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連載】浯洲拓墾筆記
陳隼趁中間短暫雨停的時候挖出北牆下的銀兩,加上堂內的金、錢兩物,一一打開盒子,整整齊齊排好。
陳淵提及當時已經蓋上盒子,準備向老師表達婉拒之意。
老師的說法則是有備無患。
目前剩下沒多少了,幸虧陳淵當初沒有太倔強,這一筆錢屢次解決燃眉之急。任何時候,管理兩字,即維持現有秩序運作,避免出現太大的變數,讓齒輪自行運轉,每人各司其職。
上層的主管有上層的任務,下屬得要完成下屬的工作。
陳隼心裡想著,今日陳萱穿的衣服是淺黃色,記得她前一陣子,穿那件衣服站在太陽底下的時候,看起來有一點像極穿上一身白衣的衣裳,倘若敲一敲妹妹就掉落幾千兩銀子……唉!人間樂土。
金、銀、錢的夢境頻繁出現,令人煩躁。
萬事萬物永恆轉動,行者不息,需要耐得住探索邊境的孤獨跟寂寞,這樣想來,島上的每一個生命都在渡化自我。
五、夢倀
雨停,既然老虎有膽量直撲衛哨門口,代表事情發展超出想像。
眾士兵分成兩組,各帶兩隻獵犬,沿著島東中央的丘陵樹林地帶搜尋多日,依舊沒有獵殺另一隻老虎的機會……這樣長期搜尋的作法,肯定十分消耗人力。何況,視線不佳的日子,例如起霧,將士們同樣都要撤回衛哨。
山林處處堆積枯樹的殘枝,岩縫不知在腳下何處,天朗氣清的時候,即使島上還存在一些舊徑殘留的痕跡,平日步行本身依舊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負責預警其他獸類和蛇類的獵犬,無疑扮演極其關鍵的角色。且正因為大雨之後,縱使想要放火燒山,實務執行成功的可能性頗低。
眼前留待給陳淵等人的選項變得極其稀少。
「暫且將眾人退回一旁烈嶼島上紅石山的牧馬寨?」這個念頭很快被陳淵自己打消,畢竟這個作法等同讓去年累積迄今的開墾成果半途而廢。」
夜晚,陳淵迎接返島之後的第一場夢境。
他記得曾經在洛陽的時候,一群師兄在秉燭夜談,當晚關鍵字是「虎」。
陳淵講訴開元年間裴旻的一則趣事。裴旻善長射箭,為龍華軍使、守北平,有一天擊斃老虎共計三十一隻,然後載著這些老虎的屍體到山下炫耀。當地鄉親父老一眼視出,這一些老虎其實是彪(金貓),似虎而非虎。裴旻頗不服氣,問鄉親父老們,附近的真老虎何在?得到的答案說往北三十里經常出現老虎。裴旻躍馬前行,在草木叢雜的地方果然出現一隻老虎。老虎據地一吼,頓時山石崩裂,裴旻嚇得弓矢皆墜,從此不敢再提射虎一事。
坐一旁的師兄認為陳淵的故事頗有趣,因而講出另一個有趣的故事。天寶年間末期的時候,有一人叫劉薦,正要赴任嶺南擔任判官一職。沿山行,忽然遇到當地的山魈,劉薦大罵山魈為「妖鬼」。山魈聽聞,非常生氣,直接呼喊老虎前來捉取劉判官。劉判官十分恐懼,須臾之間,被虎所擒,向山魈求饒乞命。
坐陳淵對面的師兄覺得前面這兩則有趣歸有趣,唯獨沒有真正彰顯出老虎噬人的一面,開始講述一則在東晉太元年間的故事。江夏郡有一位少年,姓名叫師道宣,後來突然發狂,變為老虎,食人不可勝數。經過好幾年,才回復為人,遂出仕為官,官達殿中令使。有一天夜晚,師道宣跟眾人秉燭夜談,像極我們現在……師道宣自言曾經得病發狂,遂化老虎吃人,並且一一念出被吃者的姓名。在座有父子兄弟慘遭虎噬者,無不嚎啕大哭,一同捉捕師道宣送赴官府,最終師道宣餓死建康獄中。
聽聞這一則「人化為虎」且「虎化為人」的故事,兼且內容調侃文人秉燭夜談一事,眾人無不鼓掌表達敬佩之意。
接續負責講故事的師兄似乎面有難色,好像沒有開講之前便覺得心中準備好的故事毫無精彩可說;眾人鼓勵隨意說說,夜談之事不過助興,貴在把酒言歡。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