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開車雜記

發布日期:
作者: 楊翠明。
點閱率:995

民國六十幾年,隻身赴台北工作就業,半工半讀,每月工資約新台幣二千元左右,租屋一雅房(與室友同住,每人月租金六百元);生活可以自給自足,食衣住行的開銷,得以打平,至於娛樂,就是逛逛百貨公司及夜市,漫步在五光十色的城市中,偶爾於中華路路橋上買一份炸鹽酥雞,祭祭五臟廟,就心滿意足了,每月所剩無幾,存款也只是區區之數,人生夢想也就此打住,一一暫封存,留待他日再追夢。
初入職場,因年齡相仿,結交同事兼好友,有小曹、小段、小魏(已離逝)及年長幾歲的邱姊,邱姊已婚,有汽車駕照,又以車代步,鼓勵我們四人去參加汽車駕訓班考汽車駕照,多學一技之長,以備不時之需,甚至多一樣嫁妝。且她們三人都有意願,但我也想要,考照訓練費好像一千多元(詳細數目不記得),尤其是開學繳學費期間,生活費已左支右絀,我個性保守且事情有輕重緩急,駕照對我來說實屬非現階段的必要,費用也是一大難題,又礙於面子,不好明講;一方面更節儉的存錢,一方面另找藉口推託,思量再三,等到年底有筆獎金入袋,最後實在也拗不過好友們的一再催促,才一起去學開車考駕照。
駕訓單位的教練車,車上有兩個方向盤,一個在駕駛座(學員)的前方,另一在副駕駛座(教練)的前方,煞車器也是一邊一個,這樣的裝備是安全措施。手排檔的車輛,低速轉高速,踩離合器、換檔才能加速前進,否則會熄火,反之亦然。開車的理論好像不難,但一上教練車,腦筋完全不管用,手忙腳亂且不聽使喚,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心情如履薄冰,經過教練再三的指導並加強訓練,二十啷噹歲就取得駕照;但因沒有車等客觀因素的限制,疏於練習,導致一直不敢開車上路,留有遺憾,就把它當成自己的嫁妝,未竟之夢留待來日再實踐。考上汽車駕照之後,規定每六年要去監理單位換發新駕照,六年一到就去換新駕照,真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自己開車騁馳在馬路上。但從一○二年七月一日開始,汽車駕照不論到期已否,可以不用再定期換發,效期到七十五歲止,之後,另外再體檢,體檢通過才可再換發新駕照。
婚後定居於新北市永和區,同時也轉換職場跑道,來到北市博愛特區機關服務,上、下班有單位的交通車可以搭乘,大眾運輸的公共汽車路線也很多、班次也密集,如262、249、304等等,十來站就可以往返住處與辦公室,交通便捷快速。子女也相繼出生,職業婦女生涯,日子就像陀螺一般,終日周旋於工作、家庭、兒女間,生活忙碌有加,至於開車一事也一直擱著,經常被家人及外子調侃,說我是資深駕照持有人但不敢開車上路,其實我也早就把它拋諸腦後,壓根兒想也不想,繼續存放在生命百寶箱裏。
六十歲提前退休返鄉定居後,交通不若台北的便利,公共汽車來往城鎮或鄉村雖有,但不密集,倒是很準時;自己開車機動性比較高,隨時出發,隨意隨性鄉間、郊外、海邊走走,享受寧靜的時光。於是買了一部尚屬堪用的二手車來練,因鄉間車少,時間亦寬裕,沒有想到未竟之事,遲至四十年後,早已不復記憶,不知從何下手,最後才去汽車教練場買鐘點課程,惡補一翻,才得於勉強上路;面臨路駕時,心情始終忐忑不定,躊躇不前,一再擱置延後,心想醜媳婦總得見公婆,只得勇敢去面對。馬路如虎口,千萬要遵守,路上狀況難免,經常也會被嚇到;唯有專心開車,雙手握好方向盤,時刻緊盯路面並留意週遭環境,十字路口及交叉路口做好停、看、聽,互相禮讓,不亂超車,保持行車安全距離,就會有安全回家的路,快快樂樂地出門,平平安安地回家。
多年前的未竟之夢,才得以圓夢,人生歷程各種理想,「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心中的種子,總有一天會發芽、成長、茁壯!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