陪,拋開先前的嘀咕,倒是有些感恩與感動。

照X光的時候,熱心的興來了,「需不需要拐杖還是助行器?」

有那麼嚴重嗎?七月有鬼犯忌諱,挺直了身軀不信邪。愛美的女人怕遇熟人,寧可摸牆壁,也不要那些玩意兒。

一向「耐痛」的我,還真是痛得受不了,拜託小姐先叫號。那位從未見過面的陌生醫生,邊檢查邊問:「妳是怎麼摔的?」又請護士幫我擦藥。優碘襲身,只是紅了眼眶,想不到女人的柔情似水,那滾燙的珠淚滴淌,來自照X光。更衣後,躺在冰冷的長方形攝影台,翻身時,放射師的觸碰傷口,痛得叫了起來!

放射師以溫和的語調說:「妳的喊痛聲,讓我好心疼!來,慢慢翻身,忍耐一下。」忍耐了好幾下,淚眼汪汪,不哭也難。

回到診間,一位剛從台灣治療回來的癌症病人,他的癌細胞已轉移。據他的妻子及兒子陳述,每日痛苦過日,而此刻最需要輪椅陪伴。醫師礙於規定,請他至原來看診的醫院,開具證明、敘述詳情,手中簡單的病歷摘要,如看圖說故事,無法得知在台看診的情形。癌末病人,說得難聽,已在等日子,不忍他當空中飛人及家屬的精神折騰,將案例告訴另一半。 另一半告知,只要醫生開具證明,即能申請。當下,醫生讓他照X光,再依結果開具診斷,並讚揚地:「金門真是個有溫情的地方,隨時隨地都有好人的出現,金門人應該惜福………。」

我的情形一週後需再複診,能約診的病人,大都不願現場掛號,那要消磨許多時間,我也不例外。但預掛已額滿,就在失望時刻,燃起了希望!

「我給妳預約單,下週這個時候來。」醫生這樣說。

「是金?」望著沒有號碼、沒有時間的預約單,愣住了。

「下週這個時候來,我幫妳看。」醫生肯定地說。

舉手之勞地幫了癌末的病人及家屬,萬萬沒想到,助了別人,同時也幫了自己。

迎接評鑑的前置作業,期間,三天時光的重摔兩次,當十月初的「報喜聲」傳入耳中,本社區與瓊林社區均榮獲全國評鑑「甲等獎」,雀躍的心情撫平了先前的疼痛,只是每每觸及身上的疤痕,記憶猶新地難忘出事的那一幕。

回想團隊精神,不被看好的情形下,乃奮力往前衝,從噓聲到掌聲,得來不易,願後繼有人。

七、不一樣的西瓜

離住家甚遠的一個村落,刻苦耐勞的外籍新娘和夫婿,在自家田地,種植了和島嶼截然不同的西瓜,狀似葫蘆與正方形。

以壓克力做模具,小心呵護瓜苗的成長,有成功、亦有失敗,成功可喜,失敗不灰心。

黃昏,帶著孩子探訪,當抵達了幽靜的村莊,車窗凝望,在一棟低矮的屋宇裡,排列著由田間剛採收回來的造型西瓜。探頭望,不見人影,腳步順勢往右移,走幾步,進入另一間,幾位孩童庭院嬉戲,稚氣的臉龐、活潑的身影抓緊著童年時光。

道明來意,此趟為造型西瓜而來,一探神秘面紗,並且拍照留念、購買紀念。

皮膚本不好,蚊子又叮咬,全家哇哇叫。參觀了一下下,隨意拍了幾張照,再購買兩顆,每顆一百元的葫蘆形與正方形西瓜。據說,觀賞型西瓜只能觀賞不能食用,壽命維持兩年。而長相不好、賣相不佳者,堆積牆角,孩童們雕刻著圖案與名字,樂在其中。

回到了市場,遇見了在臨時攤位賣菜的阿伯,母親生病,在台居住的他,返金照顧,從此久住。他的菜,自己耕種自己賣,價廉物美,擁著許多忠實的顧客。

知道我們拜訪了他的村莊,遺憾地說:「不知道妳會去我們村子,不然就帶妳去看我的菜園,我的菜園種植了很多蔬菜,下回再去村子,記得告訴我一聲,除了逛我的菜園,再介紹我們村莊給妳認識。」

臨時攤位有許多上了年紀的長者,或許是節儉慣了,不是很起眼的東西,也賣得不是很便宜,一定要撐到市場將散、準備收攤,再跟客人討價還價一番。

阿伯就不一樣了,除了親切的態度,阿莎力的個性,也是生意好的主因。當季節更換,他的蔬果也更替,小小的位置,擺得滿滿地,不愁吃穿的他,種菜與賣菜,最令他暢懷的,不是賺錢,除消遣時光、亦能結交朋友。

走了這一趟遠遠的村莊,看到了不一樣的西瓜,亦看到了不一樣的人群。

八、種麻人家

廟宇前的廣場,一對老夫婦正頂著大太陽,曝晒著由田間剛採收回來的麻株,農曆四月播種、八月收割,以鐮刀割下約六十公分長度,深綠色的穗粒等待著太陽照射後,自然脫落,大太陽下,晒乾時間約一星期,過篩,去蕪存菁,麻粒換取麻油。

首次遇見,格外新鮮,順勢拍下做紀念。老夫婦暢所欲言,以前的年代,種麻人家多,保證有收穫。而今日,麻油製作少,大陸與台灣,拚經濟,拚到島嶼,算算沒啥利潤,紛紛捨麻種其他。

政府照顧農民,鼓勵種綠肥,一坵四千元台幣。有種有收入,農民紛紛捲起袖子下田去,檢查過關,荷包飽滿。 靠天吃飯的日子已遙遠,年輕一代捨農經商或從公,留田地雜草叢生,有田地卻無暇經營,枉費祖先一片苦心。

種麻的老人家,年事已大,不願田地變荒地,加減種、加減賺,利潤雖不多,至少有收穫。

恬淡的老人家,卸下斗笠,招呼喝溫茶,指指前方那是他的家。瞇著眼睛看,務農人家務實性情,農作賣了錢,存起來蓋樓房,遮風避雨有地方。

搖頭歎息的老人家,試問這一代,有多少年輕人願意荷鋤守田園?

九、愛心

月圓人團圓對某些人來說是奢望。獨居的老人,抬頭仰望天,月圓人不圓,辛酸淚漣漣。

秋風送爽,愛心向前送,與另一半和幾位志工,穿梭在鄉村小巷,走進了一間簡陋的屋宇,男主人是一位高齡的老先生,見到噓寒問暖的夥伴,臉龐展露著笑顏。顫抖的手,開心地撫摸著小兒子的頭,要他喊「阿祖」,又在廳裡來回找尋,尋覓那孩童最愛的零嘴。突地,發現牆上的鐵釘處,掛著一個塑膠袋,袋裡裝著一包乖乖,老人家用那乾癟的手,從袋裡取了出來,遞到兒子的面前,「來,叫阿祖,這包給你吃。」

平日教導孩子,手心要向下、不要向上。小兒子叫了一聲「阿祖」之後,蹦蹦跳跳地,跑到了天井,好奇地端詳著一盆不知名的植物。跟我同年次的她,今天穿了今年最流行的灰色七分褲,有捲褲管的喔!不知流行為何物的我,拍照時,還「好心好意」地要她將褲管放下、整平。常出入內外的她告訴我,「收下吧,老人家會很窩心的。」

我將思維告訴她:「他們處境堪憐,我無法幫忙,又拿他的東西,心中過意不去。」但為了老人家心中的溫暖,讓小兒子接受了阿祖對他的好。當小兒子雙手接過的那一霎那,老人家笑瞇瞇地,「好乖,要常跟你爸爸來看阿祖喔!」

各自回程,路經金城車站,猶如觀光客,「上車睡覺、下車尿尿」。一進洗手間,地上汪洋一片,捲起了褲管,踮著腳,就在闔上門、「水流湍急」的那一霎那,隔壁間的水管正朝著我這邊「傾瀉而出」。這輩子穿過最貴的一雙「阿胖」淑女鞋,是我去年的生日禮物,平日珍惜地擦鞋油,期望它多活幾年,多陪我一點點。此刻,鞋已濕,在乎的不是它的價值,而是它的意義。心疼地嚷著:「阿嫂,妳把我的鞋子弄濕了!」

推門而出,阿嫂一臉無辜地看著我心愛的鞋子說:「歹勢!」不忍苛責,但雞婆嘴仍然要說:「節能減碳的今日,您老浪費太多水了。」

十、保證書

肉攤外圍,長木板上擺著各式各樣的精品,有項鍊、墜子、戒子,吸引了眾家婦女圍觀、選購。

不喜歡穿金戴銀,輕鬆自在地、志在參觀,不在購買。探頭一望,兩男子的叫賣方式,如在台所見的早市與夜市。 「這些都是百貨公司的精品,我們有刊登廣告…………」一搭一唱,女人們挑挑選選,買得起勁。

觀賞一陣,有人買戒子、有人買項鍊。戒子售價一百、兩百、三百、五百;項鍊則是小條三百、大條五百;白K項鍊叫價一千一百元。

金門的福利雖然多,老公辛苦賺錢,老婆可別隨意花錢。當下提出了疑問:「有保證書嗎?」

老闆看了我一眼,「要保證書,可以呀,保證書多加六百。」

「為什麼要多加六百?既然附保證,就該給保證書呀。」

老闆支吾半,也聽不懂他在說什麼美國話?慶幸的是,那伸手觸碰美美項鍊的美美的女人,在我離開之前,沒有買下那條項鍊。

隔日隔日又再一連串的隔日,剛好有事又再經過那條路,再也不見兩男子販售的身影,是換了地方,還是心虛?

(中)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