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鋼琴碉堡

發布日期:
作者: Phish。
點閱率:1,115

離島的暑氣依然炙燠,儘管節氣已走過「立秋」,即將邁入夏暑火熱盡頭的「處暑」節氣。與金門同屬離島島鏈的馬祖南竿「53據點」,在近日艷陽高照的午后正式揭開軍管時期神秘面紗對外開放了!
對於遊客(尤其是Youtuber)而言,「53據點」灰白屋頂狀似鋼琴造型的碉堡,相信將成為南竿接繼素有「因為住不起帝寶,只好住碉堡」硬頸文青聲名的﹝12據點-刺鳥咖啡﹞之後,導遊導覽以及網美拍照的熱門景點!
依據網路資料指出,馬祖各島的海防據點數量分別是:南竿95座、北竿101座、東西莒77座、東引33座……。所以53據點就是南竿以順時針編號第53號的歷史軍事坑道與碉堡據點,地點大致介於島際西南端仁愛村與津沙村之間瀕海的軍事戰略據點。
除了鋼琴造型的屋頂特色外,碉堡內二樓保留下來偌大的青藍色黨徽,應該是最顯著的特色了!不僅彰顯著冷戰時期,西太平洋東亞島鏈的軍事色彩與定位,更象徵著國民政府退據台澎金馬戰地政務時期的戒嚴冷峻氛圍。走入碉堡內,溫度瞬間陡降,二樓通風及採光良好,但一樓立即就顯得陰暗與潮濕了,兩個樓層佈設的機槍射口保留依舊,像是犀利的戰士眼睛,緊盯著視線最廣與最遠的敵軍。而現在從每個矩形射口望出去,都剛好像是一張張帶著相框的明信片,碉堡外面不時傳來陣陣浪濤拍岸聲,孤獨一人的時候,倒有一種寂寥的氛圍了。
碉堡與坑道一直是金門及馬祖最重要的歷史資產與文化地景,這許多年來,這些戰地政務的歷史遺跡慢慢從軍方釋放出來,地方政府也逐漸開放進行活化轉型與文化轉譯,甚而也漸漸吸引一批批年輕讀書時拚命想離開前線金馬,奔赴繁華的臺灣讀高中、上大學,以及就業、成家發展的青年,反思返鄉投入這些軍事據點的改造,這樣的轉變值得期待,不禁深深期待與獻上祝福!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