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園林折枝花之補景

發布日期:
作者: 楊淑如。
點閱率:1,010
字型大小:

由來喜愛美好的事物是人之常情!清代注重仕女畫,認為如此正可集結了人物、山水和花鳥等等之美。晚清名畫家費丹旭(1802─1850)的人物畫為人廣知,畫幅條屏為人歡迎時價甚高,在清畫家史上占著重要地位。從其傳世之庭院人物繪畫作品中,發現架構了園藝、器皿與居室等文士之閒趣風雅,呈現出宴飲清賞與自然遊憩的融合空間。他不但善書畫亦工詩詞,並且詩詞存著有《依舊草堂遺稿》,是東軒吟社好友汪鉽多所蒐羅舊作而付梓。
自古禪宗或文人水墨畫分成南北宗派,就連帶清朝時期在野文人畫家也有所別,早期上海仕女畫分成改琦的「改派」和費丹旭的「費派」,民間有「改費」之著稱;別於宮廷畫家的繁複工麗,兩位畫師皆曾巧心繪製紅樓夢人物圖,美人群像行遊山石、草木、房舍間,亦寫亦工受到極大稱道。費丹旭雖為人物畫的鉅手,但在詩詞的造詣仍可算自成一家,由他能夠瞭解清中期嘉慶、道光年間姑蘇地區的藝術發展,以及對於晚清藝文開啟風格的影響。
園林為文學、繪畫的綜合藝術,故而費丹旭不但最擅長設花木景的仕女圖,寫作受影響且透露和顏飄逸以及嫻雅的生活美學。費丹旭在自畫像中手握執筆,似「作畫」亦能夠「書寫」,因此本文將探討畫家身分的費丹旭,為求詩詞創作更精益求精而在結社中拜師學習,頗富文學修養。故文字蘊含著園林情景融通的傳統書畫美感,「畫境詩心」是文人實踐詩詞為透析心靈樂園的記憶圖像。
清代著名詩人、學者厲鶚(1692─1752),浙江杭州人,費丹旭另一具影響的作品當推厲鶚畫像,據費丹旭詩集所記,他先後作厲鶚像二幀,其可見於詩題。對宋代畫學系統輯錄的厲鶚言:「畫學之業,曰人物,曰山水,曰鳥獸,曰花竹,曰屋木。……考畫之等,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態、形色俱若自然,筆韻高簡為工。宋畫院各有試目,思陵嘗自出新意,以品畫師。……宋畫院眾工,必先呈稿,然後上真,所畫人物、山水、花木、鳥獸,種種臻妙。」美麗景色觸動了詩思,厲鶚自己曾於詩作中談及欣賞園林物色的五感之樂;根據〈費丹旭傳〉提及費氏告子「喜愛庭木」也屬眾所周知,因此文士詩詞經常涉及遊賞園林環繞不盡的藝術美,可說文學之事莫不與園林文化息息相關。
在清代中葉崛起兩位著名的人物畫家:一位是改琦,號七薌,江蘇華亭人;一位是費丹旭,號曉樓,浙江烏程人。當時畫苑中人稱他們為「一時瑜亮」。兩位畫家,均有傳人,稱之為改派、費派。改七薌因有《紅樓夢圖詠》刊印流傳,知者較多。而費曉樓之《紅樓夢人物圖像》,由於未見專文流傳,知者甚鮮。特別是他於道光十四年在蘇州拙政園中所繪之《凹晶館聯吟》圖,允為紅畫精晶,其中還包含著一段曹雪芹早年在蘇州活動的傳說。
因為在改琦盛名下,年輕的費氏尚未大大出名廣為人知。所以,清朝與現代紅學家的考證及蘇州地區老人們的流傳,相信費丹旭作《凹晶館聯吟圖》時,遍尋較適合的景致流連園林,故相傳大觀園從蘇州拙政園脫胎,藉由此處山水布局和亭台形姿畫出了《紅樓夢》的最佳背景,又使得整體藝術表現臻至「以景襯人、情景相融」之意境。可惜,細讀遊園詩詞並沒有發現在《依舊草堂遺稿》內,存著任何品賞拙政園的作品,他或許認為拙政園就應該學習文徵明的圖冊,也或許因為寫生心得已經於畫作中呈顯,故不再創作文學另行它種藝術形式之記錄。
因費丹旭詩詞較無確切分類主題,但明顯看出他的賞遊地景多半為私家園林、公共園林和寺院園林,不見氣勢宏大的皇家園林,嚮往平和寧靜的清幽氛圍,設色淡雅優美。詩詞從題目、內容來看,顯然親身遊歷並非採取模仿或想像虛構,應與畫家實際寫生經驗有關。
閱讀園林詩詞之人通過詩詞內容的鑒賞方法,與藝術思維方式來細細品味著畫境美,以及經字畫融滲後形成的審美效果,體會不同類型作品的深層意蘊、情趣和特徵。按《依舊草堂遺稿》增補資料重製成《費丹旭集》,是費丹旭生前留存的部分詩詞,彙編作品傳世。
費丹旭繪圖注重人物背景安排,或設置樓臺之內,或安排林蔭之中,於園林間其意甚適,都運用他曾客遊名園和流寓園居的經驗。一般人出遊賞景泰半會選擇繽紛的春季,而費丹旭所寫園林詩詞形容春氣仍頗覺寒涼感;如何在個人的情性特識上,營造士文化的生活雅趣,即到園林遊賞之主旨。他身家不多又沒有自己的園林建築,但因熱愛大自然天性而欣喜親近花木,雖處境飄零仍無孤憤牢騷語調,自在賞景且並未汲汲營求聲色逸樂,托景興喻、內心清澄之際,可見安貧守道的修養。
他於藝壇成為宗師的影響深遠,其如畫的詩詞寫作特色也自然值得關注。所以畫家為人瀟灑才華冠絕,山水、花卉方面作品無一不擅,甚至仕女的獨特幽情,其風格遠及清末人物年畫和民國的廣告月份牌。然則文人士氣的善品高才之處,還是藉由《依舊草堂遺稿》的園林詩詞方可一窺到究竟,而書中描繪的情思和審美觀念,對現代園林藝術設計亦具啟發。
倘使景觀通過生理與心理的體驗,中和之道為園林生活平和安樂的情境,故而修身是可實現之憑藉。文人耳目下的園內閑景為一種永恆之美,所以王維被尊稱為文人畫之祖,輞川呈現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文人藝術境界,無論蘇東坡的「胸有成竹」說法,或者是鄭板橋的「胸無成竹」道理,莫不皆然;費丹旭園林詩詞作品則效法諸位前輩,精神能夠無憂忘慮,於此充分表現出傳統文人心靈中,嚮往回歸樂園樂世之桃花源樂土。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