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孝廉方正」陳榮瑞(塔后人)軼事增補
清代陳榮瑞/祥麟(西元1780-1832年)享有廈門(「嘉禾」)畫竹第一的美稱。
其祖籍為今日金門縣金湖鎮塔后村,為「碧湖」(湖前村)陳支派。在〈陳雪航徵君墓誌銘〉一文中記載,「君姓陳氏,諱榮瑞,字輯五,自號雪航。世為同安嘉禾人,父廷振,入廈門志孝行傳。兄弟五人,君仲也。性淵粹,孝友襲其家風。丁父憂,盡哀、盡禮。……道光元年,舉孝廉方正,引見以知縣用。念母老,不就,歸次,山東巡撫武隆阿羅致幕中。北征,欲與偕。君以母,固辭。陳光求鎮崇明,與君有舊,欲留君,亦固辭,迺歸。承歡菽水,日以畫竹自娛。十二年正月二日卒,年五十有二。……君娶楊氏,側室蔡氏。子三,簪甲、恆甲、鶴群。女二。以是年某月某日葬於東邊山大悲山之左,(呂世宜)乃為之銘曰:『君之才敏以達,君之識超以脫,君之畫清以逸。簪紱之榮,不敵其羞膳之絜。天不假年,曷其有極!』(依據清代周凱《內自訟齋文選》。)」
道光元年(西元1821年)舉「孝廉方正」,道光十二年(西元1832年)卒,年五十有二(逆推生年約西元1780年),或曾接觸嘉慶二年(西元1797年)其祖籍浯州塔後鄉(今日金門縣塔后村)重修陳氏宗祠、「忠義宮」現址建廟的事宜。
其中,「君娶楊氏,側室蔡氏。子三,簪甲、恆甲、鶴群。女二。以是年某月某日葬於東邊山大悲山之左」的記載,又可補族譜未載之處。媳婦、子女、墓葬地點皆有補充的價值。
兼且塔後鄉陳美娘(西元1803-1862年)為霞湖(應為今日金門縣「下湖」)呂開(舉人世宜族人)之妻,貞節有聞於當世。尚未知塔后村陳美娘與舉人呂世宜(西元1784-1855年)是否還有其他關連?畢竟陳榮瑞/祥麟與呂世宜關係極佳,是否有居中牽線姻緣?
既然陳榮瑞/祥麟「孝友襲其家風」,應當有多次返回塔後鄉(塔后村)拜祭父祖之舉,其父(陳永/敦遠/廷振)、其祖(陳天生/崇懿)、其曾祖(陳諧/弘和)、其高祖(陳八/應藝)之墓園今日保存狀況尚可,約於村莊邊境處。目前僅知約西元1848年,該系宗親尚有返回塔后村建墓園一事,除此之外,未有消息。
陳榮瑞/祥麟既為「碧湖」十二世祖陳八/應藝之第三子陳諧/弘和直系後代,陳諧/弘和之子孫人丁旺盛且近在廈島,今日又何故與塔后村失去聯繫?陳八/應藝長子陳雄/弘邁的直系後代於今日塔后村尚存三房派(鼎寧房、鼎奪房、鼎允房,鼎字輩為「碧湖」十六世用字)。目前尚未有能解此題之宗親,尚需進一步探討緣由。
他日若能與子孫多居於廈門鼓浪嶼的陳廷箋(曾受愛國僑領王敬祥、鼎允房族姑陳善娘栽培)前議長一系(鼎漢房)相認,實屬宗族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