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木瓜情緣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文榮。
點閱率:1,649

我和木瓜很早就結緣,西元1953年就讀台東師範,隔著一條馬路就是農林廳改良場,種植大面積的木瓜果園,試驗的品種就是當時最流行的蘇魯種,果實纍纍,成熟以後就掉在地上,非常可惜。
  當時根本沒有零用錢可以買水果吃,農場裡的木瓜那麼多,我們也不敢妄想去偷摘,因為竊盜罪被發覺那就是開除學籍的處分,不敢以身試法。掉在地上熟透的木瓜,腐爛成為肥料,補充木瓜樹的營養。
  台灣光復後,我就讀的母校麻豆埤頭國小,後來又改為大山國小,教導主任陳故先生,看農村小朋友普遍營養不良,三餐能吃飽飯就不錯了,不可能有水果吃。發動全校的師生,在全校所有的空地上,包含花園,全部種植木瓜,選擇的品種就是蘇魯種,個頭大,甜度高,成長快速,大量生產,每個星期可以吃到兩次木瓜。
  我父親也在埤頭國小服務,受到教導主任的影響,他也在家裡的空地上種植木瓜,產量可觀,吃不完的還可以分送親友。
  師範學校畢業,回到家鄉任教三年,服務期滿到台北工讀,每次返鄉之前,父親就會告訴弟妹們:「你們的大哥喜歡吃木瓜,我摘了幾個下來,回來給他吃了的,你們不能把木瓜吃掉。」
  父親再三叮嚀,留下好幾個木瓜讓我品嚐,獲得父親特別的關愛,品嚐木瓜時,融入濃濃的親情,格外溫馨香甜。
  民國48年住新莊達22年,民國53年結婚,70年後到林口定居,擁有一個小小的庭院,可以蒔花種草。
  婚後妻知道我愛吃木瓜,每次上菜市場,總會買幾個木瓜回來。這個習慣,維持了很久,變成晚餐後要吃半個木瓜的習慣。
  兒子結婚後,媳婦偶爾上次菜市場,知道我喜歡吃木瓜,她也會習慣的買幾個回來。
  後來權威的醫學雜誌發表論文,認為木瓜是水果營養最豐富的,列為第一名的水果。還有很多的礦物質。我很高興,居然多年來天天吃半個木瓜,真的能延年益壽,覺得很幸運。
  小孫子喜歡種植花草,在新莊自家的陽台,小花盆種植兩顆木瓜樹,有一天回家問阿公說:
  「爸爸說木瓜種在小花盆裡面長不大,搬回來種在庭院裡好不好?」
「好啊!但是你要自己照顧。」
  他高興拍拍手,下個禮拜天,把花盆帶回來,兒子幫他在庭院裡挖了兩個洞,順利把木瓜種植下去。
  每個禮拜回來,他都會去關懷那兩棵木瓜,春天到夏天成長非常快速,秋天開始結了木瓜果實。自己施肥,澆水。專心照料。到了冬天,木瓜最大的有巴掌大,綠色的果實,成為家人注目的焦點。沒想到人院子裡也可以種植木瓜。成長的情況良好。
  小院子分成兩塊,左邊這一塊對著落地窗,陽光比較充足,木瓜生長速度快速,現在已經高達5公尺以上,時序進入寒冬,翠綠葉子,強勁的東北季風吹來,搖曳生姿,根部牢牢緊抓著地面,屹立不搖。天氣晴朗時,推開落地窗,觀賞木瓜葉子在風中飄蕩的丰姿,木瓜果實,逐漸長大,內心充滿了喜悅。
  星期日回來,小孫子看著五個木瓜長在樹上,問我:
「阿公!什麼時候木瓜才能摘下來吃?」
「果實變黃,才能摘下來,現在果皮還是綠色的,就是還沒有成熟,還要再等。」
媳婦說:「如果現在摘下來,只能夠做涼拌木瓜絲,味道也不錯。」
經過大家的討論,決定摘下兩顆最大的,做涼拌木瓜絲,當今天晚餐的小菜。
兒子摘下兩個木瓜,媳婦下廚把兩個木瓜切成細絲,加上鹽巴醃製,濾掉水份,加上糖,白醋,辣椒切成細絲涼拌,一大盤泰國名菜「涼拌木瓜絲」就完成了。
晚餐桌上這一盤小菜非常受歡迎,品嚐自己種植採收的木瓜,加工成一道小菜,開胃之外,另外增加一份豐收的喜悅。
木瓜的營養成份很高,被列為於營養成份最高的第一名,幾乎每天我都要吃半個木瓜,幫助消化,使排便順暢,天天食用的確對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