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聽君一席話的啟發

發布日期:
作者: 張博智。
點閱率:1,167
字型大小:

黃埔建校百年大慶之日,巧遇任教於正修科技大學的張教授。張教授是陸軍官校正59期,他的幾位同學與我也曾有所過從,因此格外感到親切,對他的專業與成就頗為欽佩與嚮往,乃與之相約前往他的實驗室拜訪。
來到正修,心想佔地近五百坪的實驗室會在哪裡?竟在大門口的行政大樓之內,難怪張教授笑說自己就在「天子腳下」-樓層在校長室之下。
一出電梯,廊道上陳列著各式各樣的實驗成品,各個區間更有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的實驗品項,不禁既吃驚又欽佩。我想,這個實驗室之所以設置在行政大樓,學校或許有將之作為門面方便外賓就近參訪的構思吧。
在張教授的引導下,逐一走進不同的實驗室,聽他簡介各項實驗的源起、發想、創作、進程與效益,益發欽敬。看過琳瑯滿目的科技產品,回到他的辦公室,聽教授點撥。對於科技我是門外漢,但對張教授的談話卻是深有所感,當我推崇他的學經歷及研究成果時,張教授正色表示,他不是天縱英明或資質過人,而是憑藉中庸之道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的古訓而苦學勤學的結果。
話說從前,當年,官校畢業後的第二年,他就報考交大電子物理所,通過艱難的筆試考驗後,進入面試,面對幾位教授考問的場景與對話值得一記。
「你是陸軍官校畢業的?」第一位口試官開門見山提問。
「你在學校所修與物理相關的專業課目只有二十七個學分?僅憑二十幾個學分就能考上清華?」
「報告教授,我們官校是全人教育,培養均衡的軍事領導幹部,所以除了專業課目之外,還要學習各面向的通識教育。」
顯然,這位口試委員對這位出身黃埔的子弟的專業水平存疑,就拿起他的在學成績單要看看他的「底細」。
「什麼是《愛國詩辭選》?」口試官隨意地問,沒想到
他一口氣將十二位愛國詩詞作者如辛棄疾、陸游、文天祥、岳飛等人的代表作逐一背誦了一輪。教授為他連環炮的回答止住了提問。
「你的數學怎麼考的?」聽聞第二位口試官的提問,他直覺以為他考的並不理想,感到有些惶恐。誰知道他的數學九十七分是創了紀錄。口試官要問的是考這麼好是否有「撇步」。
實際上,沒有「撇步」唯一的竅門是,除了專心聽課,研讀教科書之外,他還將數學界的三大名著認真的研讀與演算過。
聽完前面兩輪師生的對話後,第三位口試官沒有提問,卻說他要定了這位研究生,要他歸入門下。
然而,口試結束後,他並沒有進入交大電子物理所,只因軍方釋出的名額沒了,只好轉入中正理工學院,這卻是人生的另一個轉捩點。
張教授說,當時因為失去就讀交大名校的機會,他有些氣餒的來到中正理工學院向指導教教授報到。
「法憲啊,為師的出幾道數學題讓你解解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看題後,你只要回答會不會。」
指導教授當場就在黑板上出題。看了又看,他只好勉強地回答不會。
接著教授再出第二道題,仍然無法解題。
接連兩道題都不會解,指導教授隨即撥了電話給所長,開口就說「你們怎麼搞得?名額這麼少,卻招來這樣的學生……」教授轉頭問他屬甚麼?「屬猴!」
「你們招來猴子般的研究生,不是在浪費我的時間和生命嗎!」
當教授氣沖沖地掛上電話,回頭看見兩眼瞪的大大的研究生,卻一臉輕鬆的說︰「嗯,有殺氣。不服氣?那為師的就這一道題,用七種方式來解題,讓你瞧瞧。」於是乎,他就眼睜睜地看著教授在黑板上飛也似地做不同的演算,而所得的答案都是一樣。親眼所見,目瞪口呆,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禁撲身下跪抱住教授的大腿,並且大聲的表示堅定地跟隨老師學習的決心。
當年,中正理工學院因緣際會下,來了七位出自美國名校的老師,每一位都極具專精的學養,正因為七位高人的交互指點,甚至嚴格考核,讓他在不斷的磨練、錘鍊下,拉高眼界、開拓思維,更加勤奮進取的做研究。這也奠定了日後出國留學,兩年半完成博士學位的堅實基礎。
研究所奇遇經歷之外,他在步訓部正規班結訓後,也有特殊的際遇。
那時候,丁渝洲中將從八軍團奉調主持陸軍官校,要求總教官室編撰《戰鬥原則》卻遲遲無法達到丁校長的要求。經過推介,他承接了這項艱鉅的任務。
經過不斷搜尋與彙整資料,再經過邏輯性的組織編撰,終於完成初稿要向丁校長提報。那時,與會的人都戰戰兢兢,唯恐再次卡關。
丁校長看了看資料後,環視會場,逐一指名要求表示看法。大家除了肯定他的認真之外,也有婉轉向校長請求寬容的意思。這些「言不及義」的發言,都被校長中途打斷。最後,校長言簡意賅地做了指裁示︰這篇提報,寫出了我從軍三十五年的想法,足堪當作教材推廣宣教!
因此,他從連長一職調往總教官室,並擔任當年入伍生團的主課教官。撰述通過丁中將的法眼,而且獲得表揚獎勵的經驗我也曾經有過,聽他一說,我也感同身受呢。
我們在談話間,聽到門外敲門及報告的聲音︰研究生某某某請示進入!
獲准進門的研究生帶來兩杯飲料,他敬謹的將之與原有的茶水、咖啡整齊有序的擺放後再鞠躬離開。
聽聞報告詞,我就感到驚訝,看到研究生的態度與處置更加好奇,請教他如何將軍事化的規範帶入此間?但張教授卻說,這不是軍事化的訓練,而是他對學生生活與學習時進退應對的基本要求,他的學生不只在學校以這種態度面對師長,更在畢業後在職上自然而然的與人應對。
「把物件歸位,幫長者開門,保持積極進取、有禮有節的進退應對,讓人耳目一新,贏得讚賞。」張教授說,因為這樣,他的學生頗受業界歡迎,有人入行三個月,就因為從容有序地表現被董事長不次拔擢為特助。
常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正是我拜訪張博士的感觸。當日,他的許多親身經歷與見聞堪稱不勝枚舉,諸多甚具啟發性的體驗與「金句警語」我也因為聽得津津有味而忘了立即筆記要點,事後只能簡略記之,儘管如此,這些事情已讓我玩味再三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