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同舟,究幾何?--嘆那年823同渡823的同胞

發布日期:
作者: 許維權。
點閱率:2,002
字型大小:

人生向晚,一事無成,
唯一可以示人的,
竟是「親身經歷過823砲戰」那一件事。

人、事、物總以稀缺為貴。普天之下,膽敢蒙著頭在民國47年8月23號當天,耐受「匪砲」洗禮者,畢竟為數不多。個人忝列此「為數不多」者之中,所以不只一次,以此傲人。
但所謂「為數不多」,畢竟有個定數,究竟是多少?多年來,未見有人說過。所以,趕在823砲戰65週年前夕,提筆試算,結果發現:47年823當天親身經歷這場砲戰的,絕不會超過13萬4406人。
時年134406位男女老少,包含軍人和平民兩個部分。在47年這種烽火連天、保命都來不及的日子裡,掌管金門島政務的人,不論他是「金防部」、「政委會」或「縣政府」的基幹或要員,那裡還有心情和心思,來進行人口普查?所以在民國68年編印的《金門縣志》人口篇裡,看不到當(47)年的縣民人口資料。不過,該版縣志的〈人民志‧人口篇〉裡載有,民國45年、民國53年以及民國55年三個年份的金門居民人口數。資料顯示:金門縣政府民國53年統計人口為53457人;而民國55年12月16日全國戶口普查,金門12月「現住」人口數則為56842人。兩相比對發現:自民國53到55年,二年間金門人口增加了3385人。仔細觀察後發覺,由於民國45年到47年,與民國53年到55年,金門內外主客觀條件大致相同,因此人口增減之動向和數率,不致呈現不同的面貌。準此,比照金門民國53年到55年的人口增長模式,大可在民國45年的金門人口數,加上金門民國53年到55年的人口增加數(3385人),其加總總和,大致就是民國47年的金門縣人口數。根據民國45年12月16日全國戶口普查資料,當年金門有縣民45234人,加上「53-55年人口推增值」3385人,可以推估民國47年823前的金門縣人口數,當為48619人,五萬人不到。
至於這13萬4406人當中有多少是軍人?則不啻是個大秘密。在戰地,駐軍的駐地與人數,向為軍機,不容刺探,更嚴禁示人。數十寒暑轉眼過,事過境遷,威權不再,昔日的軍情機密,今日或變成常識或淪為談助。可惜版本不一,各種說法充斥,何者為真,何者不實,一時難以分辨。為保險計,我們採用國防部史政局金門砲戰戰史的說法:民國47年823砲戰時,駐防金門的部隊有「6個步兵師、8個砲兵營、5個高砲營、3個戰車營,總兵力約8萬5787人」。6個步兵師中,「除第69師擔任預備隊之外,其餘第27師、第10師、第41師、第58師及第9師分別負責金東、金南、金中、金西、烈嶼等5個守備區防衛任務。」
但是縱使國防部史政局的資料正確無誤,也無法保證,金門防衛司令部麾下這8萬5787名官兵,在47年8月23日砲戰爆發當天,能全員在金門駐地執行持槍衛土的責任。果然,不出我所料,當時金防部有為數不少的官兵,因「受訓、出差、休假」、或就醫等原因,滯留在台,因此,在砲戰突然爆發當日,不克返防參與戰鬥。有關這層疑慮,於斌在2011年8月24日《榮光雙週刊》2169期上所發表的文章,無疑替我提供最佳的佐證。
於斌的〈全民皆兵支援砲戰〉表明,他民國46年底奉調金門,在27師班超部隊任職,擔任金東地區防務。8月23日星期六,他人忙著在台灣受訓,當天對砲戰一事,了無所悉。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閱報,才獲知金門爆發砲戰的消息。第三天25日星期一,命令送到他受訓的單位。通令所有在臺受訓、出差、休假的官兵,立即與連絡官連繫,火速安排船位,趕赴馬公待命返回金門駐地。9月1日下午,於先生搭上「海軍249號登陸艦」。同船除了十多位來自世界各大通訊社的記者外,其他的清一色都是停訓收假返防的官兵,為數不下「三、四百人」。249號登陸艇「在三艘戰艦護航下駛往金門,9月2日凌晨航抵金門料羅灣」,在距金門五、六浬的海面上停下。說時遲那時快,「兩艘小型登陸艇LCM分別停靠兩舷」,大夥把行李丟到小艇的同時,「順著船側的網繩往下爬。人剛進入小艇,突然對方岸砲、艦砲齊發,向我船團射擊,……」大家神色緊張地分坐在小艇兩旁,任小艇冒著敵人的烽火一路狂飆,小艇最後「在金東海岸登陸」。登陸後,快步登上金防部派來接應的吉甫車,戴上接應人員為他們預備的鋼盔,任車摸黑疾馳,「回到駐地已過子夜一點」。根據這段陳述,我們至少得把8月23日「親炙」823砲戰的人數,再往下修減300人,往下修減成13萬4106人。
總而言之,任憑你橫著算,任憑你倒著數,民國47年8月23日當天,得以「親炙」823這管滾燙「砲戰火膛」的人,絕對不會超過13萬4106人。
這13萬4106人當中,有胡伯玉,那位兩岸分治後和同安葉飛數度交手的陝西悍將。有時任第九師師長,死守烈嶼,畢生屹立不搖,獨撐一片天,分治前在海的一邊抗紅軍,分治後在海的這一頭戰綠魔的郝柏村。有第10師光武部隊的師長、西安事變屈身助蔣介石翻越華清池的高牆救駕有功,來台後出任金防部司令官、陸軍總司令,一生護衛蔣家江山的馬安瀾。有27師班超部隊的粵籍師長,只因共軍發動他的母親,到角嶼播音站來對他實施隔海溫情喊話,幾乎斷了他大好前程的林初耀。有58師(158師)誠實部隊師長,後來出任陸軍空降司令的張錦錕將軍。更有章杰空軍少將、趙家驤中將、吉星文中將三位戰功彪炳的副司令官,他們在823砲戰伊始的第一波次,便中彈殉國,在太武山翠谷,攜手同舟,第一時間用鮮血見證砲戰的壯烈。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