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世道多滄桑

發布日期:
作者: 小兵仔。
點閱率:7,455
字型大小:

一、前引——學長開道
原兵部主計衙門上校退伍的縣屬L中第二屆學長G君,疫情尚未肆虐前,晨間常與其財經學校老同學徒步繞圈於823紀念公園,以為健身兼論時事,邊走邊談自得其樂。久未見其雙手背後屈身前行、一派文人雅士從容不迫閒適身影,不免有些懷念起來。憶及數年前受邀前往其附近捷運共構宅邸敘舊,把茶言歡,國會一別多年,驚見學長歷經滄桑見識豐富,談資多有軼事,暢所欲言,遺憾時間所限,欲罷不能。
其中首先提到古時鄉賢略謂,宋代就有什麼左右承相之屬,渡船涉水抵金開發經過,幾番落落長的演變,形成俺們現在的村落,以及田野、溪流、引道、港灣滄海桑田的消長變遷等等;又說有相關資料想一併整理交與我編纂,希望我本於文字工作者專長,發表於故鄉報端。蘊含有保留傳承歷史珍貴文化遺產、兼闡揚飲水思源之美意,間而冀能期勉後起之秀,繼踵前賢再創光輝史頁云云。
「小兵仔」一聽頭大,尚非其內容裹腳布般冗長難到我,而是,非俺興趣之所在,洵勉強不得。蓋其中涉及古遠的文官制度,須得調研查考俾免誤導讀者,好不容易擺脫了當年參加公職考試「人事行政」類科必考科目「考銓法規」涵蓋歷代的考銓制度、文官演變史的惱人噩夢,苟活到了現在這把歲數,再似死灰復燃周而復始的一頭栽進這痛苦的深淵裡,無異自討苦吃!肩負沉重、膽顫心驚的當下,也就趁機轉移其話題(近日欣聞東洲學弟為C村撰寫村史出書,新聞報導稱,該村中耆老包括學長閣下列名在內,提供了珍貴的所聽所聞,充實了村史內容,此間尚未見著該書,希望學長G的宿願得償)。由於俺將話題導引到當年同窗的發展情形,以增見聞,學長侃侃而談其當年同學學業成績最優前三(楊、王、李),還問我認識嗎?我說我屆入學時,你們是畢業班,當年較出風頭者,率皆認識呢——近些年媒體常報導,幾人盡皆知的,就不勞俺們費心在此錦上添花、多費唇舌多此一舉無益!
話說G村李君,當年不知是乘登陸艇抵台,一路搖晃昏頭轉向?還是鬼迷心竅天命如此?竟將大學聯考答案逕填試題卷,還穩操勝券的率先交卷;後來驚覺在報端所披露的答案,逐一核對,雖可穩拿高分,卻苦於被電腦閱卷規定(須另填答案卡)新措施給害慘懊惱萬分!為不耽誤學程時間,不得已退而求其次,參加軍校聯招報考「中正理工學院」——皇天不負苦心人,一試定江山名列榜首。後來雖也在國內外取得高深專業學位,返校任教經年,培育英才厚植國力居功厥偉,卻遺憾沒有升上將軍引退。官場事俺多少明瞭的,與夫專業學歷、治事〈學〉能力,未必成正比,此點不勞學長解說,彼此心照不宣,茲不贅。
至於F村的王君,可就傳奇了!此君在國內第一名牌「台大」完成學業後,到美國留學,結識王永慶的孫女,天賜良緣結為連理,不但順利取得博士學位,還獲得龐大財產的繼承權,可謂名利雙收,同學無人能出其右,雖未達富可敵國之境,但綜觀俺校開創以來,論財富孰堪比擬?故「人比人,氣死人」,茲此天寒地凍危險時刻,可別氣壞身子,洵非本意。
  前述該等軼事,倘非與君一席話獲悉,知之者寡。
  「學長您何不發表周知?為故鄉增光、也符合隱惡揚善之美德焉?」
  「唉,這終歸是別人隱私,不好揭露爾……。」
  喔,原來還有這層顧慮啊?既然這樣,「小兵仔」就從善如流,首次採用英文字母代號帶入專有名詞。自認為相關人等,若有緣,不經意或輾轉閱及本文,對號入座毋庸客氣。故事倘係雷同,代表俺們尚未老人痴呆,值得慶幸;若有些許失真,亦請海涵容許誤差(此與「地籍測量」容許之標準誤差值,與夫「定量包裝商品」允許之負偏差範圍,法規尚且明訂,何況人情世故之所在哉?其理同),畢竟人的記憶力只會隨著年歲的增長而逐漸減退啊!是為引言。
  二、媽媽說道
  近些年來,已逾九十齡媽媽常說:大牛叔的兒子現在有出息了,都說天道酬勤,他為子女辛勞一生,卻沒那福分得享晚年,走得太早……真毋甘啊!
  印象裡P村的大牛叔有兩子一女,大女兒嫁C村,再來的兩個兒子,與俺家我及么弟同學齡,都很會讀書,同學時雖然都不及俺家兄弟,後來發展卻是優於俺家的。大的小名「和尚」讀到博士,在新竹某私大當到系主任、學院之長;小的金中高畢保送北醫,學成後,依規定先回金醫院服務一段時間,期滿返桃園自行開業婦產科。兄弟倆皆在該地區白手起家興業,所以大牛叔如果活到現在,兩子功成名就庇蔭父母,定能安享餘年,那該是一幅多美好、人人稱羨的天倫之樂圖。人生幾何,夫復何求?
  童年印記裡,我村廟會以及紅白大事,鄰村大牛叔的熟悉身影總見穿梭其間,殺豬宰羊,身手麻利,手起刀落,乾脆利索;忙裡忙外,熱心溫情、古道熱腸。放下自家農活,千里救援不請自來,令家家戶戶無不動容、感激莫名。尤其特別令人刮目相看、打心底崇敬的是,其竟與咱村一點親戚關係皆無;如果一定要扯上關係,那就是與家父的結拜關係。這層關係的起因,我真不知道當初是基於什麼緣由?促使他願意與一窮二白的家父締結交誼的?父親木訥寡言、待人厚道,人家說什麼,他擇善固執、少堅持己見,往往附和、絕少抵制;此與大牛叔「大碗酒、大塊肉」豪邁海派風格自是截然不同的。人格特質互補作用而結合嗎?這是我多年後研讀《人格心理學》所得出的粗淺推測,其他再難解釋其間奧妙。再說大牛叔家,雖談不上小康之境,家道還是比俺家好些的。他家人口少,不像俺家生養子女十幾口嗷嗷待哺;雖同係務農為主,但為維生計,大牛叔知所變通,肩挑雙擔、長程跋涉走鄉行村,販賣蘿蔔乾(菜脯)、金紙,任重道遠,自信天無絕人之路,或多或少,總有活錢滾滾來;家父卻只知墨守成規,守著一畝三分地,種植著區區有限的五穀雜糧菜蔬,衡酌自家食用有餘,則另撥少部分變賣維生,或以部分農作所餘養豬,等得一兩年販售豬體所得,積蓄儲備以支應大型或日常必需開銷,此等小副業是當年家戶必備之謀生途徑。
  記憶裡,俺家經濟往往陷入捉襟見肘窘境:小時求學所需花費,雖非昂貴,我知開口很難獲得掌管經濟大權的母親支持,也就話到嘴邊吞嚥回去,所有必須之需求往往作罷。吞忍成為日常,從而養成習慣,習慣也就成自然,沒得怨艾。譬如文具,先用大姊學業優良所獲獎品所餘,自己再努力讀書銜接,積累各式各樣文具獎品以為支持,一年應付一年,年年難過年年過。記得大姊小學畢業人高馬大,家境不容許升學,某些熟識老師知情,甚至逕來提親欲訂秦晉之好,以前女子十六七歲嫁人甚為普遍,惟家母認為尚小不宜,婉轉拒絕兩三簧門親事,其實是希望姊去城裡找份工作,能再為家裡增添一些收入。訂親未成似乎情義猶在,有時她會寫張小紙條,要我悄悄遞與來過的某師,以取得一盒用過的粉蠟筆這樣稍昂貴少在獎品裡出現的東西,我謹慎小心節約使用到小學畢業再移交給弟們,如此七零八落、青黃不接慘境,教我如何能學好美術這門課?我小時功課好,是這樣環境給逼出來的,求學讀好書的目的不是懷有什麼崇高的理想與抱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維持文具絕不斷源,是我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務,套句軍事術語說「鞏固後勤支持保障」就是我持續不能懈怠的目標。那時我害怕與「和尚」同班,他忌妒心特強,只要我考卷發下來分數比他高,就一手搶去指指點點、說這錯那錯,要求老師改分數,卻往往被老師一頓排頭罩下,灰頭土臉敗興頹喪而歸,我的害怕在於「為難」,因為總得忍氣吞聲不與其計較。我總想到其父大牛叔對俺家以及常對我施溫暖的好。猶記得有次他們村廟慶大拜拜,宴客眾多,大牛叔腳踏著三輪車來我村借桌椅,呼喝甫放學的我們一夥小毛頭幫忙搬上車,然後對媽媽說「等會註哥田裡回來,請他一定要來聚聚湊湊熱鬧!小孩跟隨我車先載走咧」,母親即行阻止曰「不行喔!你們所請客人多,怎可再讓小孩去佔位?」大牛叔接口道「沒的事,不過多一份碗筷而已,別這樣……」雖說如此,我還是有些擔憂,怕見我同學趁機奚落。不容我細想,遲疑間——大牛叔一骨碌強行抱我上車,一溜煙踩行上路、踏上歸程而去。那一晚,賓客雲集摩肩擦踵人聲鼎沸,雖露天宴席秋風瑟瑟,惟外冷心暖,隨著大牛叔的海量逐桌敬酒划拳聲裡掀翻天,將熱鬧氣氛推向最高潮。
(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