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白腰鵲鴝
走過植物園,往博愛路小徑旁的肯氏南洋杉樹上,又看到白腰鵲鴝了。牠站在樹枝上,照例不太怕人,並沒有因為有民眾走近在拍照而飛走。這是我喜歡牠的原因,雖然,在台灣鳥類保育學家的眼光中,牠是外來種,會與台灣本土鳥種彼此之間競爭巢位,而帶來生態威脅。
而且,據說,台灣第一次在野外見到白腰鵲鴝的記錄,就是在一九八八年的台北植物園內。
但如此多年過去,植物園的白腰鵲鴝其實也不多,要看到牠,還是不容易,可見或許植物園也有在注意防止牠太過繁殖吧!
可是白腰鵲鴝的確很親民,記得我兩、三年前,第一次在植物園看到白腰鵲鴝,牠可真是不怕人,在枝葉上跳來跳去的,沒有因人漸多而飛走,反而越飛越下來,在最低的一支樹幹上,索性轉身來,轉身去的,任人拍照,怪不得攝影家樂得一直按相機。更難得的是牠一直輕展歌喉鳴叫。這是我第一次聽到白腰鵲鴝的叫聲,想不到如此婉轉、輕脆,最重要的是還時常會變音、轉調卻不改其清亮、好聽,其聲雖不大,卻像流水的幽靜,時而因經過岩石或有落差的地形,而激起一些小小的回音似的。
今天看到的這隻白腰鵲鴝,雖然還沒開始展歌喉鳴叫,或許路過民眾還不多,尚未激起他的表演欲,但光肯站著枝葉上,不因我們走近而飛走,就很討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