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科幻沙龍】彗星之滅

發布日期:
作者: 謎樣星宿。
點閱率:845
字型大小:

彗星撞擊前的最後時刻,他的反抗已變成了恐懼。大地開始劇烈震動,附近樹林就像小孩積木一樣,搖晃幾下便集體倒塌了,如同被電玩超級必殺技所破壞。曾經驕傲的懷疑論者,現在卻以不可逆轉的悲慘方式證明他是錯誤的,顫動的身影也突然在他自己的手機直播裡消失了。我想,是被蒸發了吧?
回想幾個月前的我,只要一下班,就立刻渾身無力一股腦兒倒在床上,閉上雙眼,但這並非進入睡眠狀態,而是開啟視網膜螢幕,繼續進行昨晚未完的虛擬電玩遊戲。這種植入腦中的晶片,對於重度使用者簡直方便極了,不必再等待開機、組裝各種周邊,只要用眼睛的焦點控制視網膜內的按鈕,就能操縱一切、掃蕩全場。想要跟隊友溝通,只需直接講出來,晶片會自動轉成文字輸入對話框,再轉為語音在對方腦中播放。這副躺在床上看似自言自語的樣子,就是這個世代大多數人的日常樣貌。然而,對話框裡的字,大家幾乎都看不懂。
「只要電腦懂就好了呀!」隊友都這麼說。人類歷史一直都如此,馬車出現後人力車就變少,電腦普及後很少人動筆寫字,這不是很自然嗎?語音辨識率經由人工智慧深層學習之後,已經達到將近百分之百,況且「腦際」網路的頻寬已經擴展到全彩解析度,閉眼所見的世界已經與張開眼沒有差異,只是旁邊多了幾個常用按鍵,可供視線點選。語音傳送佔不了多少頻寬,當然用聽的比較快。除了要記錄成檔案,很少人使用純文字來溝通了。文明因為文字出現而繁盛的場面,已逐漸褪色。文字已不再那麼重要。
電腦化、不再手寫、再加上難學,讓漢字走上了與拉丁文一樣的命運,不過其他表音文字也只剩半條命而已。這是全球語言使用者的自我選擇,即使語言學家也沒有權利命令任何人應該繼續使用他們的文字。聽說一個語言的消失只需一個世代,但要恢復一個幾乎消失的語言卻需要三個世代。若是文字則需要更久吧?現在我們就算看到「帚」這個字也無法聯想到掃地,因為大家都用圓盤形或方塊形的掃地機了。勉強我們學一些超過生活範圍的事,其實記不了多久。
圖書館裡典藏的古書,大概只有學院裡的教授可以直接看得懂,但若開設這種閱讀課程,幾乎沒有學生想選修。至於退休後有充足時間的資深學者,如果失去動腦翻譯的意願,古文就越來越少人懂了。這讓我發現,原來文字也像生物一樣有生命周期。我們這一代人是在虛擬空間中,以無數影音資訊與綿密卻空洞的人際關係做為精神糧食而成長的。文字這種古人用的虛擬媒介,是該被淘汰了。
自從數十年前教育體制開放大家自由選擇想學的字之後,絕大部份學生就只學簡單的拼音字,不會去選漢字。日常若遇到漢字,只需讓電腦唸出來就好,即使是古文,也可以先轉譯成白話文再唸。不過,也很少人會這麼做了,畢竟古文古書古畫古樂這些古早味,無法吸引從小就在五光十色的虛擬環境裡長大的人。文藝界就算嚴重警告文化會有斷層,不過他們也早就在進行備案:教導人工智慧學習古文,這樣大家也就更不擔心了。
但凡事都有例外。遊戲中有個隊友,對於古文字很有研究。有時電玩關卡中會故意在石碑上寫古文,就得靠這位隊友來破關。在那次打倒老派庫斯拉怪獸的對決中,他憑藉著可以看懂「夜露死苦」的意思,馬上回答了「夜露死苦」,才得到殺死庫斯拉的終極武器。
順利破關後,我問他「夜露死苦」是什麼意思,他說這是東方一個國家彼此打招呼的問候語,所以推測可以用相同字詞回應對方。我對這四個字有點好奇,於是搜尋了它們的意思。圖書館資料顯示:這是東方鄰國「日本」的民間招呼俗語。
我又分別查詢了每個字。第一個字「夜」,是指晚上;第二個字「露」,則是夜間凝結的水滴;第三個字「死」,就是死亡、消失;第四個字「苦」,是身心受傷的感覺或是味覺中的一種。這幾個字拼在一起,為什麼是一種問候?夜晚露水的死亡,會有苦味嗎?露水蒸發就是早晨了,所以有早安的意思囉?我想到這裡,還是覺得太難懂,就立刻放棄思考,跟著他那一群隊友繼續下一關的挑戰了。
隔天醒來後,經過一番掙扎,才開始無意識地進行日常維護身體的工作:刷牙、洗澡、吃早餐,然後躺下──在視網膜螢幕中點選「工作欄」,畫面便出現一個自動化工廠,我負責在線上監看電腦判斷的產品瑕疵率是否穩定,並決定淘汰品是否可修復,或回收其中有價值的成份。現在人們大多從事這一類的工作,設計端都交給人工智慧,我們只需享受成果即可。
躺著工作的時間不可過久,因此每隔一小時,智慧床會自行啟動按摩或運動模式,端看使用者的喜好,當然也可以選擇都不啟動。現在幾乎沒有人會出門,大家都在視網膜前欣賞大自然、進行虛擬爬山越野,在虛擬商店購物,並由自動化快遞送到房內。大家只會看到每個人刻意設定好的自我外貌,沒有人想看真實身體了,反正大多是團無趣的肉球,很少例外。古早電影「駭客任務」所預言的母體生活已然成真,大家也都很習慣了。
在視網膜工作模式下,通勤這種無效率的移動需求已經消失。下班後若相約進入虛擬餐廳,床邊會自動送上相對應的食物。想要一夜激情,就到虛擬夜店,讓人工智慧挑戰你的神經極限,很少人願意緩慢溫吞地與另一個人進行磨合與適應了。當然,大家不必擔心,人工智慧一定有辦法讓人不至於滅絕。
對於極少數喜歡真實世界且能打破慣性的人,全民議會非常尊重他們的決定,因為在灰燼滿天與垃圾滿地的空間裡生存,畢竟也不容易。他們通常打著「末日來臨」的旗幟,在虛擬街道上,宣傳「世界需要真實的擁抱」、「真愛才能永恆」、「虛擬=毒品」等口號,然而一般人對他們這種苦行僧般的模樣十分不解。為什麼要放棄現在光鮮亮麗的電子外貌去變成這樣呢?
這些修行者之中,也有人是為了考古興趣而在惡劣環境堅持忍耐著,解開夜露死苦謎語的那位隊友就是其中之一。幾個月前當新聞報導有一顆新發現的彗星可能會撞擊地球時,他十分地不屑,因為他是少數能像教授一樣閱讀古文的人,只是他在遊戲中並未提過。我是無意間聽古代科技演講錄音才知道他的事蹟,後來我都稱呼他為強者隊友。
像他這樣的業餘考古學家,熱衷於揭開埋藏在層層時間土壤之下的失落歷史。約十年前的一次探險,他深入中亞的偏遠沙漠,傳說中那裡有一座埋在沙子下的古老城鎮。在旅行社的詳盡指引下,他抵達了這座被遺忘了數千年的建築群。在搖搖欲墜的石牆內壁之間,他發現了一本飽經風霜的線裝書,書頁已泛黃易碎,但完好無損。
他小心翼翼地打開這本書,熱情地閱讀每一頁,發現這是一位古代天文學家精心編撰的天象記錄。文本以褪色的象形文字談到了恆星、行星和各種天體事件,也記載數千年來巨大彗星在天空中閃耀的時間與位置,暗示了彗星週期性回歸的線索,不過他察覺這些位置只以傳統星官名稱表示,而星官的大小不一會讓誤差隨之增減,若用來計算軌道則尚未完全可解。這本書雖然為古代天文學研究增添了新的史料,但只激發了少許天文學家的興趣,因為大部份學者認為這本被遺忘的歷史篇章,占卜成份居多,研究價值不高。(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