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走在落羽松的影子上

發布日期:
作者: 李展平。
點閱率:1,484

到虎尾拿剛採收土豆,尚帶泥土味。連襟提議時間還早,可到雲林前縣長張榮味庭院賞松,也去惠來厝澄霖庭園聽松濤。張的住家矗立田野上,論氣勢大到跟雲一樣遼闊,庭前老茄苳盤根裸空,應是百年老樹,仍然吐出不算茂盛枝葉。而附近也矗立脫皮乾枯老神木,龐大軀體歷經滄桑,應該從深山移墾過來。主人為了怕它腐蝕氣息,良夜佳景血色枯衰,特地在其心腹種上一棵雀榕,纏綿成一家,遠觀以為神木絕處逢生,化腐朽為神奇,如此衣衫如翼,也招來蝶鳥飛舞,心空殿內,如夢生平。
庭前落羽松在水中起舞,遊客穿梭光影,讓身體呈自然調色板,時序入冬,它們如一株旋舞傘花,吹拂遊客髮絲,偶而也聽到飛鳴而過的鳥聲。我在水影迴繞中,複製一個熟悉的自己,紅葉留不住,它們在風中陽光下寫自己的歌,命運難以掌握葉片也無法挽留,宛如風花、雪花皆飄零。比較楓香或槭樹,落羽松不艷紅,但堅持低空華麗演出,配合鏡花水月,夜晚也有一點閃爍底光,你在遠遠的地方也看得到。
走進庭園,松的根莖隆起有致,如同鋪上鵝卵石,姊姊妹妹排列著。一片落羽松錯落排列,亂中有序,洋溢金燦陽光,這園林不算大,但它創造的淨化力卻很可觀,許多高聲談笑都不敢喧嘩,是戴口罩防疫關係嗎?顯得低調。許多人自拍,有位戴草帽的亮麗女子,忙架角度自拍捕風捉影,對鏡頭淺淺微笑,藉水中鏡的倒影,留住青春。是夢的光暈也是催眠落羽松,緊緊與繽紛落羽松合體。
隨身帶著口罩,它成了社會通行符碼。疫情漫延時,我們囚禁自處,被有形無形的城牆阻擋,人們害怕彼此的溫度及飛沫,地表上處處陰影,終於體悟荊棘之路,哀傷之路了,原來天地之大任鳥飛,海水壯闊任魚遊,而病毒飛沫佈下天網,阻卻彼此傾聽,人間距離。只能寫作讓身體遨遊,忘卻被病毒追捕的困境,只能斗室徘徊復徘徊,打理文學未竟之夢,生態場域踏勘。病毒雖困住我們身體,但精神仍要自由飛翔啊。
午後轉進虎尾惠來村,澄霖庭園。一片珍柏,雲杉,五葉松、黑松映入眼簾,將我臨水照鏡的雙鬢,慢慢沉入日夜交替冷熱溫差,在某個轉彎處與兼六園相遇。迴遊式的曲水流觴,假山庭園,細石白皚皚鋪地,利用草木的綠與石頭白,形成美麗對比,將水面的波浪起伏稱為砂紋。自然姿態也隨石頭的大小而變化。我在虛擬的京都枯山水停靠,手上拋不去的口罩,催眠松風靜靜入睡。把繁華淡化把夢想變小,讓欲望淡一點素一點,百丈松青延伸水塘間,可以納入我小小行囊,這是最好的相愛方式。
如何與自然共舞?旅人把落葉當書簽,演練秋風撩起,被凡俗割據的心,走到夢幻浮橋,湧現遠方蒼穹及翠綠。落葉已非書簽,配合自然起舞,長髮似晨風梳洗溪流,歷盡風霜也罷,把樹葉舖陳秋天彩妝,這世界秋聲細柳呢喃,行囊中斑馬低鳴誰說愛不陷溺?在茶色拱橋迎曦,浮橋如彩虹搖曳生波。宛如隱身山奧之空蟬,露痕沾濕其翅翼而無人知曉,我們在不同空間微笑轉身。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