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追憶消失的四四兩

發布日期:
作者: 神盾。
點閱率:1,796
字型大小:

楔子
觀賞金廈兩岸已歷經17年的煙火秀,站在昔日的工作崗位頂端撫今追昔,雖然物換星移,感觸良多,在一樣的高粱酒香瀰漫的空氣裡,嘆世事多滄桑。回首兩岸對峙的年代,我身處前線堅守崗位,又曾於兩岸邁向和平新進程之際,復何其有幸充當破冰之旅的馬前卒,見證大時代的脈動轉變新紀元。嗣由於民主社會政黨輪替,政局多變,統一大業運途多舛,惟仍感謝上蒼巧安排,讓我曾以有限之生命,為多難的祖國奉獻一點心力,間為歷史作紀錄,能不虔敬感恩?
引子:
民國九十三年,因公派赴對岸出席兩岸協定事務前置會議,預定循「小三通」水路往水頭港搭船前往,先是松山飛金門,一下飛機驅車途經舊金城聚落,出西門,抬頭仰望城樓及城牆--曾幾何時已改頭換面奐然一新,急喚司機停車,駕駛急煞住,忙回首滿臉關切道:
「督座,怎麼了?您沒怎樣吧?」
「喔,沒事,你車開得很好!感恩呢。我只是突然想下車看看這個曾經是我三十年前當兵駐過的地方,有一陣子沒有重回這裡憑弔了,變化太大了,真是世事多滄桑啊……」。
「您是說這城樓?或圍牆?當年有駐軍?」司機一臉狐疑。
「那是!當年這城樓及靠這邊夯土加寬的城牆駐滿軍隊,有空軍防炮、還有陸軍步兵、及這城樓上我裝甲騎兵連分駐的觀測所;六十年代駐軍幾乎飽和,別說西門這一隅,觸目所及,到處軍人!你出生較晚,未躬逢其盛,當年金城街上的電影院,假日的『三角換防』盛況--足以見證那時代的巔峰狀態;金西守備區師部附近的頂堡村文康中心--以金西戲院為軸心方圓三里之地帶,假日亦是兵潮洶湧,曾一度被台籍充員兵戲稱為『小西門町』呢。」
「督座您剛才說的『三角換防』是怎麼一回事?」
「唉,不就是城裡那三家電影院一散場,人潮退出轉往另兩家移動的盛況--恰如軍隊換防潮流一般唄。」
「聽您這麼講,那麼金城街上豈不可媲美稱為『小台北』了?」
「可以這麼講!你聯想力真豐富,當年確有這美稱沒錯!」
「督座您說曾在這裡當兵,可以不可以講講當年這裡的盛況?或說在這裡曾經讓您難以忘懷的往事,我很好奇--反正船班時間尚早,去那裡也是空等……」。
「現在兩岸關係正朝和平之路邁進,隨著政策調整國防戰備,咱們外島也逐步撤軍,許多軍事設施隨之棄置荒廢實在可惜,更有甚者,隨著地方建設的拓展,昔日戰地遺蹟也可能一夕之間化為烏有,實在令人唏噓啊!這裡不就是一例嗎?」
於是,我們一起登上城樓,聽我娓娓道出陳年舊事……。
一、海門天險設「前觀」:
金門城,有明一代,即為朝廷命官「千戶」屯衛之邊防要塞,西門城樓,距昔商船泊港處咫尺天涯,唯歷經滄海桑田故,日久淤塞港灣功能已然消失,但軍事上制高險要歷朝不衰,曾與金龜尾砲台、金龍尾砲台互為犄角,或延長縱深構成「鐵三角」以拱衛金門城,倭寇海賊入侵,烽火臺上狼煙起,嗚咽牛角號音裡,將士用命,固若金湯,雄鎮海門,巍然金門西南之屏障。
迨民國三十八年國軍由彼岸撤守金門,進城的部隊保留了城樓--做為扼制西南海岸沿線陸路交通動脈之咽喉,但為構築海防碉堡以禦敵,在乏物缺料的困境下,不得不就近取材,拆走古城牆磚石以應急需,後來是不是發現這裡原來是個戰略要點呢?--所以又以夯土方式在原牆位址築起長城,闢陣地置重兵,美援到位的「大砲連」也適時在古城樓上設立了「前進觀測所」(簡稱「前觀」),代號442。
  由於民國三十九年「三谿部隊」在有「廈門鎖鑰」之稱的大二擔島重創匪軍,從此孤懸金門外海「外島中的外島」蕞爾之地得以找到「支撐點」(抱歉:套用股市用語,「打仗就跟股市一樣是箇賭局」這句名言是我觀測所痞仔觀測兵吳桀雍狗嘴裡吐出的象牙)固守下來,復由於經年累月的戰場經營,屹立不搖幾成定局;於是,為制敵機先,盱衡全局--「前觀」再推進到「前線的最前線」俾收更大功效以及爭取時效。這裡原設觀測所形同雞肋棄之可惜,即使觀測區域重疊或可互補不足,應屬強化之佈局;嗣經檢討由軍屬砲兵移交防區野戰師接管,然師炮指部已有現成「前觀」,火砲口徑射程不同,觀測目標區有別,顯然他們不想疊床架屋多此一舉;那麼找何單位接手呢?有了--「裝騎連」不是職司戰場敵情偵搜嗎?「觀測」任務與該連職掌若合符節,好像也沒有什麼牴觸之處嘛--那敢情好!就是你們接下了。於是乎,我們分遣出一個班的兵力在此駐守,延續香火接手觀測匪情動態。
二、古城樓上「觀測所」:
六十四年的春節前後,442(軍事術語讀音:「四四兩」)觀測所長楊明華(鳳山第二士校常10期炮科)適年度返台休假兩週,彼時我剛奉命支援古寧頭777觀測所任務結束返鎮西戰車排歸建(前情詳見金副7月23日拙作「海角前哨追憶曲」),連長以前派任務同樣理由要我即赴該所交接,一履斯地剎那不敢相信:一個古城樓竟會被軍工以RC強化改裝成有觀測臺以及10人寢室含武器彈藥庫中山室的堅實掩蔽部,更有甚者--旁邊還毗連著空軍防砲連的四管電動五零機槍陣地,這個城樓還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啊。站到城外看--隔著外壕只見林木蓊鬱裡深溝高壘;由城內觀之--則見緩斜坡上各型工事層層疊疊隱藏其間。
三、「混合兵種」衛古城:
從古城樓往北側舊牆廓延伸約200米稜線上,空軍九○高砲連的四門九○高射砲在陣地上一字排開,每日清晨手動馬達一拉響,開始出砲操:碰碰聲裡只見雷達、指揮儀、追蹤儀等操作忙碌起來似一鍋沸騰的水喧鬧不止,口令複誦聲整齊一致,就像砲管與雷達指揮儀同一軸線,令俺這初履斯地新兵驚喜連連。至於稜線以下至接地處--陸軍兵器連各型火砲及重型機槍陣地掩體錯落於灌木叢裡,櫛比鱗次以交通壕、散兵坑串聯縱橫其間,星羅棋布於這狹長地帶中,高砲操出完,輪到步兵的75砲、106砲、42砲等砲操上場,口令吆喝聲此起彼落,火燄噴射器組也不甘示弱輪番上演攻擊預習秀,鎮日熱鬧非凡,在這裡俺們看到了國軍高昂士氣的黃金時代,在這古城牆的一隅,陸空混合兵種位處制高又盤據要衝,儼然軍事要塞捍衛古老的城池,亙古不渝。
四、簡單任務真愜意:
由於不久前甫於古寧頭最前哨身擔觀測重任,相較之下--來到這裡輕鬆許多,雖然都是觀測所,但此所處位置(縱深特長--前有大二膽島及烈嶼諸島充當前衛)、任務性質以及隸屬位階終是不同,此間只是補強性質已如前述,既非觀測要角,比起之前的直隸防衛部任務繁劇簡直形同天壤,現在只要注意對岸大目標南太武山及白石砲臺一帶砲壘,是否突掀砲衣?機帆船只要注意其是否突然集結,其他沒有什麼可以持續向上報告的情資,所以一人當班,預置規定兵力在附近待命綽綽有餘矣,故在這半個月期間落得浮生半日閒,除了看遍中山室的文康書籍、與充員兵們擺擺龍門陣大話天地外,再不就像這狹長地帶的陣地指揮官一般,看完空軍的砲操再看陸軍的砲操,感染一下他們的強大士氣--俾免因生活的單調乏味而淪為死氣沉沉唄!(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