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會
出差時,怎麼解決夜宿的開題?
其一,借住友人家的客房?這恐怕不是一個好方案。因為限制很多,又要欠下一個人情,還可能陷朋友於不義,衍生的問題多而又瑣屑,所以完全不必考慮。
找一般的民宿,好嗎?當然不好。因為難得遇見一個不好客的民宿主人。或許吧,找間物業管理公司打理的日租型套房可能是可行的選項,但是那似乎又太沒有人味了,更何況也不知道合不合法,安不安全。
那麼,就Motel,汽車旅館吧,再一想,還是不妥。首先,雖然不是一定得坐車才能住房,但是推著行李直接走進旅館去,臉上就活像刻了字,總覺得怪怪地。再者,即便是有些Motel會提供助興的玩具,但是敢用、會用、用得上手的玩具還是十分有限,所以那些附帶的福利只是望梅止渴罷了;我,早過了增長知識、拓展見聞的年紀,再說,衛生的問題緦是令人卻步。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兩個成年男女夜宿Motel,動機不言可喻,太明顯了。畢竟我還是一個害羞的良家婦女,一笑。
所以,前後斟酌,思量的最終結果,還是傳統的飯店最適合。就把自己當成一般的旅人,而Frank1975則是來訪,洽公的客戶,如果有人或櫃檯問起就這麼說吧。我想,我相信,以我的社會人氣指數來說,狗仔隊應該沒有任何興趣。我把這次邀約的時間、地點和說辭用私訊傳給他。
「那麼,這次我得穿西裝,打領帶,正式打扮一番才行。要不要,也提個公事包,裡頭放一些小東西?」Frank1975回訊。
Frank1975自以為幽默,但是我和他之間並不需要那些情趣。他從未圈進「我們」的範圍裡,他只是我偶而想要放縱一下慾望的對象而已;我相信我對他的意義也是如此,至少我是如此認定。
智慧手機真是個有趣的東西,就那麼小小的,巴掌大的一方之地,卻可以把全世界的食衣住行娛樂、知識和人際關係全部框進來,即便是我做研究時的參考資料也可以邊坐捷運時邊搜尋。但是,誰會在等車,坐車時查看那些枯燥乏味的網站呢?網路交友APP是個打發時間的好方法,我就是無聊時,左滑右劃把Frank1975加為好友。本來以為,他不過就是互相留言、按讚鼓勵的一般網友罷了,後來,久了,事實上也不過半年的時間,我和他之間就多了一些默契,少了一層戒心。
Frank1975小我幾歲,是個汽車包膜師傅,住在兩個小時高鐵車程的遠方。我和他的居住工作地,一南一北,都已各自成家,羅敷有夫,使君有婦,彼此早有共識,就讓網路上的情誼留在雲端,不要帶到真實的日常生活裡,即便不慎偶遇,也要裝作不認識。
「要不要我們見面時都戴個面具?」第一次約見Frank1975時,他就這麼問,簡訊這一端的我可以想見他吃吃笑的猥褻樣。
我最討厭Frank1975說話時那種壞壞的態度。不過,他總還有其他優點,所以那次見面以後,我和他還有下一次,再一次。但是,畢竟基於各種現實的考慮,我和他既不想,也不能常相見,每年就見一兩次面而已,萬萬沒想到,這麼持續下來竟也有七、八年的時間。
「你有沒有這樣的朋友,說熟也熟,但又不是真地很親密?」我問Frank1975,「一年就打一兩次電話,通常就在年節前後,互道平安,聊一聊沒什麼營養的生活狀況。」
「你說牛郎和織女會不會很熟?」Frank1975沒頭沒腦地反問。
「什麼意思?」
「牛郎和織女不就是你說的,每年就見一次面,一個晚上。你說,他們是忙著聊天、打嘴砲,還是……」Frank1975又是笑地很邪惡,雙手的動作還很不規矩,「那個,那個……」。
這次我可不准Frank1975再歪樓,於是直問:「究竟你有沒有那樣的朋友?」
「幹嘛那麼認真,又不是在演連續劇。」Frank1975看似不高興地回答,「沒有,我從不認識那樣的人。」
真地沒有嗎?就我的看法,事實上,我們身邊到處都是那樣的人際關係,親如父母兄弟姊妹或是夫妻,遠一點像是閨蜜或哥兒們,我們有緣相會,但是何嘗認真地了解彼此,把對方當成一回事呢。至於Frank1975於我又是什麼樣的關係?總之,我是不相信緣分那個說法。如果,當初不是因為學生邀約,又或者我也流著好奇的血液,我根本不會下載那些交友軟體,更不會因此認識Frank1975,當然也不會有後來的聚會。
事實上,我就有一位這樣久久才聯絡的朋友。他是我的大學同學,不知道是因為他的個性,還是我的關係,他和我的談話並不特別深入,但是又斷不了聯繫,每年總要通一兩次電話,主要就是互道聲你好罷了,那樣淡淡如水的關係算是一種緣分嗎?我不知道。
我知道的是,了解我和阿瀚交往過程的朋友們都說,我和阿瀚就是天注定,應該結成連理,因為我們在「類盲目約會」的情況下,前前後後總共相親了三次,誰說那不是緣分。
第一次相親是在研究所碩士班的時候。那時,同時認識我和阿瀚的同學都說,我們是天生一對,想要撮合我們,因此藉慶生之名安排了一場聚餐。餐後,大夥兒到KTV續攤。唱完歌,同學還慫恿阿瀚送我回家,但是我只讓阿瀚送到捷運站,因為我住處的巷子口可能還有另一人在站崗。
那個人在我同意和他穩定交往後,才過幾個月,就在我完成所有實驗,開始撰寫論文時把我甩了。其實誰先變心並不重要,差別的是誰有膽量先說出口罷了。其實也不用嘴巴說,就用簡訊發出「好人卡」就成了。或許,就是因為這樣,我一直不喜歡手機,也不喜歡年齡超過我的男人,這也包括了阿瀚那時給我的感覺。
所以當時的我和阿瀚一直沒有交集,直到了第二次的相親。那時,我在英國,已經取得博士學位,正在一間藥廠進行博士後研究的工作,常去的中餐館的老闆娘斷斷續續、有意無意地說起阿瀚的事情。那時我還不知道一直出沒在她話語裡的男人就是阿瀚。
「我那個姪子啊,跟你真地好像,這大概也是我一見你就覺得特別親切的原因。」
「他啊,天生、不折不扣就是個老實人。他的嘴就是不夠甜,未婚妻才會跟別人跑了。我常跟他說,不要成天只會跟貓啊狗啊說話,偶而也要說說人話。」
「這次,他要在我這裡住幾天。幫我一個忙,你也知道餐館的工作是從早做到晚,實在走不開,這幾天你就辛苦一點,抽個空,帶他到處走走,多看看,散散心,幫他忘了那個女人。」老闆娘一口氣說了一長串實在再單純不過的事情,接著她開始支支吾吾,「要我說啊,你和我那個姪子也都老大不小了,照我看,你們是蠻適配地,就趁這個機會看看有沒有可能,……。」
「什麼可能?」我直接了當地問,心裡卻不斷嘀咕著,老娘有沒有男朋友,嫁不嫁人,關別人什麼事,自己的老爸老媽都管不了,旁人瞎操什麼心。
對於老闆娘的安排,其實我是老大地不高興,但是為了口腹之慾,不想斷了日後解饞的機會,所以我並未拒絕,只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對阿瀚始終有些冷淡,即便我後來勉強認出老闆娘口中的姪子就是阿瀚後依舊如此。我想,阿瀚一定以為我討厭他,但是剛好相反,其實隨著更多的接觸,我對他漸漸產產生好感,只是這份因為熟悉而產生的感情並不是愛情,更不足以構成婚姻的基礎。那時的我,還不打算進行「以婚姻為前提」的交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