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在世界各地大城小鎮吃早餐

發布日期:
作者: 東瑞。
點閱率:1,054

寫過一篇小說《媽媽的忠實男內助》,敘述喪偶的一位媽媽最後再婚,嫁給一位每天為她貼心服侍早餐的家政男僕,最後嫁給他,她特地對小兒子說這就是他是新爸爸,比一般機械人還高級的再造人;我也寫過小散文《吃遍東南亞》,事緣我發現東南亞以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和越南也是著名的美食國度,各有各的特色和絕招,何嘗不想吃遍?尤其是營養師、美食家特別重視和強調要吃得飽、吃得好的早餐。
在無法溫飽的地區,中晚餐都很勉強;早餐變成了一種奢望。香港也有一些弱勢族群,上午約十點左右上酒樓飲茶點,早餐午餐兩餐一起解決。
在香港一般家庭講究方便,家庭主婦提早今晚買明天的早餐,上班族尤其是白領階層一早趕上班,上班前買麵包或三文治之類,帶在路上或寫字樓吃。在香港居住那麼久了,很少外出觀察香港小市民在外買早餐或吃早餐的眾生相。
一天早晨,經過九龍紅磡的裕民街,看到上班族幾乎都在同一條街買早餐,引起我的好奇。我抓手機拍攝放大看,才發現街不長,居然有十幾家小食肆,而且都在賣早餐,一時吸引我趨近觀看。原來在賣三文治、炒米粉和其他各類早點,最受歡迎的是三文治,餡有蔬菜(番茄)、吞拿魚、午餐肉、火腿、芝士的……此外,還有通常酒樓售賣的一些香港代表性點心,如腸粉、蘿蔔糕、叉燒包子等。我走到街尾最後一間,發現顧客不多,但貨色齊全,還售賣各種涼茶呢。也許主打涼茶,而早點只是聊備一格吧。我買了兩份腸粉,要求老闆娘,醬油,甜醬、辣醬、花生醬、芝麻什麼都落齊,老闆笑笑,說OK!她的速度很快,將裝好的兩盒腸粉遞給我。回家試吃久違的腸粉,美味無比,與酒樓的包餡腸粉,太少調料,不能同日而語。
這個早晨,吃到美味的早餐,心情特好,想到兩年來禁足、人數限制、市面一片冷清的景象,如今漸行漸遠了;好想出外透透氣啊。自然也禁不住回想昔日旅行的日子、在世界各地吃早餐的情景,那是非常有趣的,有的,還令人十分懷念哩。
到金門走走吧!疫情三年,僅半小時海程的廈門-金門客輪一停就是三年;疫情稍緩,遲早會恢復。那就不要錯過金門的早餐吧!五萬多人口的金門。早餐鋪子賣的早餐,有甜鹹肉包子、金門式燒餅、廣東粥、蚵嗲、豆漿、咖啡等,雖然花樣沒有午晚餐豐富,但金門人的家鄉情味總是那麼濃郁,令人留「涎」忘返。充滿人情味的民宿早餐,有一家叫法蘭克民宿的,曾經當教師的老闆就很有意思地將早餐分ABCD餐,主要是搭配的不同,那是需要前一晚讓住客提早登記的。次晨一份份編好房間號碼的早餐就很早放置在樓下大堂的餐臺上,不怕遊客幾點睡醒,也不限進餐時限。金門的廣東粥除了肉片,裡面還加入了雞蛋、肉丸子,在香港是沒有的;香港的粥有魚片粥、牛肉粥、皮蛋瘦肉粥,而粥煲得很稀爛,金門的廣東粥粥水也稀爛,看來這就是是「廣東粥」名稱的來源吧。來自廣東,內容卻已經變種了。
不由得也想到了在內地一些大城小鎮旅遊時吃的不同早餐。我們到山東自由行,到過棗莊探訪朋友,常常在大寒天一早一家大小三五人約我們出外吃早餐,天氣太冷了,穿著大棉衣、脖子圍著厚圍巾、哈著熱氣,走到街角搭起的帳篷群落一帶,隨便進入其中一家地方比較寬敞的攤檔,六、七人就圍坐在一張小矮台周圍吃,一邊是冒著騰騰熱氣的小灶,一邊是食客在大快朵頤。師傅夫婦忙成一團,不斷將一籠一籠的菜肉包子、小籠包、韭菜餃子、燒賣陸續端上來。他們做的燒餅等早餐確實非常好,這樣美味的早餐,真是讓我們胃口大開。初冬的日子,文友間圍爐而吃,氣氛溫馨,多少年後這樣的畫面不斷重現腦際,足堪回味。
難忘的是有一年,朋友相約在冬季。我們到江蘇南通探訪好友徐築、徐織老師兄妹。徐大哥居然選擇在某一天,一大早開車陪我們到全國包子最出名的揚州吃早餐。揚州幾家酒樓的各色包子特別豐盛,也在全國極負盛名。抵達後,進一家有名的酒樓,太早了,天氣也夠冷,食客很少,別人多數是買了打包帶回家。早點有青菜包、鮮肉包、洗沙包、乾菜包、三丁包、五丁包、蟹黃包、蘿蔔絲包、千層油糕、翡翠燒賣、糯米燒賣、筍肉蒸餃等等。我們作為香港客首次奔波幾十公里、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吃早點,從來未曾經歷過的經驗,未免感覺新鮮而激動,記得還在裝飾得古色古香的酒樓門面照相,留下美好印象。
當然,我們也很喜歡上海特色的早餐。博覽會期間,我們住在蒙自路,不遠處就是地鐵口,非常方便。這條蒙自路,在上海不算很出名,也不很長,但早晨車水馬龍,熙熙攘攘,非常熱鬧,生活氣息很濃,堪稱典型的「大」上海的小小社會縮影。賣早餐的小鋪,多數賣各種包子,常見的有一籠一籠的小籠包,菜肉包、韭菜餅、蔥油餅、雞蛋、豆漿等等,妙在中式的早餐鋪子還夾雜舶來餐店如家鄉雞、麥當奴之類。(上)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