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嶺的手札
伍思凱有一首歌曲〈寂寞公路〉,詞曲兼美,更美的是solo,以兩把木吉他演奏:一把彈奏甜美纖細的單音,一把撥弄具空間感的分散和弦。Eadd9和弦開展整首歌曲的憂鬱氣息:「說好和你一起流浪,失約的我獨自飛翔。」歌曲中那條下雪的街、握不住的溫熱咖啡,時時打動著我。
寂寞公路是人生的隱喻,那是倏忽,與驟然遭逢的別離。現實人生,往往比歌曲更貼近本質。「sunrise,moonshake,heartbreak。寂寞公路哪裡是盡頭?」美麗且令人心碎的歌詞,承載每吋別離的傷痛。
那年,在博士畢業同時,驟然接到15天後入伍的徵兵令。離別來得措手不及,遂與愛人大把揮霍時光,沉浸在彷彿沒有明天的日子。長長的寂寞公路自眼前綿延,在臺北高鐵站的離別,竟無語凝噎。自臺北至新左營,隔日搭上自強號前往彰化,再從彰化到成功嶺。途經幾個從未去過的車站,無端更渡桑干水,進到了牆裡的世界。
成功嶺上,居於異質的時空中,我仿似走入異境的武陵人,在那裡過著整齊劃一的綠色日子:一分鐘洗完的戰鬥澡、清晨五點起床整理內務、學習安靜地吃飯,學習準確移動到每個定點。每日晨跑三千時瞻望漸漸浮起的朝陽、大聲唱著軍歌行進,與夜哨中濃重地化不開的霧,那年冬天的兵,有太多不足為外人道的心曲。
結束新訓,離開了那座山頭後,幾次夢到成功嶺的那台公共電話,座落於二樓,是現在已經很少見的插卡機型。入伍前和愛人在中華路的軍用品店買必需品時,電話卡也購足了。每晚匆忙洗澡後的短暫通話,是一天當中最期待的時刻。夢中的公共電話發出奇異溫煦的黃光,溫暖著每一個寂寞的兵。猶如吉他刷出的和弦,裡頭有著古老的唱答。點點滴滴,如一年期的兵役中漸長的頭髮,如在圖書館找到的口風琴,哼唱著閨怨與邊塞詩歌的永恆思念。
寂寞公路,像必須經歷過淚灑車站的深刻人生。我偏愛的吉他solo,訴說一段朝朝暮暮的戀情,吉他自第一弦彈奏到十二琴格時,甜美尼龍弦震動引發的共鳴,不必揉弦便動人心魄。寂寞公路隔著當兵的歲月,我行行重行行,問征夫以前路。終於走到了路的盡頭,又是另一個冬天。想念、等候、流逝的夢,歌詞如那日的陽光燦爛,留在底片的影子中。在成功嶺寫下許多不經意的句子,便印刻在腦海中,如化石一般。
我攤開微微破損的本子,裡頭有匆匆寫下的字跡:「晨光熹微,綿被尚有餘溫,便好似溫暖的妳的懷抱。」那年冬天清晨的凜冽,便住在文字中。而妳,妳住在我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