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裡的喜悅
小熹拿著她最近完成的作品,興高采烈地與我分享。打開宣紙細看,是心經,眼睛為之一亮,好功夫,字跡端整,穠纖合度,最讓我佩服的是,十歲的孩子竟能用毛筆書寫心經,無落字無錯字,很不容易。
資訊科技發達年代,人們多已仰賴鍵盤代筆,甚至語音影片傳訊,連拿筆寫字的功夫都省了,小熹卻樂於習寫書法,算是奇葩,不論起因是來自爸爸的發想推動,她能日復一日堅持下來的毅力,就很令人刮目相看。
回想兒時那年代,課表上都會排一堂寫字課,紙墨筆硯是必備文具,不像現在的孩子,對這文房四寶陌生的很,還得上網找圖片給他們看,方能知曉何物、明其用處。四十分鐘上課時間,擺好毛邊紙和黑墊布,然後用黃銅文鎮壓平,接著在硯台裡倒墨汁加點水,用墨條轉圈兒研磨墨……扣掉這些暖身準備動作和下課前洗筆擦硯收拾工作,真正能靜下心習寫時間並不多,所以想把字練好的人,經常會課後自修,或找老師指導學習。而我也曾報名參加過書法班,那段充滿墨香的小日子,真讓人回味不已。
課後書法班老師其實就是學校教書法的老師,除了教學生練書法,也順便訓練選手參賽,市賽、區賽到全省美展,書法教室裡堆滿獎盃獎狀,那是榮譽勳章也是孩子們努力耕耘的碩果。書法老師會寫好幾種字體,楷書、行書、隸書、草書……但初學書法,仍以工整的楷書做為入門磚。
楷書還分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和趙孟頫,當時和我一起學書法的同學,有人選靈活俊秀的柳體,也有人選嚴謹整齊的歐體,而我是選方正渾厚、磅礡雄勁的顏體,顏體結構平穩大度,在練字時同時練心。我持續學了好幾年書法課,不但影響到硬體字跟著變漂亮,心性處事也變得更加沉穩。
《大學》裡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透過書法,我領悟到「志向堅定、鎮靜不躁、心安理得、思慮周詳、有所收獲」的精髓,一顆寧靜的心,一份超然的靈,打造一個從容恬適有滋味的生活,若能得此暢意人生,才不枉人間道走一回。
與小熹爸爸閒聊時,他說:「我沒想讓她練成書法大家,只是希望練一手好字,見字如人,給人第一印象就能留下好印象,這是無形資產。而且學書法能讓她更專心細心、注意力集中,對學習其他才藝或面對問題困難都很有幫助。」不得不大讚小熹爸爸見解獨特,聽其闢解,醍醐灌頂。
小時練書法是練心靜,老時練書法則能練養生,南宋詩人陸游曾言:「一笑玩筆硯,病休萬知輕。」一筆一捺配合呼吸吐納,煩惱盡除,勞困盡褪,紓解壓力,能起疏筋鬆骨延緩老化作用,這是最高雅有品味的養生之道。想到這兒,早已蠢蠢欲動想翻出壓箱寶,鋪紙、擺硯、研墨、提筆、揮灑,來場睽違已久的精氣合一藝術饗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