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散文】 太祖死了,趙光義你站出來講兩句
中國歷史上自秦始皇以後的各個皇帝,除非遇到特別情況,一般都是父死子繼,如果老皇帝死了,卻由自己的兄弟來繼承皇位,必然有特別的情況。
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和第二個皇帝宋太宗,就是兄弟關係,很特別很奇怪,事情得從宋太祖掛掉那晚說起。
在《宋史.太祖本紀》中沒有特別提到宋太祖趙匡胤之死的可疑之處,它說:「癸丑(西元976年)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宋太祖在萬歲殿駕崩,享年50歲。
接著是他的弟弟趙光義即位,就是宋太宗。《宋史.太宗本紀》也寫得很平平:「開寶九年冬十月癸丑,太祖崩,帝遂即皇帝位。」
但要知道,趙匡胤死的時候,其實還有兩個成年兒子,次子趙德昭與四子趙德芳(長子德秀和三子德林均早夭),接皇帝位子的怎麼不是他們,而是弟弟趙光義?
太奇怪了,此後的皇帝均是宋太宗的嫡系子孫,直到南宋的宋孝宗時才回歸太祖一脈,因此,很多人懷疑,根本就是趙光義下毒手,幹掉哥哥宋太祖的。(註1)
先講我的結論吧:我傾向同意!
■燭影斧聲
《宋史》是元朝末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修撰,依據的是宋朝宮廷史官留下的資料,由於這個那個原因,人在宋朝屋簷下的史官不可能寫得太明白(給你一個眼神,自己體會),因此《宋史》也只能寫成這樣:宋太祖掛了,宋太宗頂上!
至於為什麼宋太祖領盒飯之後,不是由兒子頂上,卻是由弟弟上位,沒有資料,當然寫不了,但宋仁宗時的一個佛門人士(一說是和尚)文瑩寫的《續湘山野錄》卻有紀錄。
大約是,開寶九年十月那個晚上,趙匡胤請人找來趙光義(當時是開封尹,即首都市長。)來到他的寢室聊天打屁,席間把宦官宮妾都支開,房間只留趙匡胤和趙光義兄弟兩人。
「但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飲訖,禁漏三鼓,殿下雪已數寸。太祖引柱斧戳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
意思是,有人(那些被支開的宦官宮妾)藉著燭光映照紙窗上,看到趙光義好像因酒量太差,時不時起身離開,接下來就下雪了,太祖拿著「柱斧」在屋外玩著雪,還跟趙光義說「好做好做」,接著就進房睡覺,打鼾打得很大聲。
哪想到第二天凌晨,趙匡胤就駕鶴西歸去了。太宗便「於柩前即位(在太祖的棺木前宣誓就任皇帝)」。
也就是文瑩的這段紀錄,引出了「燭影斧聲」的詞兒,又因為「斧」這個字,使得《續湘山野錄》一出,讓人誤以為宋太祖是被趙光義拿「斧頭」砍死的。
但文瑩寫的很清楚,當時宋太祖拿的是「柱斧」(一種配戴的玉器),即使被趙光義拿去,或許可以打傷趙匡胤,畢竟柱斧也是一種像石頭那樣的硬物(註2),但砍不了趙匡胤。
更何況,在趙匡胤死後,《續湘山野錄》提到,宋太宗「引近臣環玉衣以瞻聖體,玉色瑩然如出湯沐(讓大臣瞻仰遺容,趙匡胤皮膚亮潔如剛洗過澡一樣)」,如果是斧頭砍人,遺體身上會有外傷,一眼就看得出。
所以,可以肯定趙匡胤不是被砍死。
那麼,看來宋太祖的死是自然死亡囉!
且慢下結論。
■另一種死法
要知道,宋太祖趙匡胤死前,唯一跟他在一起的是弟弟趙光義,如果今天讓刑事警察局來辦案的話,肯定第一個先傳喚趙光義,甚至來個測謊,管你是不是兄弟姐妹。
但是,在發生了「燭影斧聲」的事之後,即使趙光義不是皇家人員,要對他測謊也不可能,很簡單,因為沒有那麼先進的科技。
那麼就來驗屍。
剛剛講過,宋太祖手中拿的是柱斧,不是斧頭。即使被趙光義拿去,也砍不了趙匡胤,可以排除趙匡胤是被砍死的說法。
想來想去,我想到一種可能:下毒。
要知道在漢代,就已經有法醫檢驗的工作了。不過要驗是否中毒,可能得等到南宋的宋慈,就是寫《洗冤錄》的那位法醫,才算有了比較準確的方法,在北宋初年,要驗出宋太祖是不是中毒而死,並不容易。
因此,要嘛不懷疑宋太祖是自然猝死,如果你懷疑宋太祖可能中毒,那就得找間接證據。
有沒有輔助宋太祖是被毒死的證據呢?
有!
先撇開宋太祖有沒有可能被趙光義毒死的疑問,有一點可以確定,趙光義在當上皇帝後,確實曾毒殺過人,最有名的受害者就是千古詞帝李後主李煜。
南唐後主李煜在亡國後被關押到宋朝的皇宮中,因在詞中寫了「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宋太宗趙光義上綱上線地懷疑他還想「復國」,火大了,就用牽機藥毒殺了李煜。
當然,這也不能百分百證明就是趙光義下毒,殺了宋太祖。
要知道,《續湘山野錄》大約成書於宋真宗到宋神宗之間,當時宋太祖已死了超過20年,再者,《續湘山野錄》在文學史上是被列入小說筆記類,文瑩有關宋太祖掛掉那晚的情況,其資料是如何得來,也頗可疑,或許是聽宮內官宦人士所言,再輔以想像而成。
不過,如果配合宋太祖掛掉那天,趙光義的一些「古怪」行為來看,可以猜得到一二。
■司馬光紀錄
讓我們回到宋太祖掛掉的那個凌晨。
這回,有一個人的記錄就很重要了。
北宋史學家,那個打破水缸救小朋友的司馬光,在他的歷史筆記《涑水記聞.卷一》中,寫下了一段。
不引原文了,簡單說,就是趙匡胤掛了後,他老婆宋皇后馬上吩咐宦官王繼隆,趕快通知趙匡胤的兒子,18歲的趙德芳,讓他迅速入宮,準備接替皇位(顯然宋皇后屬意四子德芳接皇位,而不是次子德昭)。
哪想到,王繼隆先不去找趙德芳,而是直接去找當時任開封市長的趙光義。
半夜三更,在開封府門口,王繼隆看到醫官賈德玄(也有叫『程德元』或『程德玄』者,不過這不重要,反正就是個醫官。)早已等候多時,看來這醫官早就知道趙匡胤會駕崩的事了,於是,賈德玄帶著王繼隆,進了開封府,要拉趙光義進宮。
本來趙光義還有些扭捏,「猶豫不敢行」。
王繼隆看趙光義不像個爺們,就說:「事久將為他人有矣!」如果再不走,就是別人「有」了,這個「有」指的就是「當皇帝」 的意思。
因為趙匡胤的兩個兒子都已成年,是皇位的合法繼承人,此外,趙匡胤除了趙光義,還有一個弟弟趙廷美,沒準兒也在覬覦皇位,如果趙光義再扭扭捏捏,他就只能作夢當皇帝了,夢裡什麼都有。
在催促下,趙光義隨即帶著王繼隆、賈德玄等人冒著大雪,迅速趕去皇宮。
一行人進了皇宮後,宋皇后聽說王繼隆回來了,還隨口問了句,「是德芳來了嗎」,萬萬沒想到,出現在她面前的,竟然是不請自來的小叔趙光義。
這時宋皇后嚇尿了,見事情已無法改變,宋皇后只能無奈對著趙光義說了一句話:「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官家,是宋朝人對皇帝的稱呼,意思是「以後咱母子的命運,就靠皇帝您了」。
趙光義鼻孔朝著癱跪在地上的宋皇后,淡淡回了句:「共保富貴,無憂也!」我們一起享受榮華富貴吧,別擔心!
【註1】關於趙光義繼承皇位的祕辛,《宋史》有「金匱之盟」的說法,說杜太后(趙匡胤、趙光義的生母)臨終時召宰相趙普入宮記錄遺言,巴拉巴拉講一堆什麼趙匡胤能得天下,是趙光義的功勞……要趙匡胤傳位於弟趙光義。這份遺書藏於金匱之中,因此名為「金匱之盟」。但真實性可疑。
【註2】趙匡胤好像很喜歡隨身佩戴這柱斧。司馬光《涑水記聞》提到一件事:宋太祖有一日在後苑拿著彈弓打麻雀尋開心。這時有一官員突然前來,聲稱「有急事請見」,宋太祖趕忙召見,不料閱讀奏狀後,卻發現只是一件普通公務,便生氣的「舉柱斧柄撞其口」,打斷了那官員的兩顆牙齒。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