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社會大學論文雜記】飛龍在天

發布日期:
作者: 許翼銘。
點閱率:843
字型大小:

  當我踏進金門醫院的大門,那是以聘僱人員任用條例的身份,正式成為公務員的道路並非易行。公務員的地位崇高,然而要踏上這條光榮之路,必須通過高考的重重難關,方可一飛沖天。然而,在我進入金門醫院的82年至83年間,一場無比激烈的國家考試突然風暴式的橫掃而來,每年錄取名額豁然放寬,一、二百名的人選匯聚其中。這巨變的現象,無疑是我的祖先以其卓越的智慧所譜寫的傑作。不過,我是一個「廢才」,多次參與高考皆榜上無名,彷彿成了那句古語所描述的「名落孫山」。
直至84年,祖先的慈悲光照下,我被奇蹟般地直接保送進入正式公務員的行列。或許是祖先以某種神秘的方式,感應立法機關,就是祖先催眠了立法院哀哀諸公,為我立法只要取得執照,就可等同以公務員任用,這無疑是為我開啟了一扇直通公務員的大門。於是,我成了眾人羨慕想換腦袋的公務員,(請參閱我的留學篇)。
  在這祖先引領下的奇妙歷程中,我深感人生的不測奇蹟與機緣巧合。我謹以這份使命,秉持著對公共服務的熱愛,努力奉獻於社會。這段人生歷程彷彿是一部神秘而感人的故事,每一個轉折都承載著祖先的期許與祝福,成為我努力的動力,更是對我人生道路上的引導與啟示。今後,我深感幸運與感激,因為祖先的愛護,我能夠在這尊榮之路上繼續前行。
  撈過界的白目公務員
  在功夫的徜徉中,我深感我並非敷衍祖先、懼怕祖靈「漏氣」的後裔。功夫之精進,乃源於我個人不懈的學習進修,淬鍊於默契與技藝的深湛堆疊。對於一般人普遍認為師父保有「留一手」的概念,使得徒弟難以超越的論調,我卻有著不同的看法。實則,真正的智者並非止於拜師受教,更應是具備「舉一反三」的智慧。若徒弟能以一招之力領會三招之意,則功夫必得以深厚。「青出於藍,勝於藍」,這正是功夫傳承的真諦。若能超越師長所教授的範疇,將所學融會貫通,方能真正超越。
  功夫之來源,為師所教,師再為師所傳,而其追溯至達摩祖師。祖師遠見卓識,觀察萬象,於「鶴蚌相爭」之景象中啟發鶴拳;目睹老虎交鋒,則結出虎拳;見猴子嬉戲,即創出猴拳。其智慧如同天人合一,透過觀察自然界中動物的捕食、爭鬥、嬉戲等行為,將之化為武學的奧義。這種洞察萬象的慧根,實屬罕見。儘管我們亦可見到動物的獵食、打架、嬉戲等行為,但與達摩祖師相比,我們總是缺乏那份慧根。換言之,我們未能如祖師一樣,透過自然界的觀察,將所見所聞轉化為深奧的武學精髓。因此,若有人以師父不教「蓋」步,來形容其師父之不願,實為一種自取其辱的言論。這並非師父有所保留,而是徒弟未能理解其中奧妙。師父教授的每一招每一式,皆是門徒提升自己境界的階梯,但若門徒不具備足夠的慧根,則難以攀登其高峰。
  因此,不妨在質疑他人時,先檢視自身的慧根是否充足,是否有能力理解師長所傳授的真諦。「功夫」之路,更應以謙卑之心尋求提升,而非揚言於他人之誤。在功夫之途上,修習心性,悟通功夫,或許方能達到超越師長的境地。
  因人力不足,而歷經醫院放射科與檢驗科的聯合值班中,某天有一位阿嬤,她昏迷住院,患有糖尿病,然而血糖檢驗數值卻在正常範圍內徘徊。面對這位不同尋常的病患,我們唯有以專業的眼光慎重處理,卻未料到這場醫療旅程的結局將驚心動魄。當時的金門醫院尚未備有電腦斷層設備,這位阿嬤無奈地被當成中風病人,被安置在當時尚未有加護病房的普通病房。這個「等死」的情境,讓我內心嘆息,無奈之情湧上心頭。於是,在我交班時,我明確被告知下午07:00點在進行檢測血糖值,同事告知血糖數值為110,乃屬正常範圍。然而,這只是故事的開端。值班閒暇時,我在清潔並校正血糖機器的過程中,卻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情況。於幫阿嬤驗血糖的結果,數值竟然是60,這是低血糖的警示數字,足以引起昏迷。當時我心頭一驚,擔心自己搞壞了機器,因此不得不再次進行檢驗室內其它患者的血液測試,以確認準確性。而令我更加意外的是,另一台儀器的數值與我使用的檢測機相差無幾,此時我也特意測試了自己的血液,發現數值也在正常值內。
  眼看病患的生死關頭,我不敢怠慢,迅速向當值醫師「翁文堯」醫師匯報。翁醫師為婦產科醫師,當時醫院的人力不足以分科值班,翁醫師卻在此刻展現了非同尋常的醫學洞察力。他絲毫未猶豫,立即指示病房護士,進行直接靜脈注射50%的葡萄糖液60ml。一般的點滴葡萄糖濃度在5%或10%,而這次的應急處置則選擇了高濃度達50%的葡萄糖,充分顯示緊急性和危急程度。到了晚上的09:00點,我再次探訪這位阿嬤,卻發現她女兒正在餵食著她粥湯,眼見她已不再昏迷,反而展現出活力。原來,這並非中風所致,而是一場低血糖症候群的表現。阿嬤經過及時的治療,隨即呈現出「生龍活虎」的狀態,翌日已奇蹟般地出院。
這段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醫學之路充滿著未知與挑戰,而每一次的急救與處置都可能是一場挽救生命的壯舉。在醫學的奇蹟中,每位醫護人員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而這次的故事正是醫療團隊合作、及時判斷與果斷行動的結晶。在生命的交會點上,我們如同歷經一場奇幻的冒險,見證了生命的蛻變,為醫學奮鬥的初衷再添一份堅定。
  勇闖叢林的猛龍
  我在83年10月中旬,在此我強調83年10月,請各位看倌再往下閱,因金門醫院後送到台灣醫院醫治,有一項重要數據無法隨上,就是患者受何種細菌感染,台灣的醫院無法得知,延誤住院及病情惡化的風險,細菌培養在台灣算是一個低成本,卻高CP值的檢驗給付,故台灣醫院無法理解金門醫院的思維,多少給予壓力,院長就問我有否意願到台灣醫院學習細菌培養的技術,我是一個好奇的寶寶,最興趣就是學習天下的功夫了,毅然決然就答應了,到台北市立仁愛醫院學習四週的細菌培養技術,我的公文本來是申請二週,但仁愛醫院回公文說二週不夠,要四週才代為訓練,因那時的金門醫院人力吃緊,其實是值班的問題罷了,真正的上班工作量是「門可羅雀」。「頭都洗」大夥多擔待一下,共體時艱,忍一忍吧!我到醫院去學習也很認真的學,但我實在愚鈍、無法領悟,大概過一星期後,學長問我學習得如何,我說完全聽不懂,看不會,他說:你沒看書嗎,我說:我有買教科書,但我有閱讀障礙看不懂書本的內容,學長說:那要如何幫你,我說:你就用教「師仔工」的方式教我,他說:那好、你明天午餐早點吃,因他們的工作量很大,只能犧牲他們的午休息時間,親自一對一的教導我,不講理論,從坐下「點酒精燈」開始教起約一個小時,那晚就再拿起教課書一看,有如「撥雲見日,旭出霧散」一目了然,就此被學長打通任督二脈,功力進步神速,已可跟那些實習的學弟妹同步了。
  龍的預言
  某日清晨,細菌室的安靜被主任的視察打破,他的眼光停留在我身上,顯然對於這位老同學感到疑惑。於是,學長主動向主任介紹我是金門醫院來的實習生,這讓主任心生興趣,於是即刻交代中午邀我一同品味日本料理。午餐時,我們在美味及典雅的餐廳內,隨著食物的味道閒聊著。主任好奇地問我金門是否擔憂與「阿六」的接觸,我笑而回應,我們更擔心的恐怕是台灣本土。我向主任解釋,「阿六」若發射導彈至基隆港外,台灣股市必將震盪,民心恐慌,這段對話彷彿是預兆未來的變故。
  隨後到84年代,我的預言竟然應驗,所謂的「台海危機」在眾目睽睽之下發生。值得一提的是,那年是農曆閏八月,傳言閏八月或許會有重大變故,而這一年恰好是我小兒子出生的年份。他卻出生在那特殊的月份,預示著他將擁有一段與眾不同的命運。然而,這段預言也讓我反思,農曆閏八月的大事或許只是個巧合,但對於我家的小兒子而言,卻確實是一件大事。他將在到58歲時,方能再出現閏農曆八月,過著他真正的生日,這也許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時刻。我期許自己在那時,已是年逾九旬,仍能為他祝福,見證他的成長與生命的奇蹟。如此複雜而神秘的宿命,彷彿是一幅繪畫在時光之中的畫卷,等待著未來的揭曉。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