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會議員 金門媳婦 李美花的故事 讀後】寒梅著花未
老婆的表哥帶著兩位在新加坡出生的弟弟,第一次回來金門尋根,送了一本二弟媳的書,書名:《從膠園到國會--李美花的故事》,引起我極大的興趣,之前只是聽表哥談起有一位在國會服務的弟媳,其他一無所知,讀了之後,發現李美花的故事充滿了激勵人心的力量,她的問政風格則飽含金門人的精神,走進生活中的人群,以一顆熱忱的心,奉獻社會,獲得「花姐」的美稱。
橡膠園裡的小小鬥士
李美花一如金門四、五○年代的孩子,出生貧窮的家庭,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州,後幾度遷徙才定居馬六甲,在清寒環境中成長。她是家中長女,有五個弟弟一個妹妹,父母都是割膠工人,橡膠樹的成長有一定的年限,每當膠被割光了就要再換一個工作地方,因為割膠是計量的,年輕的橡膠樹才能賺多一點錢,所以才要不停的找新的橡膠園,家也要一直搬,住得很簡陋,李美花說她是在柔佛州出生,後來搬到森美蘭州,再搬到馬六甲定居,所以她告訴人家她是馬六甲人。
她談到居住的簡陋,舉例說:「住處的糞坑滿了,就必須另挖新坑,再把廁所的棚子移過去,遇到雨季時節,廁所淹水,要在糞坑上鋪報紙,才能上廁所。」這讓我想到在金門的四、五○年代,山上都有大大的糞坑,除了如廁,也為蒐集糞做為水肥,為農田施肥,特別有同感。
李美花說小時候吃得最多的是咖哩飯,因為方便、便宜,什麼豆芽啦、木薯葉都可以煮咖哩,甚至只有醬油配粥、辣椒配飯,所以一家人都很會吃辣,這和金門早期的生活,只有地瓜、地瓜簽,豆豉配著吃,一樣的清鹹滋味,在清寒的年代他鄉異地都不容易。
生命中的貴人
俗話說:「長女為母」,年幼的李美花不管是換尿布、搖「紗籠」還是教育弟妹都一手包辦;時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她,為了要照顧四弟一度輟學,當時才十一歲的她已經有了一個要讀大學的夢,她跑去找老師哭訴、求助,於是老師親自登門向美花的父母遊說:「資質這樣好的孩子一定要好好栽培」;遇到貴人,得到老師的幫助,說服父母親,讓她能繼續讀書。
李美花這時開啟了她半工半讀的生涯,不但教補習、賣文具,放學後還到磚廠賣「炸香蕉」,也「承包」了為橡膠園除雜草的工作,小小年紀就知道努力為父母減輕負擔,這樣的掙錢生活,一直持續到大學。
大學同時考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大學,父親知道女兒的能力,鼓勵她遠赴新加坡去讀大學,他的父親這樣告訴她:「你去新加坡吧!在新加坡,你一定可以謀得一個好前程,因為他們有一位英明的領導人-李光耀先生,他的政府用人唯賢,只要你肯讀書,就不用怕沒有前途。」這觀點和我常常信服的理念:「知識就是力量」,讀書才能改變自己,不謀而合。
當時李美花,只帶了一張巴士的車票,幾件舊衣服塞在背包內,就這樣開啟了她人生中重要的新旅程;去新加坡讀大學。
李美花是在1981年考上新加坡國立大學,1982年轉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前身)修讀土木工程學士學位,因為成績優異,獲得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獎學金,得以順利完成大學學業。
1985年畢業,再於1989年,遠赴英國利物浦大學深造,並於第二年即取得碩士學位,2011年更因為她優異的表現,獲該校頒榮譽博士學位。
更上一層樓
李美花大學讀的是土木工程,畢業後先從建築實務做起,因為遇到新加坡獨立以來第一次經濟衰退,謀職困難;但她比別人更努力與用心,關注工地的資訊,在四處為人補習之餘,留意建築工地是否缺人?遞送履歷表,她成了同學中第一個找到工作的人。
李美花在ST建築公司和永泰控股拚搏幾年後,開始思索如何更上一層樓?正好朋友成立自己的公司,邀她一起合作,於是她走進了創業的新方向,根據觀察,李美花是那種行動派:「說做就做」,但是當時她已經結婚,所以,她先徵詢先生的意見,先生顧慮「創業維艱」的古老智慧,但李美花說保證會以家庭為重,成功說服了先生,支持她的創業計畫「開公司」。
李美花說她的公司是從一台電話錄音機開始,這樣不會漏接客戶的電話,半年之後,她才有能力聘請一位員工,是請工程師、繪圖員,還是行政人員?她最後決定請行政人員,因為經費最便宜,李美花說:「從我決定創業,就沒有一刻輕鬆過,一直有各種挑戰、起伏,但是我還是把公司建立起來。」從這裡可以看見李美花那種堅毅、勇敢的拚搏精神,這也正是金門人一貫的「打不倒」的精神。
李美花的公司從小型公司慢慢壯大,成為一家中型土木工程設計公司,在第十七年時李美花決定從政,和家人討論之後,為了可以專心為人民服務,她忍痛轉手給更大的公司,讓員工和客戶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顧,從此走入一條全心為人民服務的新道路。
從政成為居民的花姐
李美花在接受本書作者洪偉喜採訪時,這樣說:「在我擔任國會議員的14年中,我不僅是選民的代議士,更是工程師同事的代言人,在國會中堅持不懈的,提出政府各部門缺乏有工程專業的人,來處理工程項目,以及建築業面對的挑戰。」
表弟志賢在接受作者採訪時,道出李美花做事的特質:「美花做事時,尤其在做對的事,一定全心全意,她知道議員的工作影響居民的生活,所以她非常用心、非常執著,想做一件事,一定堅持到底,不會放棄,比如卡迪部地鐵人行天橋的電梯,就是她非常執著花了好幾年爭取的,現在電梯已成了地鐵站人行天橋的標準設計。」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